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各章複習資料

  考前複習地理知識切忌一步到位,要螺旋式上升,循序漸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世界主要氣候型別

  1、 熱帶氣候型別

  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0oC以上,即為熱帶氣候型別。

  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比較均勻***。如亞馬孫平原***南美洲***、剛果盆地***非洲***、馬來群島***亞洲***等。

  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如撒哈拉沙漠***非洲北部*** 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乾溼兩季明顯。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非洲最廣***

  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乾溼兩季明顯。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雨季也更集中。***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2、 亞熱帶氣候型別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夏熱,冬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oC以上,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四季分明。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oC以上。分佈在南北緯300——400的大陸西岸。

  3、 溫帶氣候型別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一般為500-600毫米。 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主要在歐洲西部。

  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相對集中於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氣溫所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於夏季。主要分佈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北部。

  4、 寒帶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

  寒帶氣候主要分佈在極圈以內。

  苔原氣候:終年寒冷,最熱月平均氣溫不超過50C,降水少,蒸發弱,多雲霧。

  冰原氣候:全年酷寒,各月氣溫都在0o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降水稀少。主要分佈在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島內陸地區。

  5、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佈在海拔高的山地、高原地區。氣候特徵表現為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候要素垂直變化明顯。如:風速隨高度的增加而加大;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等等。

  6、具有全年高溫多雨的氣候型別是熱帶雨林氣候。德國的主要氣候型別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分佈在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的大陸自然帶是熱帶雨林帶。既有熱帶雨林氣候,又有寒帶氣候分佈的是亞洲。印度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七大洲中位於南寒帶的是南極洲。世界上亞寒帶針葉林帶分佈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和加拿大。 7、氣候型別比較

  1、熱帶氣候:

  ⑴、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佈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⑵、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佈有苔蘚和地衣等。②冰原氣候:降水稀少、終年嚴寒。主要分佈北極地區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本章注意常用天氣符號圖識別。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判讀,氣候型別的判斷。地形雨示意圖。五帶的劃分圖。地區公轉示意圖。熟悉地圖:P58 4-1,P61 4-6, P69 4-19 ,P70 4-22,

  ***二***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目前,全世界60多億人,分別居住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 俄羅斯面積170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梵蒂岡面積0.4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被稱為袖珍國。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2007年底總人口近13.2億,其次為印度、美國等。梵蒂岡僅有1000餘人,澳大利亞總人約2102萬,平均每平方千米僅

  2.7人,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

  3、 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多分佈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發展中國家以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中國屬於民展中國家。

  4、“南南合作”是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南北對話”是指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南”指發展中國家,因為發展中國家主要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北”指發達國家,因為發達國家主要分佈在北半球。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三***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 地球的形狀與氣候――太陽輻射隨緯度的增高而減弱,因此從低緯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緯度高,溫度低;緯度低,溫度高。

  ***2*** 地球的運動與氣候***白晝黑夜接受太陽輻射不同――晝熱夜冷;一年四季接受輻射不同――夏熱冬冷,出現極晝極夜***產生五帶。

  ***3*** 海陸分佈與氣候***氣溫:陸高海低;冬季:陸低海高,靠海溫差小,遠海溫差大。降水:近海迎風多,遠海地區少,近海背風少***

  ***4*** 地形地勢與氣候***氣溫:山上低,山下高,陰坡低,陽坡高。降水:迎風坡多地形雨,背風坡少雨;一般情況下,地勢每增高100米,氣溫下降0.60C 。***

  ***5*** 人類活動與氣候 A改變地面狀況***人工造林、修建水庫和灌溉工程***可使氣溫趨於緩和。任意砍伐森林,則可使當地氣候惡化。B 人類生產、生活活動***排放二氧化碳等***使全球氣溫升高***臭氧層破壞***旱澇、災害頻繁***以及危及人類健康*** C 人口密集工業集中的地市,中心地區氣溫比郊區高,風速小,上升氣流顯著,霧和低雲增多,易產生熱島效應。

  2、 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是:晝夜交替現象。地球公轉,熱帶始終高溫,有太陽直射現象;溫帶季節變化,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寒帶低溫,有極晝極夜現象。地球自轉的同時不停的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無論自轉還是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由於地球公轉產生季節變化的現象***,公轉一週的時間為一年。地球儀地軸傾斜的原因是公轉結果。

  3、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0的固定傾角。一年內太陽直射兩次的是赤道。極晝、極夜現象出現的時間,南北半球正好相反。

  6月22日 夏至日 太陽直射北緯23.50***北迴歸線***,越往北晝越長晝長夜短,南極圈內有極夜現象。

  12月22日 冬至日 太陽直射南緯23.50***南迴歸線***,越往北晝越短晝短夜長,北極圈內有極夜現象

  3月21日 9月23日 春分、秋分 太陽直射赤道,晝夜平分。

  4、人們根據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陽光線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極晝和極

  第7 / 10頁

  夜現象,將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熱帶***23.5°N~23.5°S***有陽光直射現象,氣候終年炎熱;寒帶***緯度66.5°~90°***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終年寒冷;溫帶***緯度23.5°~66.5°***既沒有陽光直射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的四季變化明顯。

  ⑴、熱帶:迴歸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

  ⑵、北溫帶:北迴歸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

  ***有四季變化***;

  ⑶、南溫帶:南迴歸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

  ***有四季變化***;

  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

  ⑸、南寒帶:南極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

  注:從五帶分佈來看,非洲最熱,南極洲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