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象記憶法具體的操作步驟

  影象記憶,是記憶法的一種,採用影象的方法幫助記憶,那你知道具體的操作步驟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影象記憶法操作步驟,歡迎參閱!

  影象記憶法操作步驟

  影象記憶第一步:影象轉化。

  影象轉化就是把我們所看到的文字、數字、英文單詞等材料,統統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影象來進行記憶。

  例如一個詞語“石榴”,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只是文字,沒有任何影象,假如我們發揮一下想像力,在腦海中想像出一個生動具體的石榴影象,這就能夠開始發揮出我們的影象記憶力了。否則,沒有影象的話,影象記憶力就運用不出來。 我們的記憶材料可以分為具體和抽象兩種,像“石榴”、“飛機”等具體的詞語,只要直接想像就能把影象想像出來。但碰到諸如“自由”、“快樂”、“祖國”等抽象的詞語,或者數字、英文字母等的時候,就無法直接想像出影象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一些方法或技巧把這些抽象的材料轉化為具體的影象。 把抽象資料轉化為影象的常見方法主要有兩種:諧音法、代替法。例如數字21,我們可以通過諧音轉化為“鱷魚”的影象,例如“快樂”,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孩的笑臉這個生動的影象來代替。 關於抽象資料轉化的方法可以參考“記憶體操”欄目中的帖子:《牢記八榮八恥話,影象記憶力就運用不出來。

  我們的記憶材料可以分為具體和抽象兩種,像“石榴”、“飛機”等具體的詞語,只要直接想像就能把影象想像出來。但碰到諸如“自由”、“快樂”、“祖國”等抽象的詞語,或者數字、英文字母等的時候,就無法直接想像出影象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一些方法或技巧把這些抽象的材料轉化為具體的影象。

  把抽象資料轉化為影象的常見方法主要有兩種:諧音法、代替法。例如數字21,我們可以通過諧音轉化為“鱷魚”的影象,例如“快樂”,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孩的笑臉這個生動的影象來代替。 關於抽象資料轉化的方法可以參考“記憶體操”欄目中的帖子:《牢記八榮八恥》

  影象記憶第二步:影象聯結。

  影象聯結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相互獨立的各個影象,運用想像讓它們互動、聯結在一起。

  例如:“鑰匙”、“鸚鵡”這兩個詞語,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兩組文字,我們通過第一步影象轉化把它們轉化成生動的影象之後,我們的腦海中就有了兩個生動的影象。但光是有影象而沒有影象聯結,對影象記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還應該通過想像把這兩個影象聯結在一起。例如我們可以在腦海中這樣想像:一把巨大的彩色鑰匙插入到鸚鵡的屁股之中,鸚鵡立即跳了起來。這樣一聯想,兩個影象就產生了互動,就聯結成了一個整體,這樣記憶就很深刻了。

  前面第一步影象轉化是運用影象記憶法的前提,而第二步影象聯結則是運用影象記憶的基本方法,就是運用聯想法把一個個或一組組影象聯結起來,就像一條鐵鏈中的各個環,環環相扣。

  影象記憶第三步:影象定樁。

  影象定樁的意思就是通過定樁法來記憶比較負責的材料。這就需要在我們的記憶物件之外,再引入一些記憶工具來幫助記憶,這些記憶工具就叫做樁子,常用的樁子型別包括:數字樁、地點樁、身體樁、人物樁、字母樁、語句樁等等。

  例如我們記憶100個無規律數字、記憶一副撲克牌,通常就是用地點樁來幫助記憶;記憶36計、《長恨歌》等,通常就是用數字樁來幫助記憶。

  影象記憶第四步:影象整理。

  影象整理就是把原本雜亂無章的影象按照一定的順序或一定的邏輯整理成為一連串比較好記憶的畫面。

  影象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轉化出來的影象用更好的順序或邏輯來記住它們。

  例如要記憶這樣幾個詞語:西瓜、熊貓、大門、鯊魚、菜刀。 用影象記憶法來進行記憶,第一步就是想像出五個生動的影象,第二步就是要把它們用串聯聯想法聯結起來,可以這樣想:西瓜裡跑出一隻大熊貓,熊貓走出大門,大門上趴著一條鯊魚,鯊魚咬著一把刀。

  這樣想是能夠把這五個影象聯結起來,也能把它們記住,但總感覺想像起來比較困難,記憶也不是很深刻。

  但如果這五個詞語並不要求我們按這個順序來記憶,只需要把五個詞語都記住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把五個詞語的順序重新整理一下,變成比較好記憶的一組畫面,這個時候就可以這樣來想像:大熊貓拿著菜刀把一個大西瓜砍成兩邊,結果從大西瓜裡竄出了一條鯊魚,只見這條鯊魚一下就衝出了大門外。

