建築施工研究論文範文

  近十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迅猛發展,與良好的發展勢頭相比,房地產整體建築質量水平卻不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淺談建設工程清單計價規範下的招標控制價編制要點 》

  【摘 要】 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對外開啟市場,從國際上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大大的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2001年,我國再一次加大對外開放的程度,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更加穩固。這一系列措施都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對於建設工程行業來說也不例外,本文主要根據當下建設工程清單計價規範下的招標控制價編制要點為切進行綜合分析,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建設工程 清單 計價規範 招標控制 價編要點

  在科學技術和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各行各業始終處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之中,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謀求更好的進步,建築工程行業作為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行業,是我國建設和發展的重點內容。

  1 招標控制價的產生和招標控制價與傳統招標標底的區別

  1.1 招標控制價的產生

  所謂的招標控制價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招標工作開始陸續展開並逐漸得到發展,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相應的無標底招標和有標底招標兩種情況的出現,這些問題對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解決以此來促進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發展。我國政府在1983年開始對招標工作進行標準化管理,推行招標控制價,並不斷進行相關的改革和發展。到2003年7月招標控制價的調整工作有了基本的定論,將招標控制價的標準進行了確定。

  1.2 招標控制價與傳統招標標底的區別

  1.2.1 編制人員方面的區別

  對於編制人員來說,招標控制價與傳統的招標標底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傳統的《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中就曾明確規定了在進行招標過程中或者是工程進行中的清單型別需要由專業的具有相關技能和招標檔案的相關能力的責任人進行編制,同時,還可以委託、聘請專業的工程造價機構進行相應的造價編制工作。但是現行的招標控制價又對其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改革明確指出,只有具有相應資質和編制能力的工程造價的諮詢人才有對其進行編制的資格。

  1.2.2 編制依據方面的區別

  改革了傳統的編制人員的範疇之後,國家對於編制的相關依據也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使其更加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經濟條件。以往的《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中對於編制依據方面所做的規定是由國務院以及在此之下的相關省市政府做出;而對於現行的計價規範來說,其規範依據變成了各省市級以及相關的行業部門進行實際考察之後進行制定的標準,它是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標準,具有更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時也更有利於政府對其進行規範化的管理。

  1.2.3 投標是否公開方面的區別

  根據傳統的《建築工程施工發包與承包計價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在進行招標的過程中,標底是需要進行嚴格的保密工作的,不能洩露給進行投標的相關單位和個人。但是,在實際的招標過程中,卻經常會出現由於管理不嚴和工作人員疏忽或者惡意洩露標底的現象,這些都十分不利於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有失公正性。新時期在對傳統的招標工作進行了新一輪的改革之後,對於招標標底的保密工作也進行了重新調整,對於標底的管理和保密工作進行了改革,由原來的標底不公開改革為招標控制價公開制度,從而更加保證了招標工作的公平、公正和順利進行。

  1.2.4 評標標準方面的區別

  對於現階段的投標過程的評標標準來說,我們也做了新一輪的改革。招標控制價作為現行的比較完善的工程造價標準來說,它的造價標準也是最高的。眾所周知,以往的招標控制價也是招標人對於所要進行的招標控制中期望值最為大的控制值,同時,它對於招標人來說,也是其報價和投標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據,但是並不將其納入到評標計分標準當中去。但是現階段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和現行投標工作的不斷改革,傳統的評標標準已經不能適應了,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新一輪的改革工作。

  2 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要點

  如何準確把握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要點是當下許多企業和部門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同時這也與招標人能否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的工程建設的整體規劃和施工方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價格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本文根據實際情況和理論依據的研究分析,將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要點總結為

  如下內容:

  2.1 在進行編制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相關清單編制要求

  充分考慮到清單編制的具體要求是當下準確把握招標控制價的編制的重點內容,作為編制招標控制價的主要依據,工程量清單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切實的關切到每個招標控制價的準確與否。本文經過相關的考察和分析,將總體原則劃分為以下幾點:

  1對施工圖進行準確、細緻的分析。對於施工圖紙進行準確的分析,對於進行合理的招標控制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使招標控制價的計算更加科學、合理,瞭解實際施工中的具體情況。

