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繞口令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老師會組織繞口令活動給學生玩,每次的繞口令活動結束後都有這次活動的反思。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班繞口令活動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繞口令活動反思

  繞口令在幼兒教學中,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有的時候真是令我頭疼。恰巧今年大班語言的第一課就是繞口令:《小獅子練口齒》,中間容易混淆的音很多。例如:sì,shí,shì,,chǐ,很難讀清楚。特別是對於五六歲的孩子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剛開始教的時候我激-情滿懷,聲音洪亮,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們讀著。可是當我看到孩子們厭煩的眼神和疲憊的樣子,聽到孩子說的一塌糊塗的時候,心裡覺得好失望,沒辦法一節課就這樣失敗的結束了。

  課下,我也進行了反思。是孩子們“笨”?還是我不會教?歸根結底,就是我小瞧了繞口令教學。課前,沒有做任何準備。深思熟慮後,想了幾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看看在課堂上有什麼效果?結果,出乎我的所料,教學效果極好,所有的幼兒將sì,shì,shí,chǐ特別容易混淆的音,準確無誤的讀了出來,令我極其忐忑的心欣喜不已。這節課是這樣進行的:

  《一》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我以小獅子的口吻,和孩子們對話:“孩子們,我是可愛的小獅子,你們喜歡我嗎?”***喜歡***孩子們開心極了。“小獅子我呢想和小朋友交朋友,為了表達我的誠意,特意準備了一首好聽的繞口令,你們想聽嗎?”***想***

  《二》我以最快的速度給孩子們表演了繞口令,孩子們欣喜若狂。

  《三》為了孩子們更好的學習繞口令,我把繞口令以象形文字的方式寫在黑板上,又結合形體語言,逐句帶著孩子們一起來做,這樣一來,枯燥的繞口令教學變成了一種有趣的表演方式,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特別的高。

  《四》為了區分sì,shì,我特意把它變成了四和十,這樣孩子們不僅把音準確的區分開了,而且認識了漢字,一舉兩得。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非常的高,上課的效果特別的好,我的心裡也特別的開心。

  《五》在這節繞口令的教學中,我不僅注重孩子們的正確發音,還注重孩子們的多方面發展。孩子們正確掌握四和十,十四和四十的正確發音。我還有意識的讓他們認識數字4、10、14、40和書寫,接觸新的事物,孩子們開心極了,一個個很快的就學會了書寫。個個臉上露出快樂的笑容。看到他們開心,我也欣慰極了。

  《六》為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也為了檢測孩子們的學習效果,我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只做好口型不發音,孩子們個個瞪著小眼睛,個個爭先恐後猜出我檢測的內容。一番表揚之後,他們把頭抬的高高的,像一個個凱旋而歸的小將軍。後來,我和孩子們一起用肢體語言,表演這首好聽的繞口令。這樣一來,繞口令又變成了一種表演。他們動作輕盈,看上去真是美極了。

  總之,在本節課中,我不僅滲透了語言的識字、拼音教學,而且融入了計算的數字書寫,還有藝術的表演和繪畫教學,教師教的輕鬆,孩子們學的快樂,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慾望和下次學習的渴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的效果。我在這裡想說,幼兒教育沒有明顯的學科界限,是一門綜合藝術,只要是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求知需要,作為教師,要多思考,多挖掘,多準備,變枯燥為快樂教學,受益的不僅是可愛的孩子們,欣慰的也是自己愉悅的心啊!

  大班繞口令活動反思:盆和瓶

  在第一次上繞口令的時候,我認為這首繞口令很簡單。學習練習盆、瓶、碰的普通發音,並學會繞口令就行了。我只用了示範朗誦的方法教幼兒,在示範過程中,我用了緩慢的速度進行,一遍幼兒容易理解和聽清楚繞口令的含義。接著,我讓幼兒進行跟讀,可是我發現幼兒的發音不準,總是會記不住,或者是詞語混淆了。最後學了好就才學會,有些吃力。

  我想第二次不能再放同樣地錯誤了,可能幼兒的積極性並沒有被提高,對所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所以成效不大。

  因此,我在這次課程中,我設計了幾個環節:展示實物,認識實物學習發音——教師示範朗誦,同時配上相應的動作——進行有層次性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幼兒跟讀——幼兒多種形式朗讀。

  在這幾個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幼兒的學習不單單是指幼兒只要聽或是看就能學習到了,新課程指出幼兒學習應多種感官進行參與,不僅要聽、看、說還需要動手操作,這樣才能多種感官共同作用於幼兒,使得幼兒對所學習的內容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大班繞口令活動反思:扁擔和板凳

  整個活動的設計流程包含了七個小環節:熱身遊戲數蛋數燈——藉助玩具瞭解用處——我說你做趣味練習——兩人一對自主學習——利用動畫突破難點——激發興趣反覆練習——以小見大感悟道理

