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認真學習的方法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最大的心願。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認真學習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認真學習的方法

  1、培養興趣。小孩子在小的時候,學習深奧的知識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要開拓小孩的智力,培養她們的想象力、觀察力、記憶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為以後的學習做鋪墊的。我們要從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著手,這個時間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來。

  2、培養好的習慣。好的生活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都很重要。從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對以後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3、做好溝通。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著和她們溝通,告訴她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裡,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4、多加鼓勵。這個時候的小孩子,有的已經上學了,那麼這時無論他寫的字好不好,或者是成績怎樣,那麼你都不要責怪他們,要鼓勵他們爭取下次寫的更好。大人的鼓勵對小孩就是一種動力,你一味的責怪會是他們喪失信心的。

  5、給孩子自由。小孩子貪玩是難免的,不要一味的剋制他們,不讓他們玩,這是不好的。玩是天性使然,不要壓抑,要教會他們安排好時間,比如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做完作業再玩啊,這樣他們就會很高興的,因為做完就有的玩了。做起作業也賣力很多的。

  6、言傳身教。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是很重要的。小孩子還沒有判斷力,家長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影響,家長平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把他們往好的方面引導。

  教育孩子學習的技巧

  1、提供合適的學習環境

  父母需要的是認真地訓練孩子集中精力的習慣。好的學習環境應該滿足這五個條件:

  ①光線充足,空氣流通。

  ②安靜,沒有騷擾。包括精神方面的,包括物質方面等的。

  ③有符合孩子年齡特徵的合適的桌椅板凳。

  ④學習前備有足夠的文具用品。

  ⑤有放置個人學習物品的地方,可以自己收拾。

  2、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父母要讓孩子保持很好的身心狀態,這是學習的前提。有五個具體方法:

  ①不給孩子過分的精神壓力。

  切忌說:“你回去複習功課,這回你還是再考上次那樣的成績,你等著,你小心,等你爸出差回來,我告狀,你看著。”經常媽媽管不了孩子,就說這話,這就叫過分的精神壓力。

  ②保證孩子適當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③孩子每週一定要有固定的文體活動時間來舒展身心

  ④在學習輔導中啟發孩子自覺學習。

  不急躁,不替代。有的父母一著急就說:“笨死了,你都笨成什麼樣了,你看你。”這實際上真不管用,所以要不急躁,不替代。

  ⑤用一切辦法保證孩子在學習當中的輕鬆情緒。

  讓他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輕鬆狀態,這有助於調動他的積極性。孩子只有精神健康、身心健康,他才能好好讀書。

  3、激發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動機

  ①不斷表揚孩子在學習上的進步。

  哪怕這個進步特別微小,比如上回他考倒數第三,這次他考倒數第四,這也是進步,這也得表揚。再比如上次他考60分,這回也考60分,但這一次他因為馬虎扣的分比上回少3分,這也是進步,也要表揚。這對孩子來講太重要了,鼓勵孩子要具體,這樣他才能有學習的積極性。

  ②與孩子訂立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

  父母不要動不動就說:這學期咱們努力,原來你考第20名,這回咱爭取考前五名,前五名咱們就怎麼著。這話沒用,為什麼?一是孩子的努力時間太長,孩子沒那麼大常性。二是考不考前五名還取決於別人,這不是他能夠做到的。所以要訂短期的、孩子有能力達到的目標,這是如何教育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③鼓勵孩子,讓他有信心去面對困難。