  2堅持遵守四個統一標準。所謂的四個一的統一標準就是指專案編碼要統一、專案名稱要統一、計量單位要統一以及相應的計算規則也要有統一的標準。

  3計算統一。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要始終做到小心、細緻、準確無誤。

  2.2 對於科學施工方案的準確選擇

  在進行具體的施工之後,要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場條件的特殊性進行科學施工方案的選擇,採取因地制宜的原則,以便於在最小的投入下取得最良好的施工效果,並能很好的保證施工的質量和規格。

  3 結語

  招標控制價是當下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綜合考量和分析而進行的相關標準的制定,它能夠有效的避免由於惡性競爭和哄抬物價等不良行為影響整個招標工作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很好的增加招標工作的透明度,有利於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但是,目前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大環境都要求招標控制價標準的不斷調整和完善,因此,有關部門需要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採用合理的編制方式進行招標標準的制定工作,保證招標工作的有序、健康執行。

  參考文獻:

  [1]王首緒,喬鵬,張徵爭,胡迎迎,胡振山.基於AHP方法的公路施工定額現場測定方法的適應性選擇[J].中外公路,20104.

  [2]林漢,和希順,向異之.論招標前期工作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J].當代經濟,13.

  [3]袁慶華.齊心協力努力推進我省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在2010年全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會議上的報告[J].建築監督檢測與造價,20104.

  篇二

  《 基於現場管理的裝備保障企業安全管理研究 》

  【摘 要】 企業在落實安全生產指標過程中,需要全面結合現場裝置佈置情況以及安全事故隱患進行同步校驗、分析,爭取建立某種目視化、防錯法現場規範格局。技術人員需要在儘量除錯危險源辨識能力的前提下,主動繪製上述改造途徑的設計圖樣,同時聯合固定裝備佈局標準進行實踐探究。經過特定結果驗證發現,這部分安全管制事務,將過往各類限制問題有效剋制,相關員工參與生產活動的積極態度明顯提升,整個車間安全管控格局驟然完善起來。

  【關鍵詞】 現場安全 管理流程 防錯模式 裝備形態 調整措施

  經過我國內部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關於既定企業中心安全生產活動已經大面積開發,涉及細化的安全物件與疏通法則要梳理完全,這對於後期規模化架構規範指標來講意義重大。社會大眾對於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強大的重視效果,但是我國部分產業仍舊不予理睬,這將長期制約管制單位的規劃力度,同時對於周邊人民正常生活標準產生阻礙效應。因此,各個生產單位有必要在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發展目標過程中,適當調整現場安全管理措施,為後期多元場景改造灌輸適應力量。

  1 涉及現場安全管理方式的論述

  這裡所謂的現場,其實就是企業在落實既定生產任務中應用的空間架構,根據內部資訊資料的收集和觀察,能夠合理鑑定員工的思想動態狀況,屬於完善安全生產問題提煉和優化質量的必要場所。現場管制屬於安全規模改造的必要疏通節點,結合既定產業安全場地規範費用以及安全等級進行同步驗證,技術人員有義務針對細化關係模型進行現實應用方案的整編,避免階段開發限制的重複性蔓延結果。

  而安全管理能力首先是一種企業能力,具有企業能力的屬性,是對安全生產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積累的各種知識與技能。為了全面引導我國企業進行現場管理格局改進,我國相關質量檢定中心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部開展製造企業管理標準評價活動,這對於後期現場創新規範手段規劃來講,存在價值深厚。

  2 現場安全管理方式的應用

  為了完善現場安全維護體制,有關裝備保障企業需要經過長時期的學習、鍛鍊,爭取將實際生產流程梳理完全。因為這類企業的中心管制任務就是整合安全機理要素,同時在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問題上,技術人員需要做出細緻認證、調查,但是任務堆積如山,人員調動活力萎靡不說,整個安全生產隱患迎面撲來,包括人員擦傷、結構碰撞等。所以,這類系統管制活動顯得相當重要,應當引起主管單位的全力重視。

