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債券的論文知識

債券論文怎麼寫?有關債券論文方面的相關知識你又瞭解多少,下面讓小編給你帶來有關論文方面的範文及相關資料。

債券市場畢業論文範文:

建設高流動性的中國債券二級市場

一個具有較高的效率和流動性的債券二級市場能夠降低一級市場的發行成本,保證一級市場順利發行。近年來,銀行間債券市場快速發展,為保證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以及巨集觀經濟的健康執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場結構,包括交易工具、交易方式、市場中介等,這都將有助於提高市場的效率和流動性。

債券論文相關知識:

中國債券二級市場的基本情況

***一***二級市場交易的基本模式

目前中國債券二級市場交易有三種基本模式:一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二是交易所市場交易;三是商業銀行櫃檯交易。這三種模式的交易方式不同,服務的物件也有所區別。

銀行間債券市場,是機構投資者進行大宗批發交易的場外市場,大部分記賬式國債和全部政策性銀行債券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交易。場外交易的特點是以詢價的方式進行,自主談判,逐筆成交。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是依託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債券簿記系統和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債券交易系統進行的,也就是說通過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交易系統提供報價資訊、辦理債券交易,通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辦理債券的登記託管和結算。

交易所市場,是各類投資人包括機構和個人進行債券買賣的場所。交易所市場是場內市場,投資人將買賣需求輸入交易所的電子系統,由電子系統集中撮合完成交易。

商業銀行櫃檯交易,是商業銀行通過其營業網點,按照其掛出的債券買入價和賣出價,與投資人進行債券買賣,併為投資人辦理債券的託管和結算。經過兩年多的準備工作,從今年6月份開始,櫃檯交易業務已在工農中建的部分分行進行試點。

根據國際經驗,債券交易主要通過場外進行,場外交易的債券及其衍生工具數量也往往數倍於交易所中的交易。在我國,1993年至1997年6月間的國債交易主要在交易所進行。199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目前形成了交易所交易、場外交易和商業銀行櫃檯交易三種方式並存的格局。從債券的發行量和交易量來看,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的主體部分。

***二***二級市場交易品種及交易增長情況

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主要為現券買賣和回購兩種。銀行間債券市場正處於發展階段,債券交易的品種設計選擇了最簡單的產品,尚未開展債券期貨、遠期等衍生產品。

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的券種目前主要為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券種為國債和企業債券。近年來,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可交易的債券逐年增加。2002年8月末,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託管的債券為22462億元,其中國債為13115億元,政策性金融債券為8926億元。在交易所託管的債券約為1800億元。

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量逐年上升。市場成立前兩年現券交易很少,1999年現券交易僅為37億元,2001年現券交易增加到840億元。2002年以來,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各項措施出臺實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出現了大幅度增長。截至2002年7月末,現券交易為2977億元,同比多增2747億元,增長了近11倍。

2000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交易超過了交易所市場的回購交易,特別是2001年以來,銀行間市場的回購交易量成倍增長,2001年銀行間回購交易為40133億元,是交易所市場的2.6倍,2002年1至7月,銀行間債券市場回購交易為55925億元,是交易所市場的4.7倍。從兩個市場的交易情況看,交易所市場的現券交易比銀行間市場活躍,現券交易量一直大於銀行間市場現券交易量,但銀行間市場的回購交易已大大超過交易所市場。

***三***債券的交易、託管和清算制度

債券產品由於種類不同,定價較為複雜,因此傳統的債券交易大多采用電話詢價的方式進行。從歐美髮達的債券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透明度的不斷提高,通過電子系統進行交易的方式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的有關規定,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債券交易是藉助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交易系統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簿記系統完成的。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利用覆蓋全國的資料網路為債券交易提供電子平臺,投資者在該平臺達成交易後,再通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辦理債券結算。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為債券的登記託管機構,債券交易的債券結算通過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的簿記系統進行;債券交易的資金結算以轉帳方式進行,商業銀行通過其準備金賬戶和中國人民銀行資金劃撥清算系統進行,商業銀行與其他參與者、其他參與者之間債券交易的資金結算途徑由雙方自行商定。債券交易的結算方式包括券款對付、見款付券、見券付款三種。具體方式由交易雙方協商選擇。

