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大象和蚊子》這個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反差很大,情節是幼兒生活中的經驗,能夠吸引他們,並通過故事情節嘗試讓幼兒來運用打擊樂配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學中《大象和蚊子》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大象和蚊子》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集體協作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重點***
3、根據故事情節集體來演奏。***難點***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
2、大鼓一個、手鈴若干、響筒若干。
【活動過程】
匯入:通過模仿大象和小蚊子來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們,我們來學一學大象走路吧,伸著長長的鼻子,轟轟地走著。現在咱們再變成一隻小蚊子,嗡嗡地飛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們表現真棒!
***一***開始部分
認識大鼓、手鈴、響筒。***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併為後面的活動做鋪墊。***
1、玩遊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師:小朋友們,聽誰在給我們唱歌?你們認識它嗎?——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師:“下面小鼓要唱兩首歌,大家要仔細聽一聽,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個樣?”
幼:不一樣。第一首快,聲音輕;第二首重,聲音慢。
2、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響筒。
師:接下來又是誰呢?請小朋友聽一聽這種聲音。老師告訴小朋友:這件樂器叫響筒。***並讓幼兒再次欣賞響筒的聲音,並仔細地觀察其外形***。
3、師:“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拿的是什麼?手鈴要講故事了,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手鈴在故事裡變成了什麼?小鼓和響筒在故事裡又變成了什麼?”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師結合樂器響筒、手鈴、小鼓講述故事。***伴隨樂器講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幼兒,而且能夠讓幼兒瞭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問題,鞏固故事。
師:“故事裡面講的是誰和誰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
師:“咚——咚——咚——的小鼓聲是誰發出的聲音?它在做什麼?”***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師:“呱——呱——呱——的呱呱筒聲在故事裡是什麼聲?是誰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趕走蚊子,不讓蚊子叮自己***
師:“在故事裡,小鼓最後為什麼發出了‘咚!咚!’兩下重重的聲音?”***大象生氣了,使勁跺腳呢***
師:“大象跺腳後,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子?”
***幼兒回答並表演蚊子暈倒的樣子***
3、老師和幼兒一同表演演奏。
師:小朋友想自己來演奏嗎?那麼老師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響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麼呢?***手鈴***。
4、老師講故事,幼兒集體演奏。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演奏的都非常好,現在這些樂器要回家休息了,咱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去吧。***播放音樂***
五、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樂器,鼓勵幼兒在表演區進行表演。
《大象和蚊子》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串鈴發出的聲音,會用臂部大肌肉帶動手腕搖串鈴,並能在瞭解大鼓和蛙鳴筒所表現的聲音形象的基礎上參與遊戲。
2.要求幼兒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節,瞭解故事與樂器演奏的對應關係,並做出相應的遊戲動作。
3.要求幼兒學習傾聽,能在傾聽的基礎上與同伴共同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串鈴
2.一面大鼓。
3.一個蛙鳴捅***可用其它能連續敲響的樂器代替***。
活動過程:
1.幼兒聽老師講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著,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時,小蚊子就要躲遠點,不能讓大象尾巴碰著,當大象尾巴不動時,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勁跺腳時,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兒模仿練習。
2.幼兒聽老師用打擊樂表現故事內容,先緩緩敲大鼓,再連續刮蛙鳴筒,接著輕輕搖響串鈴,最後使勁敲大鼓。這樣,讓幼兒知道:輕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鳴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搖響串鈴表示蚊子飛;使勁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氣使勁跺腳。
3.幼兒每人拿一個串鈴輕輕搖動,表示蚊子飛,在老師的提示下知道搖動手臂。
4.幼兒在老師敲擊樂器聲中和講故事清潔的提示下做遊戲。扮蚊子的幼兒練習先聽著蛙鳴筒聲往後退,當什麼也聲都沒有時,就邊搖串鈴,邊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師或高大幼兒扮演***身邊,當聽到重縱的敲鼓聲時,“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兒隨鼓聲,蛙鳴筒聲玩遊戲。
附:故事: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拉!腦袋大大的,身體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用誇張的聲音念***,走起路來很慢很慢,“咚--咚--咚--”***用較慢的、不太強的聲音念***。 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飛來了,它們發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可愛的屁股呀!讓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用尾巴來趕蚊子,“刮--刮--刮--”蚊子被趕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趕。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拉!
大象和小蚊子課後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個打擊樂的教學活動,其形象幼兒比較熟悉,並且可以在幼兒已知經驗的基礎上提升現實水平。整個的活動設計是由各種打擊樂引出的故事情節,充分讓幼兒感知打擊樂與故事的融合,然後讓幼兒親身體驗演奏的樂趣,大大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幼兒反應:
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在剛開始瞭解各種打擊樂的時候,孩子們就表現的很認真,因為他們對聲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後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想自己能試試。第一遍老師講故事個別幼兒配樂演奏時,孩子們能夠積極配合,慢慢進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時有的幼兒已經能夠自己邊說故事情節邊配樂,可以說孩子們都樂在其中,積極參入,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不足和改進:
首先我們的打擊樂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數量較少,這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在讓個別幼兒表演之前應該先集體進行空手練習,等孩子們完全瞭解故事情節再演奏,為後面的集體演奏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