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的備考策略有哪些

  在備考高考數學的時候要注重效率,這樣才能更高效的利用時間,複習更多的數學內容。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數學的備考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數學的備考策略

  思想上要有正確的認識

  在備考過程中,要相信:只要肯努力,就能得到回報.只有正確認識高考,才能讓自己靜下心來,投入到應考的氛圍中.只有通過一輪紮紮實實打好基礎,二輪專題訓練及三輪綜合訓練與模擬考試,才能使高考取勝.

  思想上有正確的認識還包括良好的心態,不要想著一夜之間,自己就能掌握所有的知識,避免開夜車,導致本末倒置,使自己精神疲憊,效率下降,這樣反過來還會影響複習的情緒,導致浮躁焦慮,從而形成惡性迴圈,到頭來,你反而會埋怨:為什麼失敗的總是我?.因此,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在應考過程中要戒驕戒躁,以心平氣和的心態面對成功與失敗才能使自己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充分的自信也是成功的關鍵,在複習過程中首先要相信自己,告訴自己,我能行,只要我堅持,我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另外,還要多總結自己的成績,通過自己的成績鼓勵自己正在進步,不斷盤點自己的收穫,將會提升個人的信心.平時,還可以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可以鼓勵自己:我能行!我一直在進步!等.這樣可以讓自己的信心更足,精力更加旺盛.

  學會適應環境也很重要.一般進入高三,環境都會有所改變,包括教室和老師都可能有一些調整.我們必須迅速適應一個新環境,適應老師講課的方式,跟上思路,才能理解並接受老師所講內容.

  立足基礎注重審題減少遺憾

  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會出現明明會做、反而做錯了的題,究其原因出現在審題上。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後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否則會出現看錯數字、漏看文字、理解不透題意等現象,可採取“一慢一快”戰術,即審題要慢、答題要快。如果理解不深、思路不清、運用不活,這表明數學基礎不牢固,在複習時一定要突出重點,夯實基礎。要理清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邏輯關係,全面、準確地把握概念,在此基礎上加強記憶,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

  注重通性通法,不斷總結題型與對策

  在複習中,要強調通性通法的熟練掌握和應用,使基礎知識進一步提升,通過精選練習,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常見題型的對策,把相似題目進行歸類,通過對錯題的反思,查詢知識的不足,再深入分析每個細節,不斷完善認知結構,不斷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得以昇華.

  這裡強調更多的不是做題的多少,而是做題的質量、對題目的反思與總結,這需要一個過程.只有通過不斷積累,才能提升思維能力,做到舉一反三,在不同的題目中尋找類似的解題思路或方法.

  合理定位,從模擬中尋找真正的自我

  一般臨近高考的一段時間,學校都會有組織地進行一些模擬訓練,通過訓練,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正確評價,對自己進行合理的定位,分析失分原因,從而更好地找到得分的突破口,再爭取有所提高.可以有針對的訓練那些自己好像會而又做不對或者得分不全的知識點.爭取做到會的要全對,不會的儘量得分,這樣就能提高整個試卷的得分率.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培養習慣,使解題過程更加規範

  平時要注重解題的規範性,把每次練習都當成一次考試,規範的答題不僅能幫助考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思維水平,對以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規範的解題主要包括審題的嚴謹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步驟展示的條理性等.其中,審題的嚴謹性是正確解題的先決條件;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能體現考生對知識的認識程度;步驟展示的條理性是得分的關鍵因素.

  沉著應戰,確保旗開得勝

  以利振奮精神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的心理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試題後,不要急於求成、立即下手解題,而應通覽一遍整套試題,摸透題情,然後穩操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即發揮心理學所謂的“門坎效應”,之後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正激勵,穩拿中低,見機攀高。

  高考數學考試題型分佈

  題型分佈:高考數學可分為三種題型。

  一是選擇題。選擇題只要結果不要過程,也就是說只要答案正確即可,可以省去解題思路的探索和解題策略的制定。所以選擇題的解答一定要符合“快、準、巧”的要求,最忌諱的是”小題大做”,一道選擇題的解答時間平均2.5分鐘,超過時間即便答對也是惘然。所以答題速度很重要!

  二是填空題。填空的解題要求也是要求結果不要過程,整個解題要求和選擇題一致,只是需要注意選擇題有選項填空題沒有,最容易出現答案不完整,臨界條件不明確。所以填空題需要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嚴密性”。

  三是解答題。解答題就是綜合考察知識點,解答題的範圍一般包括:一,平面向量、三角函式;二,概率與統計;三,空間向量***理科***立體幾何;四,函式導數綜合;五,解析幾何;六,數列;七,選作題。解答題的要求解題思路清晰,解題步驟簡潔明瞭。並選擇合適的解題工具,制定合理的解題策略。

  高考數學對知識點的考察即全面又重點突出,注重學科內部知識的綜合。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是4:4:2或者3:4:3我們不難發現難題只佔20%或30%,也就是說高考數學刨去難題還有115分/120分,所以得高分重要的是基礎一定要紮實!由此可見一輪複習至關重要!

  高三數學備考建議

  一、把握高考形勢,確定高三數學複習的計劃

  我們知道,目前的高考在不斷改革,高考形勢也在不斷變化,那麼我們心中要有明確的認識,清楚的知道高考要考什麼,我們要如何應對高考。2016年四川高考所有科目將回歸使用全國卷,這意味著我們在複習時要根據全國卷命題規律來有針對性的複習。

  觀察15全國卷高考,與四川卷最大的不同在於數列的大題沒有了,後面多了三個選作題,學生選作一題,選做題中對以前沒有重點學習的極座標有了考察。

  高三的數學複習計劃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有著不同的任務、目標和學習方法。

  第一階段是高三第一學期的數學基礎複習。我們應該與學校老師的複習安排大體一致,即一輪複習主要是跟著老師進度走,儘量把所有的高考知識點做到毫無遺漏的複習,強調細節,掌握好基礎知識。

  第二階段是高三第二學期前半部分的數學系統複習,即二輪複習。我們要把數學的幾大分支,如函式、三角、數列、解析幾何等知識進行系統化、條理化。對整個數學考點進行梳理,並發現自己的問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

  第三階段是考前一兩個月的數學綜合複習,即衝刺階段。我們應該要懂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加強模擬訓練,提高考試技巧的同時也要調節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奏,調整好心態來迎接高考。

  二、堅定信心,落實好整個數學複習計劃

  高三是一個快節奏,大運動量的學習生活階段,我們需要有條不紊的落實好複習計劃,提高學習效率。期中最重要的是堅定信心,哪怕數學基礎比較差,也要相信經過高三一年的努力,高考同樣會出現奇蹟的。只是我們需要充滿信心,腳踏實地,多做解題反思,日積月累,水到渠成。

  數學是高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進入高中以後,往往有不少同學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成績一落千丈。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於同學們不瞭解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特點與自身學習方法有問題等因素所造成的。有不少同學把提高數學成績的希望寄託在大量做題上。我認為這是不妥當的,我認為,“不要以做題多少論英雄”,重要的不在做題多,而在於做題的效益要高。做題的目的在於檢查你學的知識,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準,甚至有偏差,那麼多做題的結果,反而鞏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準確地把握住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練習是必要的。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鍛鍊自己學數學的能力,轉變學習方式,要改變單純接受的學習方式,要學會採用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學習等多樣化的方式進行學習,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學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開展討論—形成新知—應用反思”的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學習方式由單一到多樣的轉變,我們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就能夠得到加強,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對高中生來說,學好數學,要抱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數學,積極展開思維的翅膀,主動地參與教育全過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愉快有效地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