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態度和人的能力一樣,一旦形成就在人的生活和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技一能之外,還必須教給學生一種態度。作為一個教室應該怎樣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如第一學段,主要看學生對造型·表現活動是否感興趣,並能否積極參與。第二學段,主要看學生能否對造型表現活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並表現出想象力和創造力。第三學段,主要看學生是否能夠嘗試多種表現方法,有意識地運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第四學段,看學生是否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

  我們強調評價的過程性,杜絕單一的終結性評價,以前主要是評價學生的作品,打一個分就完了,現在還要看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這就牽扯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態度的評價,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各有側重。比如,在第一個學段,我們評價學生如果僅僅從技能的角度來要求,學生就會沒有興趣了,而且也違反了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規律。在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主要看學生對造型·表現活動表現是不是感興趣,能不能積極地參與,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學段我們主要是看學生能不能對造型·表現活動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還要看能不能表現出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就是說看他能不能夠在創作過程當中積極地開動腦筋,想象一些東西,做一些東西。第三個學段主要是看學生能不能嘗試多種的方法或者有意識地運用美術語言,比如說用色彩、空間或者對稱、均衡等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來組合畫面,來創作藝術作品。第四學段,看學生是否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這一階段仍然重視是否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但側重點顯然不一樣,更強調了有目的地積極參與。

  學習態度評價,要重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狀態,看他是否能夠很好地投入,是否樂於學習。教師的評價不應該在課後,要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不夠專心,教師不能不理,也不能生硬批評,生硬批評會挫傷他,對美術學習可能就更沒興趣了。如果不理,他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放棄,同時他要找事兒做,可能會影響其他的學生。這時需要給孩子一些引導、鼓勵,幫助他投入到課堂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