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環境保護複習資料

  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永不褪熱的話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我國三大生態問題: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發生地-------我國的雲貴高原,兩廣丘陵地區***亞熱帶溼潤,喀斯特地區*** 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

  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層淺薄③降水豐富,夏季降水強度大

  人為:①過度砍伐②毀林開荒③陡坡開荒

  2、水土流失:黃土高原為例

  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

  原因:

  ①黃土土質疏鬆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被覆蓋率低

  人為:

  ①破壞植被-----農牧業方式的改易,營造宮殿,樵採,戰爭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 ③開礦中不注意環保

  ④人地矛盾突出

  江南丘陵:紅色荒漠

  外力作用------流水侵蝕作用

  原因:自然:

  ①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多暴雨

  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穩定

  ③河流水系發育,侵蝕能力強

  人為:①毀林開荒②濫砍濫伐,過度樵採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西北地區為例

  外力作用------風蝕作用

  原因:自然:

  ①氣候乾旱,降水少

  ②地表覆蓋深厚的沙質沉積物

  ③大風日數多且集中

  ④生態環境脆弱

  人為:

  ①過度樵採

  ②過度放牧

  ③過度農墾

  ④水資源的利用不當

  ⑤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

  ⑥人地矛盾突出

  ▲土壤侵蝕的防治措施:

  ①生物措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營造經濟林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庫,修梯田,淤地壩

  ③農牧業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機肥,適時耕作,舍飼養畜

  ***二***

  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淡水資源短缺:

  淡水資源短缺地區分佈:世界主要分佈在中東與非洲。我國主要是分佈在華北與西北地區

  1、原因:

  自然原因:

  ①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總量有限: 河流,湖泊,淺層地下水

  ②淡水資源的時間、空間分佈不均, 平均徑流量排名: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尼、中國

  人為原因:

  ③淡水資源的汙染、浪費嚴重

  ④人口增長,經濟發展,生產、生活用水需求量增長快

  2、新加坡是熱帶雨林氣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國家,試分析其原因

  ①陸地面積小,地表徑流少 ②經濟發達,生產、生活用水量大

  ▲淡水資源短缺帶來的危害:

  ①制約經濟發展②影響糧食生產安全③損害生態環境④損害人體健康⑤引發國際衝突

  ▲我國淡水資源的時空分佈規律:

  時間:夏秋多,冬春少,年際變化大

  空間: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⑵我國不同地區差異

  南方地區:***以上海為例***水資源總量豐富,多水帶―――水質型缺水

  原因:水汙染嚴重

  華北地區:***黃河,淮河,海河***總量不豐富,過渡帶,缺水最嚴重――資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

  ①降水量少,季節、年際變化大

  ②流經本地區的河流徑流量小,季節、年際變化大

  人為原因:

  ③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

  ④水資源汙染,浪費嚴重

  西北地區:總量不豐富,缺水帶――經濟用水擠佔生態用水帶來生態問題,如土地荒漠化加劇。

  3、長江以北地區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資源不匹配,水資源最緊張,缺水問題最突出。

  ***三***

  ▲水體富營養化:

  1、汙染物:氮磷等植物營養元素。

  2、汙染源: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業廢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魚類死亡②水質變壞③湖泊變沼澤

  ▲海洋石油汙染

  1、怎樣清除石油

  ①分散:噴灑強效洗滌劑,不宜在近岸或漁場使用。

  ②沉降:撒粉狀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麥稈等吸收石油,在靜水環境 。

  ④圍欄:小面積油汙,靜水環境。

  高中地理知識點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燒:油層達2mm,造成大氣汙染。

  ▲水汙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體健康。

  ②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③影響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

  ④制約工業的發展。

  ⑤加速生態環境的退化和破壞。

  ⑥造成經濟損失。

  ▲水汙染的防治措施

  ***1*** 工業水汙染防治對策

  1. 優化產業結構與工業結構。

  2. 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實行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3. 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健全環境監測網路。

  ***2*** 城市水汙染防治對策

  1. 將水汙染防治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

  2.加強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護。

  3.大力開發低耗高效廢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3***農村水汙染防治對策

  1.發展節水型農業。

  2.合理利用化肥和農藥。

  3.加強對畜禽排洩物,鄉鎮企業廢水及村鎮生活汙水的有效處理。

  ***四***

  ▲大氣汙染物北方城市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的原因***以北京為例***

  ①北方降水少,天氣乾燥,多大風,有些地區荒漠化嚴重,導致自然降塵多。

  ②燃煤。

  ③機動車尾氣。

  ④建築工地揚塵。

  ▲大氣汙染物的可吸入顆粒物汙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潔能源,代替燃煤。

  ②制定汽車尾氣排放標準,達標排放。

  ③擴大綠化面積。建築工地控制揚塵。

  ④加大對汙染企業的治理力度,減少汙染物排放,達標排放。

  ▲大氣汙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於5.6的降水;PH值小於4.5的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氣汙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別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酸雨。

  3、汙染源:

  自然汙染源:火山噴發、地震等自然現象放出大量酸性氣體

  人為汙染源;工礦企業、交通工具、家庭爐灶燃燒煤、石油、天然氣,向大氣中排放酸性氣體

  危害:

  ①使河湖水酸化。

  ②使土壤酸化,農作物減產。

  ③腐蝕樹葉,毀壞森林。

  ④腐蝕石材,鋼材,造成建築物損壞。

  我國酸雨型別以硫酸型酸雨為主***原因是燃燒高硫煤***,汽車尾氣造成硝酸型酸雨

  我國酸雨80年代出現在西南地區,90年代擴大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目前已擴充套件到華北和東北地區

  ▲怎樣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區和SO2汙染控制區 。

  ②限制高硫煤的開採。

  ③發展潔淨煤燃燒技術和煤炭脫硫技術。

  ④調整能源結構,開發利用新能源、清潔能源。

  ⑤加強廢氣中SO2的回收與利用。

  ▲大氣汙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

  ②開發潔淨煤技術。

  ③開發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汙染。

  ⑤其它,如調整產業結構,合理生產佈局,植樹造林,控制地面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