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散文說課稿

  散文是高中語文必學的文學體裁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一

  一、散文在考試中的地位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那麼,作為較之記敘文更能充分體現出文學作品的形象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散文,就應是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的教材載體

  人文素養是當今人才必備的一種素質,而語文學科有責任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相應地,中考語文理所當然地體現了豐富的人文內涵,而作為被重視的教材載體的散文,便成了近年來中考閱讀試題中常見的命題材料

  二、散文的訓練目標

  體現了語文教學改革新趨勢的中考語文試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立足基礎,著眼能力,注重創新據此,再結合散文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特點,確定本次訓練目標為:

  ***1***知識目標

  瞭解散文的分類,明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2***能力目標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

  評價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

  整體感知內容,準確把握主旨散文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決定了閱讀訓練應該注重對文章主旨的感悟和情感的體味

  品析優美語言,辨析藝術特色散文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決定了閱讀訓練應注意對文章語言的揣摩和藝術特色的理解

  ***3***情感目標

  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吸取優秀的文化營養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只有教學生以方法、規律,才能使學生獲得遷移運用、舉一反三的能力

  重點:積累散文閱讀的規律性知識

  難點:散文閱讀的知識遷移和運用

  三、關於訓練方法

  訓練方法——講練結合法

  思維的敏捷性是以思維的條理性為前提的,所以培養學 生敏捷的思維,就要教給學生規律性的知識,這樣有利於他們對知識的記憶和遷移;同時,“學生的認識能力是在認識活動中發展起來的”這一點也決定了訓練課一要給學生以充裕的自學活動餘地所以,本節課採取精講實練結合法

  四、訓練過程設計

  ***一***匯入***主題匯入法***

  縱觀近幾來的語文中考,閱讀文段以課外文段為主,同時加大了感悟性題、開放性題和欣賞類題,那麼散文就是代文閱讀的首選所以今天的複習課,就是散文閱讀訓練課

  ***二***講授散文知識

  定義:散文自由靈活的,綜合運用記敘、抒情、議論 等多種表達方式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它同小說、詩歌、戲劇並列

  分類:按內容不同分為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和議論散 文其中以抒情散文居多,如《春》等;敘事散文以寫人記事為主,如《藤野先生》等

  特點: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

  ***三***講授規律性知識

  結構:從句子入手,迅速辨別把握文章的總起句、中心句、過渡句和總結句,這是理解文章分析結構的一把金鑰匙

  線索:有的是標題,有的在開頭,有的是文章反覆出 現的短語或句子;或以時間為線;或以人物活動為線;或以情感為線;或以事物為線

  表現手法:常見的有:對比、象徵、白描、以小見大, 直抒胸臆,託物言志等

  表達方式:散文的表達方式,關鍵要把握環境描寫和間接抒情;自然環境描寫渲染氛圍,烘烤心情;社會環境點示背景;間接抒情顯得含蓄,委婉深沉實練包括訓練、分析、歸納三個內容

  ***四***訓練

  分發給學生散文閱讀測試卷15分鐘內完成***限於篇幅,內容略***

  ***五***分析

  分析為考查學生感悟、篩選資訊和評價鑑賞能力,結合散文中考熱點而設計的考題的解題方法

  ***散文考點包括:①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及作用;②篩選文中資訊,整體感知內容;③分析表現形式及語言特色;④初步欣賞作品中的形象描寫***

  ***六***歸納

  1、艱深抽象的理論文章和單純的文體知識,中考基本不作考查;

  2、概括表達的考題,要從文中找句子,找句子提煉答題要點;

  3、表述閱讀感受題要注意兩點:緊扣主旨來闡述;見解儘量創意

  二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優美動聽的散文詩,依據散文內容製作的課件,色彩豔麗、形象生動,充滿了詩情畫意,既可以讓幼兒欣賞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同時,又能激發幼兒動手描繪秋天景色的興趣,因此,散文詩《秋天的雨》適合大班幼兒教學活動。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好,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較弱,為了更好的讓幼兒學會用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來回答問題,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課。

  ***三***、活動目標

  依據《綱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滿喜悅的豐收季節。

  2、能細心傾聽,初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

  3、理解並掌握詞彙:“五彩繽紛”、“溫柔”、能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相應的動作。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

  ***四***、活動重點、難點;

  依據《綱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

  熟悉散文內容,感受散文詩中的優美語句,理解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豐富詞彙,培養幼兒的藝術鑑賞能力。

  ***五***、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到戶外近距離觀看雨景,使幼兒對雨有一定的感性認識,而後,為了更好的讓幼兒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二、說設計

  ***一***教法

  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表演法、討論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內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中的擬人表現手法的優美語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通過通過討論法讓幼兒更好的體會作品的意境,培養幼兒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學法

  為了讓幼兒能輕鬆獲得知識,達到教學目標。根據“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原則,整個過程採用”集體教學,分組討論的學法,讓幼兒通過聽聽、看看、講講、議議等形式來學習、理解散文詩。

  ***三***教學程式

  ***此活動開始部分需要2—3分鐘,基本部分需要25分鐘,結束部分需要1-2分鐘***

  1、開始部分

  匯入活動: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1***謎語引課: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

  ***2***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麼樣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2、基本部分

  ***1***請幼兒完整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師演示課件,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詩的內容***

  幼兒欣賞散文詩後,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詩的題目叫什麼?

  2在散文詩秋天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什麼?

  ***2***幼兒再次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美意境。

  教師:你聽了這首詩有什麼感覺?

  ***此環節引導幼兒積極、踴躍、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意見,而且在不知不覺中運用散文詩中的語言***

  ***3***結合無個畫面,分段欣賞,豐富詞彙。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其相應的動作。

  ***目的是讓幼兒對散文詩的內容有更好的瞭解,豐富詞彙,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1為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秋天的門?***豐富詞彙:溫柔******鼓勵幼兒做開門的動作***

  2為什麼說秋天的雨會唱歌,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豐富詞彙:五彩繽紛******鼓勵幼兒做唱歌的動作***

  3為什麼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這氣味從哪來?***鼓勵幼兒做聞氣味的動作***

  4為什麼秋天的雨有一隻金色的小喇叭?***鼓勵幼兒做吹喇叭的動作***

  5為什麼秋天的雨給大地小朋友帶來的是豐收快樂的歌?***鼓勵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喜悅的心情***

  ***4***識字:雨、歌、秋天、落葉。***運用課件“識字寶寶”進行識字,幼兒通過看課件中字的變化從而加深對字的認識。***

  ***5***幼兒再完整欣賞散文詩,進一步傾聽、感知語言的美。

  ***6***討論;

  1聽後覺得秋天美嗎?什麼地方美?

  2散文詩裡怎樣寫秋天的美?

  3秋天人們為什麼這麼高興?

  ***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兒,肯定、接納他們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並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討論的內容通過課件“智慧娃娃”向幼兒展示。***

  3、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用畫筆畫出自己想像中秋天的景色。***突出活動主題***

  ***四***效果預測: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整個活動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通過活動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想像力、表演能力、藝術鑑賞能力,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在活動中享受生活的樂趣。同時,我認為,在活動中,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因人施教,對於在活動中有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應給於關注,及時引導幼兒回到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