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怎麼學

  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吸引了不少人的陶醉與學習,其中包括不得不學習的學生、社會人士、學者甚至國外的朋友。但學習歷史不是個簡單的過程,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與精力,甚至需要一定的方法。,小編為你搜集了相關的一些資料,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僅供參考。

  一

  逐個朝代學習。很多人學習歷史前一榔頭、後一斧頭,非常容易搞混淆,也不容易記憶,不好學。而且中國歷史博大精深,有時候籠統學習也會給人一種量大的感覺,反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建議大家可以參照某些有趣的網站或書籍,如百度百科秦朝搜尋,基本可以看到很多秦朝歷史,之後再搜尋漢朝等等,逐個學習。

  二

  由點到面法。由點到面指的是先學習某個點,如想了解秦朝歷史可以學習某些重要的知名人物,瞭解知名人物的情況以及經歷,從而可以衍射出某個時代的具體發展,就織成了一個網,這樣學起來興趣較足,也容易接受,也更有深度,非常受到學生與歷史愛好者的歡迎。

  三

  故事串接法。故事是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東西,正史有時候看起來很煩躁很吃力,但是如果藉助於歷史故事則更為生動與形象,作者知道有一本書叫上下五千年,上面有很多歷史小故事,而且是按照時間排列,讀起來有趣,而且淺顯易懂,甚至可以作為課外休閒讀物,但學歷史不錯。

  四

  多看歷史紀錄片。有很多人不喜歡讀史,但喜歡看視訊,視訊不僅直觀形象,更容易記憶,在現在網路非常發達的時代,歷史紀錄片很多,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各種各樣的紀錄片,非常方便。有很多的系列紀錄片,不僅有圖片,也有歷史解讀員的解讀。

  五

  除學生外的歷史愛好者不要貪多貪快。學習歷史是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著急,而應當長期的學習。不要小積累,按照自己的興趣,隨便零散的學習長時間也能自己織成一個大網,建議自己的歷史脈絡與觀點,都是不錯的學習法。

  中國歷史年表

  遠古時代的皇帝世系表

  盤古氏

  就是我們都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故事的主人公,傳說天地是由盤古用斧開的,這一故事到了北魏,經酈道元傳入北方。從此,盤古由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的神話,而發展成為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他是傳說中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

  女媧氏

  女媧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的身體,是誰造出來的。傳說女媧煉七彩石補天,並造就了人類。,這是母系社會神話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伏羲氏

  伏羲氏又稱包犧氏,他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

  神農氏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國的太陽神,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嘗的毒草藥。

  黃帝

  黃帝是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皇帝生性靈活,能說會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擁為西北方遊牧部族的首領。他聯合炎帝,打敗由蚩尤率領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農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成為“黃帝”。

  歷史上堯,舜,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後裔,故稱“軒轅後裔”,“炎黃子孫”。

  顓頊

  顓頊,姓姬,號高陽。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二十歲時,黃帝將帝位傳給了他。

  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他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子孫很多,屈原就是自稱顓頊的後裔。

  帝嚳

  帝嚳,姓姬,號高辛,黃帝的曾孫。帝嚳在位時人才濟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嚳在位70多年。

  堯帝

  堯帝,姓尹祁,號放勳。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堯到年老時,由四嶽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

  舜帝

  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好有虞氏,故稱虞舜。死後,禪位於禹。

  新石器時代中外大事記

  中石器時代

  中國:約10000多年;沙苑文化

  新石器時代

  約14000-9000年仙人洞文化

  約8950-7450年甑皮巖文化

  約8200-7800年彭頭山文化

  約8000年昂昂溪文化

  約7950年以前裴李崗文化

  約7950-7350年磁山文化

  約7950-6950年李家村文化

  約7500-6900年興隆窪文化

  約6950-4950年仰韶文化

  約6800-6300年半坡文化

  約6950-5330年河姆渡文化

  約6350-5250年大溪文化

  約6250-5150年馬家窖文化

  約6250-4350年大汶口文化

  約6000-5000年紅山文化

  約5900-4780年廟底溝二期文化

  約5750-3950年馬家窖文化

  約5250-4150年良渚文化

  約5000-3000年華南印紋陶文化

  約4950-4550年屈家嶺文化

  國際:

  約6000-5000年;西亞兩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文明開始

  約5750-3950年;埃及尼羅河文明開始

  華夏形成時期中外大事記

  國際:印度河流域文明開始;埃及始建金字塔

  距今年代:約5000年

  中國:相傳黃帝於阪泉之戰擊敗炎帝,於涿鹿之戰擊敗蚩尤,成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華夏奠基,中華文明發展

  距今年代:約4600年

  中國:石家河文化***距今約4600-4000年***;石峽文化***距今約4500年***

  國際:西亞阿卡德王國***約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存在

  距今年代:約4350─3950年

  中國: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時期;龍山文化***距今約4350-3950年***

  國際:希臘愛琴文化開始;拉丁人入居義大利

  距今年代:約4000年

  中國:齊家文化;夏朝***約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建立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年表

  中石器時代

  沙苑文化;陝西朝邑、大荔交界;約10000多年

  新石器時代早期

  仙人洞文化;江西一帶;約14000-9000年

  甑皮巖文化;廣西一帶;約8950-7450年

  彭頭山文化;長江中游地區;約8200-7800年

  昂昂溪文化;嫩江中游;約8000年

  裴李崗文化;河南一帶;約7950年以前

  磁山文化;河北一帶;約7950-7350年

  李家村文化;關中地區、甘肅東部;約7950-6950年

  新石器時代晚期

  興隆窪文化;西遼河流域;約7500-6900年

  仰韶文化;黃河中游;約6950-4950年

  半坡文化;黃河中游;約6800-6300年

  河姆渡文化;寧紹平原;約6950-5330年

  大溪文化;長江中游;約6350-5250年

  馬家文化;太湖地區;約6250-5150年

  大汶口文化;山東、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約6250-4350年

  紅山文化;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約6000-50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中游;約5900-4780年

  馬家窖文化;黃河上游;約5750-3950年

  屈家嶺文化;江漢平原;約4950-4550年

  華南印紋陶文化;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一帶;約5000-3000年

  石並用時代

  良渚文化;太湖地區;約5250-4150年

  石家河文化;長江中游;約4600-4000年

  石峽文化;北江、東江流域;約4500年

  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約4350-3950年

  齊家文化;黃河上游;約3950年以前

  中國原始人類生存年代表

  古猿

  開遠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約1400-800萬年

  祿豐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約800萬年

  保山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約800-400萬年

  直立人

  元謀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約250─170萬年

  巫山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約200萬年

  鄖縣人;舊石器時代早期;早更新世末;期約80萬年

  藍田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早期;約80-50萬年

  北京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鄖西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約31-28萬年

  大荔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約20萬年

  馬壩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與晚更新世之交;約20-10萬年

  長陽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5萬年

  丁村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2萬年

  許家窖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0萬年

  晚期智人

  柳江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約5萬年

  河套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約5-3.7萬年

  左鎮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3-2萬年

  資陽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2萬年

  山頂洞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1.8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