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本答案

  做七年級語文課本練習要慎而思之,勤而行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感謝欣賞。

  ***一***

  綠色蟈蟈

  一、課文第一段並沒有寫蟈蟈,是寫在別人歡度國慶的日子裡,作者還沒有忘記去哪觀察昆蟲。第二段寫蟬在夜裡不再鳴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蟬的一聲哀叫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蟈蟈。

  這樣開頭好處是通過對蟬等的描寫,渲染了一種緊張而沉重的氣氛,烘托得環境氛圍,並有利於將蟈蟈與蟬作對比,充分突出蟈蟈的特徵。可見作者這是多麼富有匠心的寫作思路。

  二、課文從“叫聲”“外貌特徵”“食性”等方面描寫了綠色蟈蟈這種昆蟲,重點寫了蟈蟈的食物習性。

  三、示例: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擬人,把兩片大翼比作紗,準確生動地寫出大翼輕盈、透明的特點。“身材優美、苗條勻稱”,作者把蟈蟈當做美麗的少女,準確生動地寫出了蟈蟈漂亮的特點,表現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和對蟈蟈的喜愛讚美之情。

  四、“是不是由於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作者帶著這個問題反覆試驗和細緻觀察,最後揭開了蟈蟈首先吃蟬肚子的祕密,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這體現了作者觀察的細緻入微、科學探索精神。

  ***二***

  短文兩篇

  一、作者寫蟬,先抑後揚。試對此加以分析,並說說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先抑後揚,寫出了作者對蟬思想感情的變化,讚揚了蟬生命的偉大。

  二、結合下面兩句話,體會作者從貝殼中感悟到的生命啟示。

  1. 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

  分析: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儘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兒,空間要多一點兒,因此用反問句表達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緻更好的思想感情。

  2. 在千年之後,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覆觀看,反覆把玩,並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樸的心啊!”

  分析:作者並不希望建立叱吒風雲的豐功偉業,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緻、一絲不苟來塑造執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

  三、兩篇短文的作者都善於觀察生活,能夠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生命的意義。仿照課文的寫法,任選一個日常事務,認真觀察、體會,寫出它帶給你的啟示。

  粉筆是一個兩寸長的白色的圓柱體,看上去一點也不起眼。

  “唰……唰……”粉筆又開始了它新的工作。語文老師用它教會我們a、o、e;數學老師用它教會我們x+y;英語老師用它教會我們ABC;美術老師用它教我們畫出五顏六色的繪畫……漸漸地,粉筆變成了一個禿頭,被來往的同學踩成一堆粉末,消失在我們的目光中……粉筆的外貌是醜陋的,它不像鋼筆、彩筆那樣有著閃亮的筆頭和華麗的外表;粉筆的生命很短暫,甚至短至幾小時,幾分鐘;但粉筆的精神是無與倫比的,正是這小小的粉筆有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才培育出一批批祖國的棟樑。

  生命的意義啊,不在長短,在於奉獻!

  ***三***

  再塑生命的人

  一 、通讀全文,感受作者的情懷,並簡要了解海倫•凱勒的生平經歷,討論:為什麼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眼看不見,耳聽不見,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請來了家庭老師,也就是影響了海倫一生的莎莉文老師。莎莉文小時候也差點失明,瞭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的辛苦指導下,海倫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脣,終於學會說話了。

  莎莉文老師讓海倫親近大自然,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裡跑跳,在地裡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了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了50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十分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她的今天,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人士奔波,全心為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88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於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蹟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本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莎莉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莎莉文女士是一位既有崇高的獻身精神,又有科學的教育方法的老師。她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愛心,點燃了一個苦悶和寂寞的殘疾兒童心靈深處的火花,啟迪她內心深處的感情世界,幫助她走向成功。所以作者稱她為“再塑生命的人”。

  二 、 仔細閱讀第1—5段,看看作者在安妮•莎莉文老師出場前鋪墊了哪些內容,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鋪墊的內容:①莎莉文老師到來的時間。準確地記錄時間,意味著重要而深刻。

  ②家人匆匆忙忙的樣子,預示著有不尋常的事要發生。

  ③“我”當時的狀態:憤怒、苦惱,疲倦不堪。

  ④“我”心裡期盼著“光明!光明!”

  好處:通過鋪墊,可以渲染氣氛,形成“山雨欲來”的情勢,促使讀者產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這樣就大大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本文通過一系列的鋪墊,更突出了莎莉文老師對海倫的重要意義,凸顯了文章主次。

  三 、 文中有不少描寫“我”學有收穫後動作行為或心理活動的語句,畫出這些語句,體味“我”學習的艱辛和收穫的快樂。

  示例:

  ①我自豪極了,高興得臉都漲紅了,立即跑下樓去,找到母親,拼寫給她看。”

  ②我獨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滿了喜悅,期盼著新的一天快些來到。啊!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

  示例:知識改變了海倫的人生。我們正常人學習,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完全可以瞭解學習的內容,而既無視覺又無聽覺的殘障人士海倫只能靠手來感覺,甚至連杯和水這樣的簡單事物都分不清。由此可以想象,她的學習是多麼艱辛。但她每次學習有收穫都感到快樂無比,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這體現了海倫樂觀的學習態度,她的學有收穫與她強烈的好奇心和執著的求知慾也是分不開的。

  四、 “水喚醒了我的靈魂,並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和同學交流一下。

  莎莉文老師用“水”打開了海倫智慧和情感的大門。“水”讓海倫產生了求知的慾望,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情感,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妙的感受。

  期待著我們能像莎莉文老師一樣,採用多種方法,用愛心啟迪我們的智慧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