  通過這樣一整理,這組影象就好記多了,記憶更流暢更深刻。這就是影象整理。

  通常我們在進行記憶的時候,會遇到許多複雜的情況,用前面三個步驟都比較難應付,這個時候就需要把這些複雜的影象重新進行整理,把它們變成為比較好記憶的影象,然後再來記憶,就會比較容易。 影象整理的具體方法有許多,同時這些方法也非常的靈活,日後我們再慢慢介紹。

  影象記憶法的原理

  影象記憶,顧名思義,採用影象的方法幫助記憶。與傳統的聲音刺激記憶相比效率要提高3-10倍。結合思維導圖,快速閱讀及其它方法就可以做到輕鬆高效記憶文章的效果。

  影象記憶的要領是影象必須精簡,誇張,生動有趣。如果很普通的影象記憶就沒法對神經進行刺激,不過普通的影象也總比用聲音刺激帶來的記憶強些。

  影象記憶主要難度在於編碼,即如何把需要記憶的文字內容轉換為印象深刻的影象,之後還需要對影象進行聯想等,把影象轉為影像記憶。剛開始接觸影象記憶法的人由於沒有這種習慣,因此入門難度會大些。不過經過經常性的訓練以後,大腦得到活化,想像和聯想速度明顯加快,這樣編碼就容易了,結合到實際運用中時也會碰到些麻煩。因此需要掌握更多的轉換影象的方法。訓練和應用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提高效率。

  影象記憶的缺點在於如果單純使用影象來記憶,工作量會非常龐大。因此必須結合其他的方法來統籌規劃。靈活的運用才可以發揮影象記憶的最大優勢。

  影象記憶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照相記憶過目不忘,影象記憶也是照相記憶的入門訓練課程。按照七田真的理論,0-6歲的小孩中50%的人都有這項能力。12歲以後照相記憶能力已經退化,需要啟用,影象記憶的訓練就是最有效的啟用照相記憶的方法。看過一遍就可以在腦海中回憶看到的細節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成人中很少有人擁有影象記憶的能力,因為小時候的照相記憶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保持,長大了慢慢退化掉了。

  很多人的記憶不好,慢慢變得健忘。因為大腦沒有得到一定的想像和聯想的訓練來活化大腦。平時的胡思亂想是不是在訓練呢?是,但不是有效的訓練。胡思亂想之後通常感覺到累,而通過有系統和規律的有目標的訓練之後會感覺很清醒,這就是區別。

  記憶這門技術在沒有生物科學的介入時,想使記憶力得到更好的提高只有依靠更好的方法和技巧了,影象記憶雖然還不為很多人知曉,但它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有效的記憶方法。也期望更多的人掌握這方法,同時不斷的豐富和創新影象記法的機制。

  在進行記憶訓練的同時,更重要的充分開發了大腦的創新,直覺機能。通過現代科學儀器的腦活躍區域掃描,發現天才在其進行創造活動時的右腦部分非常的活躍,而右腦正是影象腦。因此有理由相信,影象記憶的訓練一定可以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喜和收穫。

  影象記憶方法的三大體系

  第一個體系是影象記憶的系統方法。

  影象記憶的系統方法,我們歸納成為四大步驟,包括影象轉化、影象聯結、影象簡化、影象定樁。

  第二個體系是記憶力訓練體系。

  我們把各種記憶力訓練的方法統稱為“記憶體操”。 掌握了方法之後,要想把這些方法用得更快、更好、更熟練,可以通過一些記憶力訓練方法記憶體操來進行訓練。

  第三個體系是記憶方法的實踐應用。

  大部分人學習記憶方法的目的,不是想要成為記憶大師,而是希望能應用到學習、工作之中,幫助自己提升學習的效率。 要把記憶方法運用到實踐之中,我們當然也可以繞開記憶體操的訓練,直接就把學到的方法直接應用到自己的專業學習和工作之中。

  影象記憶這三大體系之間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系統的記憶方法是基礎,是必須要掌握的; 記憶力訓練能幫助我們更熟練地運用記憶方法;  實踐應用是我們學習記憶方法的最終目標。

  在目前的記憶界,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著重記憶力的訓練,想要成為記憶大師,想要感受記憶力快速提升的樂趣;另一種是強調記憶方法在實踐的應用,認為沒有必要去做太多的脫離實踐應用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