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版畫的論文
由於版畫藝術自身的版種分支的複雜性,自然而然地導致了版畫領域裡觀念的廣泛性以及選材、風格和製作方法上的多樣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摘 要】中國是版畫故鄉,流傳世界各國經七百年。版畫返鄉之時面目大進,不再單單是黑白木刻,不再是“黑糊糊”一片。銅版、石版、木版、絲網、數碼、套色,花樣之多,令炎黃子孫目接不暇。伴隨科技與文化的發展,版畫在創作中也有了許多新的方式和新的元素融入其中,讓版畫有很大的突破。
【關鍵詞】版畫;設計;黑白木刻
一、版畫的過去
版畫作為一種古老的畫種,有著輝煌的歷史。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迅猛發展的當代,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版畫的平,凹、凸、漏、印痕、印版、複數性等是區別於其他畫種所獨有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版畫家在創作時,除了考慮繪畫的基本因素以外,更要考慮手工印刷和技術技巧等精湛性表達,這類製作上的範疇,使得很多畫者創作時注重技術,迷戀技巧、製作工藝,而輕視或不重視作品的精神內涵,意境和內在情感的表達,作品中只體現精湛的製作技術,使得技術和內容不能完美統一,這是令人遺憾的。創作者應將版畫本體語言以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充分發揮出來,恰如其分地表達藝術家對所處時代、社會、文化的審視和思考,創作出具有精神內涵,文化力量的作品。
版畫在歷史上經歷了由複製到創作兩個階段。早期版畫的畫、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畫稿刻版,稱複製版畫;後來畫刻印都由版畫家一人來完成,版畫家得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性,這種版畫稱創作版畫。中國複製中國版畫已有上千年曆史,創作版畫則起自20世紀30年代,經魯迅先生提倡,後來取得了巨大發展。
二、版畫的不同
毛筆是國畫家作畫的工具,鬃筆刮刀是油畫家作畫的工具,而版畫家用以在紙上著色著墨的就是那塊印版。版畫家們使用的各種工具和材料在印版上,或層層落筆,或反覆用刀,或使用種種材料作不同的處理。想要完成一塊印版,須苦幹數日數月以至經年。畫家制版便是在薄薄的一塊印版上積聚能量,拓印好比能量釋放,頗有有厚積薄發的味道。
黑白木刻是中國現當代版畫的主要表現版種,很多與版畫接觸不多的人對版畫的認識常以黑白木刻為由,實際隨著倡導三版,許多前輩的不懈努力和竭盡一生的建設推廣、銅版、石版和絲網版的進步遠比黑白木版大的多,並且伴隨著手段的豐富,版畫的審美趨向更為多元豐富了,早已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版畫相對於其他畫種,在製作性、技術性、應用媒介的豐富性、作品呈現的複數性等方面具有自己特殊的優越性。不同的版材和印刷媒介,會產生不同的特殊的美感效果。在製版和印刷過程中,通過挖掘不同的版材效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審美性趣味來豐富版畫的表現性。版畫和其他畫種最大區別在於媒介材料的不同,版畫是以刀代筆,以版代紙的表現形象,用刻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膠版、銅版、鋅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作品。當然版畫作品也可以表現出國畫、油畫、水彩等畫面效果。版畫是非常微妙、細膩的,從版畫的媒介材料到創作過程,一道道工序也而其他畫種是沒有這麼困難的。這就要求版畫創作者手工技術活要非常的堅硬。還有版畫作品的藝術效果和其他畫種作品的藝術效果也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黑白木刻或套色木刻作品的藝術效果是儘可能儘可能的顯出木味、刀味,讓創作的物件簡潔明瞭的顯現出來。黑白木刻要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讓大塊陽刻產生強烈的對比,從而獲得版畫特殊的藝術效果。