  2.1 管理思路設計

  針對上述安全問題以及管理細務進行同步驗證,涉及地區的安全規範制度以及裝備搭建體系要儘快落實條文規定指標,爭取透過危險源辨識節點著手,將整個廠區內部危險要素提煉完全。具體的調整方案表現為:將目視化、防錯等指標全面挪用到現場安全管理活動中去,主動嘗試危險效應降低活動。運用員工基礎素質培訓方式,改進管制規模。結合企業既定安全狀況分析,涉及細化的整改方案要結合階段標準進行有機改良,儘量貼合安全生產的最終動機要求。

  2.2 危險源的辨識

  其主要強調某些尚未產生的潛在質量隱患進行系統鑑定、識別,開發這類方案的途徑比較多樣,尤其在細緻化切入點研究活動中,經常會衍生某種侷限性特徵。聯合各類風險源辨識標準進行對比分析,關於裝備保障企業的專業劃分與運營情況需要在第一時間整理完全,確保細緻事務的簡易性特徵,避免危險元素的交織化影響,這是穩定作業科學評價基礎的必要出路。例如:在面對差異化風險等級控制任務規劃上,因為源點排列規則各異,具體後果延伸方向複雜,因此起始點清單的陳列,便作為加強現場管制質量的必要端點內容。經過風險源識別之後,將不同隱患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對於事故以及損失的調節來講實在猶如雪中送炭之舉。

  2.3 現場安全管制方式的應用

  在規劃這類體系架構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確保從實際角度出發,將工作場合中的人物、機械部件記錄清楚,之後採取經濟合理的定置策略,保證全體員工的參與行為。

  而目視化管制理論就是將安全生產質量提升至某種標準形態,具體細化應用流程表現為:涉及整個企業的安全符號問題要做到統一規範、宣傳,製作過程中要確保結構清晰,同步維持疏導工具的應用潛質。

  防錯手段便主張在產品設計環節中消除錯誤因素,維持本質架構的安全條件。但由於階段性科技、經濟成果不夠完善,因此具體設想的指標始終難以達成。這就要求現場技術人員運用多元裝置進行現場結構機理完善,確保人員素質強化訓練的跟進力度,杜絕錯誤操作現象的再次滋生。

  經過客觀研究、調查,在具體實施現場安全規劃之後,涉及車間內部工件、裝置的完整、清潔條件得到有力完善,各類工序在相對合理的機制順序下進行特定位置陳列,這使得員工重新燃起積極工作態度,確保全程自覺遵守安全規範制度,將裝置亂擺亂放現象全面杜絕。

  3 結語

  本文具體結合特定企業施工環境進行有力監督,同時聯合目視化、防錯途徑實施現場格局改造任務,為相關裝置安全管理大開方便之門。經過實際改造之後,現場裝置的確發生重大改變,尤其是細化機械的設計、改造工作仍舊存在部分侷限問題,需要管制人員實現逐漸完善,進而全面適應多元行業生產環境,落實後期安全管制標準的制定任務。

  參考文獻:

  [1]張進.建築施工現場安全資訊定置管理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0,1105:56-74.

  [2]王學良.防錯技術的實施思路及其案例分析[J].航空標準化與質量,2010,2003:182-187.

  [3]徐冠武.企業安全生產行為路徑管理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1006:77-79.

  [4]施月濤.淺談安全目視化管理在作業現場的應用[J].科技致富嚮導,2011,2414:75-77.

  [5]楊巨集強.現場管理的常用方法及其特點[J].管理工程師,2012,1203:145-149.

  篇三

  《 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分析 》

  【摘 要】 建築工程中鋼筋水泥混凝土質量問題存在於施工和材料等各個方面,建築中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最終的建築效果和質量,甚至會發生一些危險事故,因此建築中應當加強對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的檢測和控制。

  【關鍵詞】 建築工程 鋼筋混凝土 質量問題

  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建築的質量,它作為建築整體的支撐力量,在整體建築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建築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加強對建築材料的監管力度,保證最終的建築能夠有較高的質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使用者財產和生命的安全。