***四***債券市場的參與者

自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一直積極採取措施,努力擴大市場參與者。

銀行間債券市場建立初期,僅有16家商業銀行總行成員。由於交易成員有限,因而交易不活躍。根據各類金融機構的需求,中國人民銀行陸續批准了各類金融機構加入市場。2002年4月,為了繼續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者,促進債券市場發展,中國人民銀行調整銀行間市場準入制度。從4月15日起,凡符合條件的各類金融機構只要持有效證件到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開戶,並在規定時間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即可從事債券交易。銀行間債券市場準入制度的改革,將減少審批環節,提高效率,進一步擴大債券市場參與者。

截至2002年8月末,在銀行間市場進行債券交易業務的金融機構已達817家,其中包括商業銀行及其授權分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財務公司、租賃公司、中外資保險公司、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和農村信用社聯社。從機構種類上看,已包括各種型別的金融機構;絕大部分金融機構已成為債券市場參與者。

市場參與者的型別豐富多樣,具有不同的資產負債結構,對經濟、利率、通貨膨脹的預期不同,都會促進二級市場流動性提高。目前銀行間市場參與者還僅限於各類金融機構,今後,應創造條件吸納非金融機構包括大型企業、各類社會基金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銀行間市場將成為金融機構以及非金融機構進行大宗債券批發交易的場外市場,市場參與者的範圍覆蓋到境內的所有機構投資人。

債券論文相關知識拓展:

中國人民銀行在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方面所做的工作:近幾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回購交易量增長較快,同回購相比,現券交易不甚活躍,債券的流動性較差。衡量債券市場流動性的標準是,當投資者買賣大量債券時,能夠在較短時間成交,同時不引起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因此,無論是銀行間債券市場還是交易所市場都不具備較好的流動性。中國債券市場缺乏流動性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債券供給不足,目前發債主體主要為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第二,債券期限結構不合理,發行的債券大多在5年期以上,1年以下的短期債券非常少。第三,長期以來,商業銀行資產以貸款為主,資產結構很不合理,隨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商業銀行正處於資產結構的調整階段,對債券的需求量較大。第四,儘管近年來債券市場參與主體的種類不斷豐富,但從本質上講都是國有單位,存在相同的價值取向,對債券投資的需求比較集中。債券市場流動性不足,提高了籌資者的成本,不利於債券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為了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近來,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採取措施,擴大市場參與主體,提高市場透明度,通過結算代理業務和雙邊報價等方式,積極推動債券市場發展。

***一***開展債券結算代理業務,幫助中小金融機構進行債券交易

由於

銀行間市場採用交易對手逐筆談判、成交的方式,因此資訊對交易雙方至關重要。隨著大量中小金融機構加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如何提高市場透明度,幫助中小金融機構及時瞭解市場資訊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中小金融機構順利進行債券交易,需要在專業人員配備以及裝置配置方面達到一定水準。為了解決中小金融機構缺少專業人員和專業知識、缺乏資訊等問題,降低其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從1998年起,中國人民銀行就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工作,由一些規模較大、經營狀況好的商業銀行代理中小金融機構進行債券交易。2000年為了進一步推動結算代理業務,規範業務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於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銀髮[2002]325號***。目前,已有近30家的商業銀行開展了代理中小金融機構進行債券結算業務,商業銀行在幫助中小金融機構進行債券交易、提供交易資訊等方面發揮了較好的作用,中小金融機構在債券市場的活躍程度明顯提高。2000年末,中小金融機構回購交易量佔全部交易量的比重為9.27%;2001年末,這一比重增長為10.02%,到2002年8月末已增長為14.04%.

