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與財政

  財政專家稱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調整不應再拖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口政策是關係國家民族發展全域性的命題,也是到了一定時候需要果斷決策的重大現實問題。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標誌中國生育政策朝著新階段的正確方向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然而,中國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已經滯後了若干年,“單獨二孩”政策還達不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所要求的“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使生育率逐步提升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

  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調整人口政策,應儘快放開二胎生育。實際生活中,這一舉措將僅涉及我國城鎮“體制內”人群中的適齡人口,基數僅幾千萬對夫婦,並不會出現這些人同時馬上生育的局面,卻可產生近期提振一部分居民消費、長期緩解人口結構矛盾等方面的正面效應。

  長期低生育率將帶來嚴重後果

  總和生育率***簡稱生育率***可通俗理解為女性平均生育孩子數。生育率處於更替水平意味著,孩子的數量與父母輩持平。如果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人口總量將不斷衰減。發達國家的更替水平約為2.1。由於中國出生男女比例和女孩死亡率均高於發達國家,中國的更替水平需要更高一些。根據近年資料估算,要使我國的更替水平在2.2以上,即每個家庭平均需要生育至少2.2個孩子,才能保持孩子數量與父母輩相比不衰減。

  自1991年以來,中國的生育率一直低於更替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資料,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的生育率分別僅為1.18、1.04、1.26、1.23,即使生育率被低估10%,實際生育率也不到1.4,就算是按有學者所稱的2013年上升為1.7,也仍遠低於更替水平。

  不僅如此,當今中國人的生育意願已明顯偏低。近年來的多次生育意願調查表明,大多數中國人希望生育兩個孩子,而平均生育意願是1.7到1.8個孩子。比如,根據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公佈的《2006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抽樣調查主要資料公報》,育齡女性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73;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女性的平均理想子女數分別為1.78和1.60。未婚育齡女性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46,明顯低於已婚育齡女性的1.76。

  更需要注意的是,實際生育率通常要低於生育意願或者理想孩子數。比如,在日本和韓國的調查中,理想孩子數都超過2,但實際生育率卻都不到1.45。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實際生育率與生育意願的差距有可能越來越大。造成這種差距的既有不孕不育等生理原因,也有經濟和社會多種現實壓力的原因。

  長期低生育率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首先是人口迅速老齡化,勞動力數量相對於需要撫養的老人數量迅速減少,將導致整個社會的養老壓力大為增加。可以預見的是,中國在未來20年內將成為老齡化和養老負擔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會持續惡化一個時期,這將嚴重拖累國家財政和經濟的活力與社會的和諧。

  其次,長期低生育率會削弱中國經濟創新和創業的活力。隨著人口老化,企業中老人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年輕人的上升空間縮小,其創新和創業活力受到制約會顯著下降。過去20年,日本企業創新活力和創業活動下降,使日本經濟一蹶不振,人均收入相對其他發達國家不升反降,而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老化和衰減被認為是日本經濟萎靡的重大原因之一,這是非常值得警醒的教訓。

  第三,長期低生育率會削弱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危及“中國夢”戰略目標的實現。在改革開放正確路線指導下,中國依仗全球第一的人力資源和龐大的人口市場規模潛力,在幾十年內迅速成為新興製造業大國,並有望在未來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按現在的趨勢,中國將較快地失去人口優勢,發展的後勁堪憂,“偉大民族復興”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可能由此遭遇挑戰。

  “單獨二孩”政策效果遠低於預期

  在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前,國家衛計委預測實施後每年新增出生人口約200萬。而根據國家衛計委今年1月公佈的資料,單獨二孩申請人數只有106.9萬對夫婦,真正的出生人數僅為47萬人。而且,目前70後女性正在快速接近生育結束期,她們中的很多人無法受益於單獨二孩政策。每拖延一天放開生育,就將會給大量家庭帶來終生遺憾,還會埋下更多“失獨家庭”式的人倫慘劇的潛在威脅。

  人口政策應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為目標,這就需要將我國生育率提升和維持在更替水平附近,另外也應最大限度有利於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由於中國的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已超過20年,迫切需要進一步放開人口生育政策,並在稅收、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切實減輕養育家庭的負擔,讓普通家庭願意生孩子,養得起孩子。當下對於循序放開二胎生育的政策,不可再拖延不決,應及早明確這一政策調整並進入實操。