  1 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問題

  1.1 混凝土問題

  1.1.1 水泥方面的原因

  1水泥品種和標號選擇不當,沒有按照設計要求或者沒有根據工程的性質及工程環境進行選擇,這樣使水泥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比例不符,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產生過多過少的現象,從而影響到整個混凝土的使用效能,對混凝土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效果造成不利影響。2品種、標號不同的水泥混用,混合後的水泥整體效能不夠穩定,破壞了水泥的內部穩定性,影響混凝土的整體質量,容易發生質量事故。3沒用對進場水泥進行及時的檢測,尤其小窯水泥的質量不穩定,容易出現質量方面的問題。有些工程在建設中對於超過有效期的水泥不經複檢就繼續使用。

  1.1.2 骨料方面的原因

  1若石子的表面特徵與顆粒形狀同要求不符,含有過多針片狀的顆粒,由於針片顆粒本身就容易折斷,會使混凝土的強度受到影響,而且還會使骨料空隙率增加,影響到混凝土攪合物和易性。2骨料的表面附著的淤泥、粘土、硫酸鹽、有機質等,對骨料與水泥的粘結會產生很大影響,砂、石含泥量控制不到位,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並同時使混凝土用水量增加,從而導致混凝土收縮增大。

  1.1.3 混凝土施工原因

  1混凝土澆築之前,未對模板內的泥土、木屑、磚塊、鋼筋上的油汙等進行清理,木質模板不澆水,混凝土強度受到影響。混凝土在拌制前不計量、不試配,導致混凝土的強度波動比較大。不經試驗就隨意使用外加劑,有些計量不準確,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2混凝土的拌制和澆築不協同進行,有些混凝土拌制後到澆築完畢,其延續時間遠超過規定時間,使得混凝土的強度無法達到設計的要求。3對混凝土的養護不到位,混凝土的水分蒸發得不到控制,使混凝土耐久性和強度受到影響。

  1.2 鋼筋問題

  鋼筋是鋼筋混凝土中比較重要的原材料,對鋼筋原料質量的忽視,也會造成鋼筋混凝土質量的低下。鋼筋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注意它表面是否有裂痕或者明顯損傷,這樣的鋼筋應該儘量避免使用,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重視鋼筋的質量證明書和實驗報告單,這兩種基本材料保障了鋼筋的質量,若是在工程建設中使用沒有這兩個證明的鋼筋,極易出現各種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鋼筋必須具備出廠質量證明和試驗合格的報告單,其加工、綁紮、配置、安裝與焊接都必須符合規範。

  2 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的控制

  控制保證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材料是基礎,施工是關鍵,二者共同保證了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在建築工程中,要控制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有以下幾點。

  2.1 加強工程監控

  工程質量的監控主要體現在監管人員和組織上,建築企業要不斷提高工程監管的力度,給建築人員和施工人員樹立起高質量的理念,在施工過程中推行質量管理,完善質量保證體系落實好質量保證等相關措施,建立激勵機制,實時把控質量監督,清除質量隱患。

  2.2 加強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原材料質量不均勻,將導致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波動,必須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水泥是對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產生影響的主要材料,要經過檢驗方可使用。骨料要在開採、堆放、篩選及運輸的過程中進行質量的檢驗與控制,鋼筋要符合規範規定並且經試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中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及時進行調整。應當經常對骨料含水率進行測定,瞭解在運輸過程當中混凝土的拌和物坍落損失,在一定的水灰比下,對用水量和砂率進行調整,保證混凝土強度,外加劑必須經過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在原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後需要工程師和各部門

  的管理負責人員對其進行確認和驗收,等確認無誤之後方可投入使用。一旦發現不合格的原材料,應當立即棄置不再使用。

  3 結語

  建築工程是一個有很大危險性和後期利用性的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一定要保證使用材料的質量,從而保障整個建築的質量。鋼筋混凝土的質量直接影響了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建築企業需要從人員管理、原材料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細緻的監督管理,確保整個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都是最好的,這是作為一個建築企業最起碼的職業操守,也是保障後期使用效能最直接的手段。

  總之,鋼筋混凝土的質量問題必須受到高度重視,嚴格控制。只要各級部門和人員都保持清醒的質量意識,嚴格按照規範執行質量控制,加強監督,就能夠減輕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的質量隱患,保證建築物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曾金輝.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9.

  [2]張軍鋒.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0.

  [3]孫冬梅.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2.

  [4]閆文濤,徐洪莉.建築工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問題與控制要點[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9.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