  一、說說教學理念

  老師自始至終都是在啟發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沒有一點教的痕跡。比如說:兩個小朋友一對兒藉助手中的小圖片,比一比,板凳和扁擔在長度上有什麼不一樣?然後你一句、我一句,再交換我一句你一句,由掌握一句逐漸地過渡到掌握整首繞口令,這個過程,因為手中有學具,所有的小朋友都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參與度高,體現了活動的高效性,而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現個別幼兒的表現和反應,便於及時關注和指導。再比如:藉助無聲、形象的動畫課件,來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扁擔和板凳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以此來突破繞口令後三句的難點:扁擔要綁在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板凳上,扁擔偏要綁在板凳上。這也是一種引導幼兒自主學習、發現學習的教育理念。

  二、說說課堂氛圍

  老師注重挖掘活動的興趣點,比如:遊戲《我說你做》,孩子們願意說願意練願意上來,很好玩!又比如:老師的示範朗誦,這個繞口令是有課件的,有朗誦的,但是我沒有用。因為,我覺得,老師都不能很好去給孩子做示範的話,那怎麼能引發孩子說的興趣呢?所以,我在活動中是自己朗誦的。老師的朗誦不僅是啟到了一種示範性的作用,對幼兒來說還有一種挑戰性在裡面,他要向我說的一樣快啊!我朗誦完了,小朋友情不自禁的為我鼓掌,就激發了我加快速度再來一遍的這種激情,你看,老師也是需要鼓勵的嘛!從這點也能說明課堂它是師幼共同成長的地方。再比如:融入了rap這種時尚元素,在節奏背景下一邊扭動身體一邊朗誦,很有新鮮感,很有時尚感,老師喜歡,孩子也喜歡,樂教樂學,老師們你有時尚精神嗎?其實任何教學都不要一成不變,教師也要努力讓自己的教學有新意、有創意,讓教學充滿新奇和探索,那樣工作起來才會神清氣爽嘛!教師的思想不解放,你刻板、你呆板,你能教出個性張揚的兒童嗎?

  三、說說活動設計

  比如:小圖片的設計,是正反兩面的,兩個小朋友臉對臉既能看到自己的,也能看到對方的。又比如:小椅子的擺放,兩個一對兒,充分的為這個教學活動服務,這也是一種巧妙。再比如:活動設計先從數蛋開始,先熱熱身,雞蛋的蛋和扁擔的擔聲母、韻母都相同,發音相同;一盞燈、兩盞燈的燈和板凳的凳聲母、韻母也都相同,既融入了數學裡的點數,也豐富了孩子的量詞,還為說好扁擔和板凳這兩個詞做好了鋪墊。接下來遊戲《我說你做》這個環節是練習說這兩個詞語,利用小圖片比較板凳和扁擔的長度和寬度,這個環節是練習說句子,“板凳寬,扁擔長,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由說詞語逐漸過渡到說句子,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體現了教學設計的層次感。

  四、說說教育機智

  從老師的評價中能夠顯現出老師的一種教育智慧。比如:啟發幼兒想象板凳有什麼用處?老師的評價語言是:既能坐也能踩,可以一物多用啊,但是踩時要注意安全。再如:扁擔有什麼用處?小結語是:大螢幕中的小朋友那麼小就已經知道幫著家裡幹活了,真懂事啊!還有最後問幼兒:繞口令怎樣才能說得不錯不斷,又快又清楚?小結語是:任何事情,只要認真去做,下功夫、不放棄,肯定能成功。孩子們在學說一首短小的繞口令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豐富了一些做事的道理。還有一個地方也體現了教師課堂上這種隨機的教育機智,其實,這個rap節奏我是給孩子們準備了由慢到快不同的三種,但是根據活動中幼兒掌握的情況,我發現:在一個活動中讓幼兒能夠加快速度說是相當有難度的,所以活動中我就及時做了調整,幼兒只配合一遍慢的節奏說,中速的沒有用,快速的我自己又來了一遍展示,目的還是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就達到預定的活動目標了。這就是教師的課前預設和活動中隨機生成之間的關係,要機智的處理好。

  這個活動在教學法方法、策略以及老師的迴應方式等方面還有進一步挖掘和探索的地方。比如說:我剛才談到的融入了rap這種節奏,到底合適不合適,選取的這個rap素材恰當不恰當,與本班幼兒的音樂基礎對接不對接,這些都需要我們再去進一步摸索和嘗試。這也提示我們教師:教學活動中,無論教師採用哪一種教學手段和方式都應該充分地聽取幼兒的聲音,關注幼兒的感受。總之,教學過程中,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貼近幼兒、適合幼兒,是幼兒真正需要和喜歡的才是最好的!


1.幼兒園繞口令優秀教案

2.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

3.大班繞口令大全

4.幼兒繞口令教學反思

5.繞口令《虎和兔》 教學設計和反思

6.大班語言活動評議

7.幼兒園大班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