  ④幫助孩子分析糾正失誤,切忌劈頭蓋臉的責難和挖苦。

  ⑤切忌過分挑剔和鄙視孩子的各種表現。

  所謂鄙視挑剔,就是貶低人格。很多父母容易犯這毛病,他們的口頭禪就是“笨死了你”,這就是貶低人格,這對孩子的傷害很大的。

  ⑥有計劃地經常帶孩子參觀一些博物管、科技管,聽一些音樂會,看一些演出,培養興趣。

  ⑦你要有能力具體地直接地幫助孩子解決功課上的困難和問題,但不是替代他做。

  ⑧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訓練複習、預習的習慣

  ①預習能夠幫助孩子把今天的知識和明天要學的融會貫通

  ②開始的時候,逐天詢問孩子上課學習的內容和重點,這會推動孩子養成理解的習慣,且有利於複習。

  ③用獎懲的方法訓練孩子做作業的認真態度。

  怎麼培養孩子愛學習

  前提:瞭解孩子的生理與心理特徵

  孩子與成人的生理、心理特徵相比具有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成人的學習更多著眼於書本知識、技能和經驗等,而幼兒階段孩子的學習更多從物體的色彩、圖畫的線條等表象來進行認知。

  孩子對事物有獨特的視角和解讀方式,將成人的想法和感情強加於孩子,是件愚蠢的事情。家長應該試著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他,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保持孩子學習的興趣,並且養成良好習慣。

  基礎:珍視孩子的每一次嘗試

  對於孩子的每一次嘗試,不管他做得如何,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讚揚,這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例如,兒子嚷著買玩具飛機,我說,不如爸爸教你折個紙飛機吧?兒子欣然同意。我邊折邊給他講解,摺好後兒子非常高興,自己也想嘗試摺紙飛機。第一次折出的根本不像飛機,但我還是鼓勵他,說:“比爸爸第一次折的好多了。”聽到我的表揚,他的興趣更濃了,一連折了好幾個飛機,慢慢地越折越好。

  途徑:和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年齡小,很難安分下來獨自看書,這就需要家長抽出時間來進行親子共讀,逐步引導孩子對書本感興趣。兒子原本也不愛看書,每次買了新書給他,他都只看幾眼就扔到旁邊。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和他一起閱讀,用生動的語言、形象的動作描繪書中故事,有時還編一些琅琅上口的兒歌來複述。堅持一段時間後,兒子慢慢地對書本閱讀有了興趣,喜歡找我一起看書,勁頭也越來越大。

  親子共讀時,建議家長對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先示範複述,然後再讓孩子嘗試複述,即使孩子複述的內容並不完整,也別忘了鼓勵和表揚,給孩子以滿足感,從中培養學習的興趣。

  方法:使用遊戲和情景模擬形式

  遊戲是父母與孩子進行直接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發現孩子興奮點和不足之處的方法,這種親子教育能寓教於樂,寓教於玩,非常直觀形象。遊戲的素材可以是身邊小事,也可以是寓言或童話,通過遊戲和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孩子熟悉內容,培養學習興趣。在家裡,我們對《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進行了情景模擬,孩子演老太婆,我演老漁夫,孩子媽媽演小金魚。通過幾次這樣的遊戲模擬,孩子不但牢記了故事內容,還能自編自導發展成其他結局,大大開動了思維,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鞏固:創造多元化的學習空間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並非是培養學習書本知識的階段,而是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思維的關鍵階段。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心理健康等情商元素,都是以後學習、為人處事的基礎,決定了日後發展的持續力和可塑性。因此,這個階段不能以認識多少字、會背多少詩等量化的東西為衡量學習程度的標準。家長不妨多帶孩子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為孩子創造更多學習的空間。譬如,到外面碰到熟人時,學習使用禮貌用語;到別人家做客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在超市購物後,可讓孩子自己排隊付錢,學習遵守公共秩序……從日常身邊的小事開始,多角度、多層面地拓展孩子學習的寬度與廣度。小卡爾威特所著的《後天神童》中有這樣一段話:人都喜歡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只要有興趣,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如果不喜歡,不論怎樣強迫都產生不了作用。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也一樣,學習不是負擔、更不是煩惱,讓學習成為孩子的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驅動力。

1.如何正確改變孩子的學習習慣

2.怎樣教育孩子愛學習

3.怎麼正確教育孩子認真學習

4.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