  放開二胎政策實際影響的僅是城鎮體制內原受到相關約束的人群中的適齡人口,基數僅幾千萬對夫婦,而且對他們放開二胎後,由於種種主客觀制約因素,並不會出現這些人同時馬上生育的局面和“嬰兒潮”衝擊,但可在近期提振政府公信力和釋放一部分消費潛力,中長期優化社會生活,在長期緩解我國人口結構矛盾。

  現在越來越無可迴避的現實是,中國作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的老齡化,帶有“未富先老”的明顯特徵——我們剛剛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不久,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就迅速表現出來。

  政策調整滯後

  老齡化社會的演變當然有一系列的客觀規律在起作用。往前追溯一下:過去曾經實施三十多年的人口政策,在最開始時,專家集團就表明這種對於人口的計劃生育控制是應以30年為期的,而實際上過了30年以後,這個政策框架卻遲遲沒有看到應有的調整和改變。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有調整的舉措出來,即“單獨二孩”,但在實際生活中可以觀察到,這個調整與實際的人口結構演變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還不能有效對應,仍是明顯帶有滯後特徵的。

  在今年的兩會上,又有一輪熱議:應該對應於現實的挑戰,就可看清中國未來幾十年人口老齡化過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進而繼續積極有效地調整我們的人口政策。筆者作為政協委員,在今年的兩會上也提出要加快調整中國人口政策,儘快實施放開二胎的政策。但是很遺憾,在兩會上提出的關於人口政策的提案不正式立案,只作為意見和建議處理了。

  需要強調,這個政策調整之所以必要和合理,就是因為它實際上是延續前面“單獨二孩”的漸進優化。把二胎放開,不涉及現在城鎮體制外人群裡早都已經達到和超越的上限。比如農村,非常明顯,早就二胎化了***至少二胎以上***,少數民族地區更不用說,城鎮體制外人員也早已經兩胎,比如公眾關注的演員,子女很多都是二胎以上的。真正控制的其實是體制內有“雙開”硬約束的人群,充其量是一億多人,而且這個人群裡真正適齡的有生育能力的人群,則要調減規模至幾千萬人而已。對於有人擔心的嬰兒潮、人口驟增壓力、有衝擊力的人口總規模反彈,可以有把握地說,不可能出現。放開二胎只會帶來一系列正面效應,比如短期內,這樣的人口政策及時跟進調整措施,會有提振消費的作用,因為體制內的這些人大致處於中產階層,他們有了第二胎,家庭有變化,顯然在消費方面會升級,決不只是簡單增加了一些消費品的問題;在改善性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就會進入一個新的升級模式。中長期的好處就更值得考量了。

  放開後帶來的中長期正面效應

  從中期來看,放開二胎可以緩解中國社會中引人注目的一些不利於和諧的因素,包括心理上的焦慮因素——中國已形成了幾百萬人口的“失獨”群體,這樣的隱患需要我們整個人口政策體系高度關注。

  長期來看,人口政策及時調整可早一點使中國社會進入對衝人口老齡化壓力的狀態,這非常有必要。現在有些部門和學者認為哪怕現在放開生育,也不會很快對衝掉未來十多年間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這話說得太不負責任——不能因為現在馬上放開不產生短中期對衝老齡化壓力的效應,就可以不放開,就可以拖延這個事情。現在不放開二胎,未來要校正人口結構的不利局面,將更加積重難返。“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我們不求萬世之謀,至少應抓住看得如此清楚的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謀。

  筆者所在的新供給經濟學研究群體,以資料分析及理性討論的論據強調了這樣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概念——在中長期方面,中國老齡化的壓力不只是一般意義的老齡化。我國在2010年前已進入65歲以上人口占14%的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2030年前後將進入上述佔比達20%以上的“超級老齡化社會”。當前,有必要鼓勵大家理性討論問題,以觀點的交流和碰撞來共同尋求對真理的接近,以及在理性討論形成一些基本認識之後,積極形成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推動方方面面凝聚共識,來從人口政策和相關的社會政策優化方面及時動作,化解中國人口紅利迅速消失後的老齡化社會的凸顯矛盾,能夠如願走出一個人口結構漸趨優化的軌跡。

  二胎政策一年後出臺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辦法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江西省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辦法的通知

  贛府廳發[2017]7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辦法》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17年1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辦法

