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禮貌教案

  讓幼兒運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他人的謝意。懂得身邊的人曾為自己的成長默默奉獻,應該把他們銘記在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活動目標:1、運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他人的謝意。2、懂得身邊的人曾為自己的成長默默奉獻,應該把他們銘記在心。活動準備:掛圖第23-24。活動過程:一、談話匯入。1、教師:三年裡,有很多人天天和我們在一起,他們是誰呢?

  教師小結:有的孩子說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2、教師:那我們要感謝誰呢?為什麼?***幼兒觀看掛圖材料,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是誰?為什麼要感謝他們。***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要感謝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每天為了讓我們生活在開心、快樂、舒適的環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歸。而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了,走路都很辛苦,一不小心就會摔跤,但爺爺奶奶沒有因為自己身體不方便的原因,而不來幼兒園接送你們,在家可能還要照顧你們。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們。

  二、說說感謝的話。

  1、教師: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我們、教育我們,細心的引導我們改正缺點;保育員阿姨為讓我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學本領,幫我們打掃教室,幫我們疊被子;廚房阿姨為我們做香噴噴的飯菜;我們說一句什麼感謝的話給他們呢?

  請個別孩子用響亮地聲音講給大家聽,教師給予肯定。

  2、啟發孩子們分組討論對老師、保育員阿姨、廚房阿姨說什麼感謝的話。

  3、請幾名孩子有禮貌的邀請客人來到我們的活動室,鼓勵大家熱情的向他們道謝。

  教師:孩子們,你們最想對保育員阿姨說什麼感謝話?現在我們要邀請保育員阿姨來我們教室做客,誰願意大膽有禮貌的去邀請?

  教師小結:阿姨謝謝您,您幸苦了,我們愛您。

  4、教師:孩子們,那你們最想對老師說什麼感謝話呢?

  教師說祝福或希望的話:老師聽到你們真誠的話語,心裡特別的感動。那麼謝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開心、健康的成長,與小朋友團結友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家是個乖寶寶,在幼兒園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三、還要感謝誰。

  1、教師:除了這些人,我們還要感謝誰呢?

  教師小結:還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醫生、清潔工等。

  2、教師:那當我們遇見他們的時候,你們又會對他們說什麼感謝的話呢?

  教師小結:孩子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說一說吧 。

  篇二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數學。教學方法:情景表演法 行為辨析法。活動目標:1. 通過學習參與他人活動的禮儀技巧,使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遊戲。2. 培養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

  核心要素:小朋友 做遊戲 要參與 求同意

  勤溝通 互幫助 多謙讓 好相處

  活動準備:1.玩具。

  2.班級教師事先商量示範此活動的流程與細節。

  基本過程:

  ***一***匯入活動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問:“如果你想參加別人的活動,應該這樣做?”

  ***二***關鍵步驟:

  1.請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做法。

  2.討論:“誰的方法最好?為什麼?”

  3.教師示範正確的參與活動時的禮儀,要經過他人的同意才可加入活動。

  一位教師扮演“小朋友”正在玩玩具,另一位教師走過去,對她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也想玩這個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可以。”於是兩個人一起玩了起來。

  4.與幼兒團討:

  “平時你是如何加入他人活動的”

  “你會用什麼方式打擾他人的活動並提出要加入的請求?***輕拍一下對方的

  肩膀、小聲說話等***

  ***三***幼兒自由活動:

  在幼兒活動自由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互相合作,共同協商。

  活動延伸:

  1. 給幼兒創造活動的機會,幫助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合作的技巧。

  2. 每週評選“禮儀之星”,樹立榜樣,強化幼兒的正面行為。

  家園互動:

  1.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家長在要參與他人的活動時,要做到主動徵求他人意見,在同意的情況下才加入活動,為孩子樹立榜樣。

  2.閒暇時,應與幼兒一起合作遊戲,引導幼兒學習與他人合作的技巧。

  3.家長對幼兒應進行隱性教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語言修養。

  注意事項:

  幼兒要徵求他人同意後才能參與他人的活動。但如果對方拒絕了請求,也應尊重他人的意願,不能生氣或說一些不友好的話,而應有禮貌地離開,繼續選擇別的活動。

  篇三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教學方法:行為辨析法 情景表演法。活動目標:1.讓幼兒學會介紹別人並懂得介紹禮儀。2.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核心要素:客人到 先問好 進門後 做介紹

  先家人 後來客 按順序 不要錯

  活動準備:

  1、貼紙、水彩筆,小道具***娃娃家***

  2、幼兒在生活中有過客人到來訪的經驗

  3、兩幅圖:第一幅圖裡的小朋友把來作客的老師先介紹給媽媽;第

  二幅圖裡的小朋友把媽媽先介紹給來作客的老師

  基本過程

  一、 匯入過程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

  a、 教師:“如果老師今天要去你家作客,但是她卻跟你的爸爸媽媽不認識,你應該怎麼做?”

  b、 “你應該如何介紹老師?並讓她和你的爸爸媽媽認識?”

  二、 關鍵步驟

  1、 情景表演《作客》

  a、 班上的教師互相配合,一位扮演依依的媽媽,一位扮演老師、一位扮演依依

  b、 教師重點示範介紹他人時的手勢***以右手四指併攏、手心朝上的方式進行介紹***以及介紹的順序***先介紹媽媽再介紹老師***

  2、 老師請小朋友分組進行情景表演《老師來作客》

  3、 比比看

  a、 請幼兒觀察兩幅圖,看圖片中哪個小朋友做得更好,為什麼說這個小朋友作得好?

  第一幅圖裡的小朋友把來作客的老師先介紹給媽媽

  第二幅圖裡的小朋友把媽媽先介紹給來作客的老師

  b、 請幼兒觀察,書中的四幅圖,再請幼兒回憶情景表演的過程,然後

  給四幅圖按先後順序編號

  第一幅圖:老師來家裡作客,剛進門

  第二幅圖:小朋友介紹老師給媽媽認識

  第三幅圖:小朋友請老師坐下,給老師敬茶

  第四幅圖:小朋友介紹媽媽給老師認識

  三、 引歌套詞

  可參考《小松樹》的曲調,也可自選歌曲

  活動延伸

  1、 區域活動:“客人來訪”:

  在區域中設定“茶吧”,提供小沙發、小座椅、茶具、茶葉、自制飲料、小點心,學習奉茶的禮儀

  開展“客人來訪”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練習介紹他人的禮儀

  2、 在生活環節活動中練習唱誦三字兒歌

  家園互動

  1、 通過禮儀專欄向家長講解介紹他人的禮儀要求,並希望家長能夠用到日常生活中,給幼兒正確的影響

  2、 在家庭聚會或有客人來訪時,家長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提供機會,並讓孩子在客人面前大膽的介紹自己

  注意事項

  1、 在情景表演時,教師應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並且行為舉止規範

  2、 為了表示對客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女士和他人的尊重,我們應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介紹***先家長、後來客;先男士、後女士;先年輕、後長者;先職位低、再職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