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內在穩定器作用體現在什麼地方

  所謂“內在穩定器”是指這樣一種巨集觀經濟的內在調節機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財政政策的內在穩定器的作用體現

  所謂“內在穩定器”是指這樣一種巨集觀經濟的內在調節機制:它能在巨集觀經濟的不穩定情況下自動發揮作用,使巨集觀經濟趨向穩定。財政政策的這種“內在穩定器”效應無需藉助外力就可直接產生調控效果,財政政策工具的這種內在的、自動產生的穩定效果,可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自行發揮調節作用,不需要政府專門採取干預行動。財政政策的“內在穩定器”效應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累進的所得稅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會福利支出的作用。

  1、累進的所得稅制

  累進的所得稅制,特別是公司所得稅和累進的個人所得稅,對經濟活動水平的變化反應相當敏感。如果當初政府預算收支平衡,稅率沒有變動,而經濟活動出現不景氣,國民生產就要減少,致使稅收收入自動降低;如果政府預算支出保持不變,則由稅收收入的減少導致預算赤字發生,從而“自動”產生刺激需求的力量,以抑制國民生產的繼續下降。

  2、公共支出尤其是社會福利支出

  在健全的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制度下,各種社會福利支出,一般會隨著經濟的繁榮而自動減少,這有助於抑制需求的過度膨脹,也會隨著經濟的蕭條而自動增加,這有助於阻止需求的萎縮,從而促使經濟趨於穩定。如果國民經濟出現衰退,就會有很多人具備申請失業救濟金的資格,政府必須對失業者支付津貼或救濟金,以使他們能夠維持必要的開支,從而使國民經濟中的總需求不致下降過多;同樣,如果經濟繁榮來臨,失業者可重新獲得工作機會,在總需求接近充分就業水平時,政府就可以停止這種救濟性的支出,使總需求不致過旺。

  作用與侷限

  內在穩定器自動地發生作用,調節經濟,無需政府作出任何決策,但是,這種內在穩定器調節經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減輕蕭條或通貨膨脹的程度,並不能改變蕭條或通貨膨脹的總趨勢;只能對財政政策起到自動配合的作用,並不能代替財政政策。因此,儘管某些財政政策具有內在穩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識地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

  內在穩定器功能的財政政策的工具

  1.自動改變的累進稅收制度,採用這種制度,在經濟蕭條時期,政府徵收的個人所得稅和公司利潤稅自動下降,個人和公司保留的可支配收入增多,從而使消費和投資增加,導致總需求下降,克服危機;而在經濟上升時,個人和公司收入增加,政府徵收的所得稅率也自動-上升,使個人和公司的消費和投資受到抑制,物價上漲得到控制,經濟趨於穩定。 2.失業補助和其他福利支付。在經濟蕭條時,工人失業增加,政府的失業補助及其他福利開支則自動增加,從而維持了失業工人的支出,有利於克服生產過剩;在經濟上升時期,失業減少,從而失業救濟及其他補助也自動減少,而徵收作為失業補助的資金來源的稅收卻自動增加。

  3.私人儲蓄和公司儲蓄。一般家庭在短期內收入下降時,一般不減消費,而是動用過去的儲蓄;在收入增加時,也不立即增加消費,而是增加儲蓄,使消費保持相對的穩定。公司也是如此,在收入減少時,不輕易減少股息,而是減少保留利潤;在收入增加時,也不輕易增加股息,而是增加保留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