  為落實我省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政策,根據《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的實施意見》***贛發〔2016〕9號***,經研究,決定在全省實施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制度,特制定本辦法。

  一、獎勵物件

  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物件以個人為單位,必須同時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本省城鎮居民且未在外省***市、區***享受過同類獎勵的人員。本省城鎮居民指以下任何一種:

  1.本省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職工;

  2.具有本省戶籍的其他城鎮居民;

  3.戶口遷出本省但仍在本省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的職工。

  ***二***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規政策生育且為獨生子女父母的。

  ***三***193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男性年滿60週歲,女性年滿55週歲。

  對2016年1月1日後生育1個子女的夫妻不納入獎勵範圍。

  國有參股企業、國有股權退出企業、關閉破產企業、因國有企業改制而與企業脫離關係的人員的獎勵辦法參照其他城鎮居民執行。

  中央駐贛單位的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辦法可參照執行。

  二、獎勵標準及獎勵情形

  ***一***從2016年1月1日起,符合獎勵條件的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以個人為單位,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發給獎勵金,直至亡故。獎勵金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二***符合條件領取獎勵金的,從開始領取直至亡故,不足5000元的補足5000元。

  ***三***男性超過60週歲、女性超過55週歲的,從2016年1月1日開始享受獎勵。2015年12月31日前已亡故的,不補發獎勵金。

  ***四***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不納入收入統計範疇,不影響符合條件的城鎮獨生子女家庭依法應享受的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等其他依法應當享受的獎勵扶助待遇。

  三、獎勵資金來源與發放

  獎勵金以個人為單位,每年發放一次。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由其所在單位在年初單位部門預算中統籌安排並由單位發放。

  ***二***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由其所在單位籌資並由單位發放。

  ***三***其他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由其戶籍所在地縣***市、區***財政納入年度預算,予以專項安排並由戶籍地縣***市、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發放到位。

  四、獎勵物件確認程式

  ***一***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獎勵物件確認程式。

  1.本人申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職工符合獎勵條件的,持相關有效證件,由本人向所在單位提出申請,並填寫《江西省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

  2.單位核實確認。所在單位對申請人是否符合獎勵條件進行核實,經核實符合獎勵條件的,在本單位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申請人,正式確定為獎勵物件,並建立個人獎勵檔案。

  3.縣級備案。單位將確認的獎勵物件名單及《申請表》,報單位所在地縣級衛生計生部門,由衛生計生部門立卷存檔。

  ***二***其他城鎮居民符合獎勵條件的確認程式。

  1.本人申請。其他城鎮居民符合獎勵條件的,由本人持相關有效證件,向戶籍所在地的社群居委會提出申請,並填寫《申請表》。

  2.社群居委會核實公示。社群居委會對《申請表》進行核實,並將核實通過的物件名單公示,報街道辦事處***鄉、鎮***初核。

  3.鄉***鎮***級初核上報。街道辦事處***鄉、鎮***對社群居委會上報的資料進行初核,將核實的《申請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影印件等資料,報縣級衛生計生部門確認。

  4.縣級確認。縣***市、區***衛生計生部門對街道辦事處***鄉、鎮***上報的資料,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核實,將確認的獎勵物件名冊報同級財政部門。

  五、組織實施

  各地、各部門要把落實城鎮居民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制度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建立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髮放和社會監督四個環節相互銜接、相互制約的執行機制以及安全可控的資金髮放方式和渠道,確保獎勵政策執行公平、公正,確保專項資金安全,確保獎勵金落實到人。

  1.衛生計生部門:負責其他城鎮居民獎勵物件的確認,負責本轄區內所有獎勵物件個案資訊的管理,並將彙總情況報上一級衛生計生部門備案,會同同級財政部門組織實施監督檢查。

  2.財政部門:負責資金籌集、撥付並實施監督檢查。縣***市、區***財政部門要按規定將獎勵資金納入當年財政預算,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做好獎勵資金的年度預算、決算。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獎勵工作經費。

  3.公安部門:負責核實申請人的戶籍狀況和年齡。

  4.民政部門:負責核實申請人婚姻登記、兒童收養資訊。

  5.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負責核實企業性質。

  6.審計部門:負責制度執行和資金執行情況的全程監督。

  本辦法從2017年1月1日起執行,如執行過程中遇到不能執行到位的情況,由當地衛生計生部門會同級財政部門報當地政府研究後按規定程式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