***二***調整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准入制度,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准入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

為了進一步擴大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者,促進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簡化行政審批程式,2002年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2002年第5號公告,規定金融機構進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實行准入備案制,即金融機構向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提交有關材料辦理聯網手續,同時向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提供有關材料開立債券託管後,即成為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市場參與者,所辦手續完畢後三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備案。配合准入備案制的實施,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制定了相關配套檔案,重新修訂了《債券託管賬戶開銷戶規程》和《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債券交易聯網管理辦法***暫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2002年第5號公告精神,分級落實備案管理。

***三***批准9家雙邊報價商,開展雙邊報價業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今年6月份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了工農中建等9家商業銀行成為債券雙邊報價商。雙邊報價商可以自主選擇報價的券種,在交易時間內連續地報出這些券種的買賣雙邊價格。其他市場參與者如果認為報價商的報價合適,可以即時點選成交。這樣,提高了交易效率,節約了交易成本。

三、進一步發展債券二級市場的政策措施

發展具有高流動性、高效率、公平、統一的債券二級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我國債券市場今後的發展目標。中國人民銀行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管部門,將加強同財政部、證監會等有關部門協調和配合,積極採取措施,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建設高流動性的中國債券二級市場。

***一***積極擴大債券市場參與者,豐富投資人結構

為了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必須進一步擴大債券市場參與者,允許具有不同的資金需求和資產負債狀況的機構參與債券市場,豐富市場交易主體。目前,一些商業銀行已經開展了代理中小金融機構買賣債券、辦理債券結算的業務,但該項業務還未擴充套件到企業。應儘快通過開展債券結算代理業務,吸收企業等非金融機構加入銀行間債券市場。

***二***增加債券交易品種

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有步驟地增加可供交易的債券品種。目前,發債主體只有財政部、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商業銀行沒有發債權,債券發行市場的廣度顯然不足。可考慮通過發行金融債券、住房抵押貸款債券、企業債券以及市政債券等,豐富債券品種和交易工具。

***三***建立統一的債券市場

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不聯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參與者無法自由選擇交易場所,自1997年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市場後,政策上還不允許商業銀行到交易所買賣債券,而非金融機構投資者也無法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二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債券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託管,在交易所發行的債券在交易所的登記公司託管,除少數券種可以轉託管到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外,絕大部分債券不得相互轉託管。

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分割阻礙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應該儘快解決中國債券市場的分割問題,建立全國統一的債券市場。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在市場準入政策上已進行了調整,備案制實施5個月以來,已有近100家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辦理了備案手續。因此,跨兩個市場進行交易的參與者會逐漸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平衡兩個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作用。另外,在適當時機,可嘗試允許部分券種在兩個市場進行轉託管,從而為下一步兩個市場之間債券的自由流動摸索經驗。

統一的債券市場並不意味著交易方式、交易場所和託管系統的統一,交易方式和託管系統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發達國家的債券市場也分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統一的債券市場應是指交易主體可以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交易場所和交易方式,資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市場間流動。

***四***進一步加強債券託管體系建設

債券託管體系是債券市場風險防範的核心環節,有關監管部門特別加強了對於債券託管體系的建設和管理。交易所市場的交易、託管系統不斷升級,其價格發現機制效率高,市場的流動性強。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對中央債券簿記系統、債券發行系統、公開市場業務系統等計算機網路系統進行了升級改造,以適應市場不斷髮展的需要。目前,債券簿記系統以及債券交易系統都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債券簿記系統同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的介面工作也正在緊張地進行當中,預計明年可實現債券交易的券款對付方式。今後,為了適應債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對債券的交易系統、託管系統不斷地進行升級,加大資金投入,提高人員素質,完善債券託管結算體系,以加強市場防範風險的能力,提高市場執行效率。

***五***加強市場監管

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非常注重法規制度的建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政策和法規,嚴格依法管理市場。在市場建立初期,中國人民銀行就頒發了《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暫行規定》、《關於開辦銀行間國債現券交易的通知》等有關辦法,隨後又制定了《銀行間債券交易規則》、《銀行間債券交易結算規則》。在證券公司和證券基金管理公司加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前,起草併發布《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和《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制定頒佈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交易管理辦法》和《債券回購主協議》,以及《商業銀行櫃檯記賬式國債交易管理辦法》。由於操作和管理都有法規可循,近幾年來,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和回購交易從未發生重大違規行為。

但隨著債券市場發展和交易主體的不斷增加,加強市場監管已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由於債券市場參與者地域分佈比較廣泛,機構型別眾多,而管理規定的專業性強,特別是隨著債券櫃檯交易業務和商業銀行債券結算代理業務的推出,市場的影響將擴大到全社會,因此,中國人民銀行迫切需要加強和證監會等其他監管部門的協調,同時也要加強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監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