三、版畫的設計元素
隨著時代多元化的發展,版畫也隨之趨於多元的、綜合形式的發展,版畫的設計性是其中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以其獨特的韻律美,高度概括現實世界,是對自然美的意想化、理想化、又能充分地體現人們的審美意識。版畫具有藝術的一切品質和特徵,所不同的是它常常以特有的相輔相成的語言形式,即富有張力的構圖、變形誇張的造型、具有設計意味的象徵性色彩及肌理等,講述著人們的共同理想。它是古今版畫家所喜愛的藝術形式,特別為中外現代版畫家看好,在現代版畫作品中大放異彩。版畫的設計性突出了理性與情緒相調和的語言融合,凸現了新的美學意義,它是用表現情感的造型、色彩、肌理等,按照版畫裝飾性法則組織畫面,來表現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
中國的傳統藝術一直有很濃的設計元素,只是我們很多人沒把他們聯絡在一起。在裝飾藝術迅猛發展,創作意識、觀念不斷更新,設計語言也豐富起來了。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設計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效率,在發展的潮流當中,不斷把設計藝術推向頂峰。版畫藝術作為藝術的領域,在設計藝術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與油畫國畫相比,版畫更突出了自身的工藝特點,版畫的製作過程本身就決定它的設計性。版畫由於受到製作工藝的限制也決定了它的平面裝飾特性,版畫語言的提煉與組織必須做到合理、有序、科學,因此無論是黑白構成、圖形、畫面構成的選擇與搭配都含有較強的裝飾設計意識。版畫在審美意識、表現形式上與其他畫種截然不同的區別。在審美上版畫強調作者主觀意識在繪畫中的自主地位,強調對美的多元化認識和創造。主觀審美判斷和肯定只聽從形式美的支配,卻不願受到客觀真實性的限制,這同時也是版畫製作工藝對其藝術語言的限制。客觀真實、視覺感受固然重要,但不是不能超越的,它不應限制藝術的想像。讓藝術把我們生活中的感受、經驗聯絡起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版畫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表達人們內在情緒的一種最單純、最概括、最明快、最強烈的一種繪畫表現形式,是一種必須要通過媒介轉換而完成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一門技術性要求極強的畫種。相信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衝擊下,版畫無論是在技術上與精神內涵,或者是在表現形式與表現材料上都會有很大的突破。
篇2
【摘 要】文章通過先對傳統版畫***木版、銅版、石版、絲網版***及現代綜合材料版畫材料的應用進行逐一分析,再對每一個版種的特點進行分析總結,最後得出版畫的材料觀是從細讀材料開始,由對待材料中產生塑造功能和獨立認識材料特性,再到綜合材料版畫最大限度地應用材料——材料規範應用到材料的趣味,最終通過印製以呈現其“版性”。
【關鍵詞】傳統版畫 木版 銅版 石版 絲網版 綜合材料版畫 材料
傳統版畫對材料的應用
傳統版畫對材料的應用,是借用版畫傳統材料***木、金、石、網***作為造型手段。應用這些材料製作母版,然後印刷,這是版畫總的製作過程,它與其他繪畫不同的特點是“製版”。由於版畫的製作工具和工藝的特殊性,這就要求藝術家在製作時要精心設計、細讀並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製作的母版在表現造型的同時,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材料的特性,印刷時最大限度地還原“母版”上所有痕跡,作品具有強烈的“版跡”,這是其“版性”所在。
木 版
