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

  隨著經濟和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大趨勢。跨地域、跨文化的相互瞭解、相互交流有助於開放自我、開放社會,更好地實現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間人們的共同進步。?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跨文化溝通的方法一把愛作為核心教育理念

  在美國,這種“愛”,來自於從小到大、刻入骨髓的宗教文化的薰陶,即博愛;來自於美利堅民族形成過程中,吸納的法國啟蒙思想:博愛、民主、平等。這種愛,是深刻、廣泛、細膩、自然而然的;這種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令人難以忘懷的;這種愛,成為師生關係中最溫暖人心的部分,是對學生人格、個性、發展給予高度的重視和充分的尊重,使美國的基礎教育成為名副其實的“愛的教育”。而中國的“愛”的教育則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對於基礎教育學段的孩子來說這些內容都是晦澀難懂、難以理解的,因而如何把“愛”教給孩子,的確是我國基礎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問題。

  跨文化溝通的方法二學校和班級文化落在實處

  美國學校的硬體建設充分體現杜威的實用主義,一些加州的中小學都是“五無”學校:無校門、無保安、無圍牆、無標誌性建築、無題字。但當我們一走進校園,走進班級,馬上就被現代的、濃郁的文化氛圍所感染。教師的辦公室就在教室的角落。辦公桌雖有些零亂,但非常具有個性與特色,上面擺放著家人的照片或喜愛的東西。教室內牆上掛的是學生的各種作品、班規班訓、名言警句。教室裡一般會有三五臺電腦以供師生隨時上網查詢資料。在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形式主義的東西,最主要的特色是“實”。因此,在我們忙於制定各種各樣的班級規章制度的同時是否也可以注重一下班級文化建設,使之更加溫馨、充滿家的味道。這樣,可以讓我們的學生不再懼怕、厭煩來到班級,而是變被動為主動,使他們由主觀意願投入到一天的學習生活當中去。

  跨文化溝通的方法三鼓勵學生自信、自主、個性、創新

  在課堂上,聽到美國教師用得最多的詞語是:“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Wonderful”等等。教師經常在每個細節和環節上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課程設定上,學校設立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體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與愛好選擇必修課以外的課程。學校針對學有餘力或是有學習困難等不同程度的學生,開設了相應的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教學。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歡迎學生有不同的判斷與見解,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於提問,明確提出培養“善於提問題”的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支援學生進行小發明、小創造等,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鍛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這種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受益匪淺,他們的思維往往會顯得更加開闊。尤其是在注重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今天,這種教育模式更加有利於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與發展。這也就是美國誕生了許多世界聞名的企業、學者、科學家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原因吧。

  從新中國建立到1972年為止,大約只有1500名美國人曾到中國旅行,而今每年來華旅行的美國遊客超過80萬,兩國間已有140多個省州、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30年前,中美兩國沒有來自對方的留學生,現在則已有18萬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在美學習或工作過,在讀留學生達6萬餘人;每年約有3000名美國學生在中國求學。

  因而,更多優秀的教學思想也流入了我國,“建構主義”等教學思想也成為了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後較為主流的思想。我國也在美國建立了多所孔子學院,向那些對我們這擁有5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國充滿憧憬的學生介紹我們的知識,美國的留學生們也在一次次留學生表演賽中向我們展示了他們有些的學習成果,可以說這對於中美雙方來說都是有所裨益的。我國應該乘著中美文化交流的東風,將東方的教育思想新儒學思想的精髓與西方教學思想中的精華相結合,改革課堂及課程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出具有高素質、高能力的優秀創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