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禮儀教案

  讓幼兒通過學習參與他人活動的禮儀技巧,使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遊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如何參與他人的活動.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數學。教學方法:情景表演法 行為辨析法。活動目標:1. 通過學習參與他人活動的禮儀技巧,使幼兒學會與他人合作遊戲。2. 培養良好的社交禮儀習慣。

  核心要素:小朋友 做遊戲 要參與 求同意

  勤溝通 互幫助 多謙讓 好相處

  活動準備:1.玩具。

  2.班級教師事先商量示範此活動的流程與細節。

  基本過程:

  ***一***匯入活動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主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問:“如果你想參加別人的活動,應該這樣做?”

  ***二***關鍵步驟:

  1.請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做法。

  2.討論:“誰的方法最好?為什麼?”

  3.教師示範正確的參與活動時的禮儀,要經過他人的同意才可加入活動。

  一位教師扮演“小朋友”正在玩玩具,另一位教師走過去,對她說:“對不起,打擾一下,我也想玩這個玩具,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可以。”於是兩個人一起玩了起來。

  4.與幼兒團討:

  “平時你是如何加入他人活動的”

  “你會用什麼方式打擾他人的活動並提出要加入的請求?***輕拍一下對方的

  肩膀、小聲說話等***

  ***三***幼兒自由活動:

  在幼兒活動自由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互相合作,共同協商。

  活動延伸:

  1. 給幼兒創造活動的機會,幫助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合作的技巧。

  2. 每週評選“禮儀之星”,樹立榜樣,強化幼兒的正面行為。

  家園互動:

  1. 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家長在要參與他人的活動時,要做到主動徵求他人意見,在同意的情況下才加入活動,為孩子樹立榜樣。

  2.閒暇時,應與幼兒一起合作遊戲,引導幼兒學習與他人合作的技巧。

  3.家長對幼兒應進行隱性教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語言修養。

  注意事項:

  幼兒要徵求他人同意後才能參與他人的活動。但如果對方拒絕了請求,也應尊重他人的意願,不能生氣或說一些不友好的話,而應有禮貌地離開,繼續選擇別的活動。

  篇二

  《走姿》

  【活動目標】

  1、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

  2、養成幼兒良好的體態習慣。

  【活動準備】

  1、紅、綠燈標誌各一個。

  2、走姿正確的圖片一張、軍人站軍姿圖片一張或人走路的視訊一個。

  3、課前準備好走姿不正確的圖片若干張。***最好是自己照的,貼近生活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個別小朋友示範平時走路的方法。

  師:寶貝們,你們都長大了,學會走路了,我要請舉手的寶貝上來走一走,你是怎麼樣走路的呢?***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走一走。***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走姿錯誤的圖片。

  師:寶貝們,現在請你們看一張圖片,這張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教師小結:原來走路的姿勢不正確會導致寶貝們長大後駝背,走路不好看,沒精神,所以寶貝要從小養成正確的走路姿勢。

  2、出示軍人走佇列的圖片。

  師:寶貝們,這張圖片你們看到了誰呀?解放軍叔叔在幹什麼呀?他們在走路的時候頭怎麼樣呢?眼睛看那裡呢?他們的肩膀是怎麼樣呢?他們的身體呢?***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醒引導。***

  師:你們覺得解放軍叔叔走路的姿勢好不好呢?***好***是不是很有精神呢?

  3、認識正確的走姿。

  正確的走路姿態先是要求上身能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眼睛直視前方,抬起頭、眼睛直視前方,抬起頭、挺起胸,雙手自然而均勻地前後擺動,落落大方地走向目的地。其次是把握好如何邁步,先抬起一條腿,帶動腳向前邁,腳掌落地後,另一條腿再抬起,要把握好步位和步幅。

  4、出示走姿正確的圖片***最好多幾張***,請小朋友尋找哪張圖片的走姿勢正確的。

  師:寶貝們,我這裡有很多的圖片,請寶貝們找一找,哪些圖片的走姿是正確的呢?***請小朋友找出正確的走姿***

  5、請小朋友上來表演走路。

  師:寶貝們,剛才我們學習了正確的走路方法,現在老師要請你們走一走,你們的小眼睛要仔細看,他們走得好不好?哪裡走得好?哪裡走得不好?***請小朋友上來走一走***

  6、念兒歌。

  師:老師把我們走路的正確方法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寶貝們跟老師一起來念一念吧!

  兒歌:走路時,站站直,小手臂,前後擺,有精神,一二一。***念兩遍加上動作***

  7、請小朋友一起學正確的走路方法。

  師:我們都知道正確的走姿了,現在請寶貝和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老師帶著小朋友圍著教室走一圈。***

  三、結束部分:

  師:寶貝們,你們學會了怎樣走路了嗎?以後走路的時候要注意抬頭挺胸,動作不要太大了。

  篇三

  學做小客人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2、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

  【核心要素】

  做客前 約在先 說人數 定時間 如約至 勿早晚

  小禮品 人喜歡 入座後 坐相端 主人物 不亂翻

  主人忙 要適時 先致謝 再告辭

  【活動準備】

  1、與本班一幼兒家庭聯絡有關做客事宜。

  2、電話兩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向小朋友介紹活動內容及簡單要求。

  老師要帶XX小朋友去XX小朋友家做客,比一比看誰是最有禮貌的小客人。

  二、幼兒到XX小朋友家做客,在做客過程中學習禮貌用語和簡單禮節。

  1、學習有禮貌地問候主人。

  到了主人家輕輕地敲門,見了主人會禮貌地問候,學說“你好”。見了不同的人會使用合適的稱謂。

  2、學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1***對於主人的招待,如請客人坐,請客人喝茶,

  請客人吃東西,客人都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2***在別人家不隨便翻看,拿走別人的東西。在別人談話時,不隨便插嘴。當別人提出問題時,要大方地回答。說話時,聲音輕一些,不大聲喧譁。

  ***3***與主人要友愛相處。

  ***4***學習有禮貌地與主人告別。

  ***5***臨走時,向主人說“XX,再見”,還可客氣地邀請別人去自己家做客。

  三、做客後進行小結,對幼兒在做客中的表現進行評價。

  小朋友在別人家做客時很有禮貌,會說“您好”、“謝謝”、“再見”,並且不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以後到別人家去做客也要做到這些,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活動延伸】

  可通過角色扮演和行為辨析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拜訪做客的教育。

  ***1***甜甜敲門時很用力,她這樣做好嗎?

  ***2***小客人進門時沒問好,這樣做對嗎?

  ***3***亂翻主人東西好不好?應該怎樣做?

  【教學反思】

  使幼兒學會有禮貌地做小客人,練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交往。

  使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的簡單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