木版經過“刀”與“木”的碰撞產生豐富的“刀味”***技法特點***和“木味”***材料物性***的印痕效果。中國古代版畫不僅僅只停留在對線稿的複製印痕,版畫作品中逐步出現了對刀跡、木味等印刷痕跡的審美追求,這也是版畫審美觀的逐步改變,如明末大師陳洪綬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作品《水滸葉子》。現代木刻版畫是畫家以刀向木刻製出來的圖形,“版”在經磨、壓印刷在紙面上的,因此木版、油墨、紙、三者之間的特殊結合,造就了木刻版畫獨特的印痕肌理美***木味***,表現的是刻刀在木板上的雕鑿效果和木質本身肌理反映到畫面上的“味道”,同樣,木質材料不同,“木味”也不相似。“刀味”和“木味”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刀與木板契合得越合理合意,木刻的“刀味”、“木味”也就越濃。如古元、彥涵、修軍、王文明等藝術家的作品。
銅 版
銅版經過幹刻、腐蝕產生精確細緻的線條和豐富的肌理,有獨特的“金屬厚重感”。文藝復興時期丟勒所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銅版畫,這種極其纖細豐富的線條,充滿著一種完美、自由的藝術氣質,印刷的線條更加完美、精細、敏感、挺拔有力,並具有金屬印痕特徵。現代銅版畫主要運用幹刻、美柔汀、腐蝕、照相製版等技法,其印痕有別於其他版種,具有線條柔和細緻、粗細、深淺、疏密,畫面精緻、層次豐富的獨特金屬印痕。美國藝術家查克·克洛斯的銅版作品《凱斯肖像》,追求寫實照相銅版畫的手法,加入細點腐蝕法於照相凹版上。中國版畫家譚平的銅版畫作品《無題》,重要先決條件是“偶然”,這種在強酸中腐蝕的“偶然”效果看上去簡潔、沉穩、富於理性。而這種“偶然”的“非理性”的腐蝕也正是銅版畫中獨特的印痕魅力所在。
石 版
石版是應用“水油相斥”的原理,具有靈活性、伸縮性及修改的無限可能性,使其更具繪畫的自由表現性,並有著獨特魅力的石頭“顆粒感”。它較其他版種的一大優勢,便是版上的一切效果,甚至敏感到一個指印,通過腐蝕製版、印刷,都可完全呈現在印紙上。在打磨平整的石版上用特種鉛筆和藥墨作畫,就如同在紙上、布上繪畫一樣流暢、自由,令作者有隨心所欲之感。版上可保留描繪時的筆觸、畫痕、輕重、韻味,甚至顯現出渲染的肌理來,同時還可以劃刻白線。畫得不滿意的地方可隨時磨擦除去,不必擔心畫壞,使作者在繪製版面這一過程中充滿著創作的激情和愉悅,是一種最具繪畫性細點的印痕效果。如凱綏·柯勒惠支、杜布菲、李曉林等藝術家的石版畫作品。
絲網版
絲網版印刷時的“重疊肌理”,使版畫的色彩表現語言獨具特色。絲網版“印痕”的視覺感在於“印痕”與“印痕”間的組合所產生的整體畫面效果。其優勢在於發揮它均勻、整齊的色面重疊、漸變,及豔麗的色彩組合,使其他版種無法達到的豐富、多變透亮的色彩美感。如安迪·沃霍爾、查克·克洛斯等藝術家的絲網作品。
總的來說,傳統版畫的材料觀,是借用版畫傳統材料***木、金、石、網***,其“材料性”是隱在“版性”之中,通過“凸”、“凹”、“平”、“漏”四種印刷方式,為造型服務,印痕語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現出各自材料的特性。
綜合材料版畫對材料的應用
現代綜合版畫是根據畫面需要選用不同材質的媒介物,並瞭解各種媒介物的自然肌理在畫面中所能產生的印痕。將這些媒介物進行有效的處理,然後通過貼上、刮刻、打磨等手段進行製版,使媒介物本身的自然肌理和製作中產生的偶然肌理得以有效的結合,並達到畫面需要的效果。它的製作工藝依賴於對版材媒介和印刷媒體的特性研究,版畫語言的表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製版和印刷過程中各種肌理、印痕現象的影響。通過對不同材質媒介和印刷媒體效能的實驗研究,可以根據畫面需要充分發揮併合理運用這些肌理、印痕,最大可能地呈現材料本身的特點。如綜合材料版畫作品《一份來自海關的報告》和《村裡人》。實質上現代綜合材料版畫是非傳統印刷技法和非傳統制版材料的綜合應用,這也是現當代材料觀的一種表現方式:
1.對傳統制版材料、印刷技術的再認識,如木版凹印、一版多套等印刷技術的提高,使傳統材料的表現力進一步豐富。
2.直接使用現成品材料製版印刷,不但拓展了傳統制版材料觀,而且使其表現語言更為直接,以平面的形式表現現成品材料的屬性及其特點,使作品更具深意。
3.在傳統印刷的基礎上,使用各種非傳統材料製版,如對砂、粉、膠、布等材料的綜合使用,使版畫語言得以進一步拓展。
總 結
版畫是從細讀材料開始,在對待材料中產生塑造功能和獨立認識材料的特性,再到綜合材料版畫最大限度地應用材料——從材料規範應用到材料的趣味,最終通過印製以呈現其“版性”,這也是版畫的特點所在,即版畫的材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