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態度評價

  都說學習態度對於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很大的影響,那麼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的標準是什麼?怎樣才算是良好的學習態度?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表,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

  篇二

>

  篇三

  1.研究物件

  在本研究中,選取東北師範大學電腦科學與資訊科技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本科一年級的39名免費師範生作為本實驗的研究物件。大學與中學階段的學習存在較大差異,剛步人高等教育學習的初始階段,一年級學生普遍面臨目標失落、自我支配的時間多而學習自主性欠缺等問題。同時,網路的出現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交流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混合式學習環境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環境的有效補充,符合大學生的學習特徵,也為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提供了空間。

  2.實驗課程

  在研究物件所學的課程中,選擇教育技術學專業核心基礎性必修課程《教育技術學導論》為本研究的實驗課程,進行了為期16周的教學實驗。該課程設定的目的旨在讓剛進人大學的一年級學生了解教育技術學學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專業範圍等內容,是一門引領學生步人該領域、瞭解該專業的基礎性課程。

  3.實驗平臺

  本研究所選用的實驗平臺為Sakai課程管理系統,它是一個體現現代教育理念的開源網路教學環境,既可以用於學校課程管理,也可以用於學術專案協作,尤其適用於高等教育領域的課程管理系統。Sakai平臺具有作業、測驗、資源、Wiki、討論區、OSP等80多種課程管理工具,為實驗的開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4.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基於設計的研究正規化,在真實的混合式教學情境中,開展了一系列教學干預的設計和研究。該研究正規化一般包括設計開發教育干預、實施驗證教育干預、分析評價教育干預、完善優化教育干預四個研究步驟。本研究屬於基於設計研究正規化中的發展性研究取向,研究者和實踐者以真實情境中存在的問題為基本出發點,在相對成熟的理論框架驅動下,設計開發解決方案,在實踐的過程中評價和檢測解決方案,最後通過資料整理和反思,發現規律,產生有推廣價值的“設計原則”。整個過程在不斷修正的迭代迴圈中進行理念的新發展或架構,具體過程如圖2所示。

  在研究過程中,採用了課堂志的研究方法,具體包括觀察法、調查問卷、教學日誌分析、焦點團體訪談法等。深入研究物件和實踐物件,直面研究現象,全面地描述課堂教學情境中教師行為、學生學習行為發生的現象並探究其規律,進行合理的解釋。網路學習行為則通過電子檔案袋的方式收集實驗資料,從不同角度揭示教師期望的傳遞、學生的感知及學習態度的改變。

  5.研究工具

  ***1***課堂觀察記錄表。課堂觀察記錄表的設計主要包含兩個方面:課堂教學情境下教師期望行為的表達及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其中,教師期望行為的評定記錄主要依據羅森塔爾、布勞恩等人提出的關於教師傳遞期望行為的相關理論編制而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記錄表用於研究者真實客觀地將學生在課堂情境中,包括注意力、參與程度、情緒狀態等方面的多種關於學習態度的外在行為表現進行記錄。

  ***2***調查問卷。在研究過程中,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測量。該研究工具是依據陶德清教授關於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制定了較為具體的評價指標及調查問卷,用於測量參與實驗研究物件的學習態度變化。為了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問題,採用相關性分析的方式,其中,相關係數檢驗的概率值P近似為0,表明該問卷具備一定的信度。通過因子分析方法進行問卷的效度檢測,KMO值為0.601,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統計量的觀測值為136.375,相應的概率P值接近0,證明可以提取最少的因子,且解釋大部分的方差,即問卷具有一定的效度。

  ***3***訪談提綱。在本次研究的後期階段,為深人瞭解具有不同特徵的目標群體的學習態度變化以及產生態度變化的原因,研究者主要依據學習行為的主動性,從研究物件中組成了兩個焦點團體,即相對活躍組和相對冷靜組,每組9人,共18人。採用面對面的焦點團體訪談的方式,擬從目標物件的互動中觀察並收集資料,對於同一主題獲取多元觀點。兩次訪談均為半開放型訪談,事先設計了一個粗線條的訪談提綱,以便針對受訪者的反應,對訪談的程式和內容進行靈活調整。題目覆蓋的主要內容如下:

  題目1: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哪些行為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

  題目2:在講授式、分組討論式、自主探究等形式的教學活動中,更加偏愛哪種型別的學習氛圍;

  題目3:網路環境中,教師對學生的哪些型別的言語提醒和反饋可以激發求知慾和興趣;

  題目4:網路環境中,教師的哪些反饋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結果的認識;

  題目5:網路環境中,哪些形式的言語性鼓勵會對學習積極性產生較為持久的影響;

  題目6:在本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哪些行為引發了學習行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