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禮儀教育總結報告

  幼兒園整潔的、和諧歡樂的教育環境,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重要條件。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幼兒園禮儀教育總結,來欣賞一下吧。

  幼兒園禮儀教育總結

  經過日常觀察,孩子們的各種習慣令我很頭痛。做什麼事情不知道排隊,吃飯就像“大鬧天宮”飯菜滿桌“飛 舞”,吃完飯不知道送碗,飯後還亂跑亂叫,上課吃零食的吃零食,玩手絹的玩手絹可以說沒有幾個小朋友聽老師上課。後來經過了解,原來這些小朋友有很多爸爸、媽媽不在身邊,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大家都知道爺爺、奶奶大部分都比較慣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很多孩子都養成了不好的習慣。上學期我們嘗試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禮儀知識發現孩子們的品行確實好了很多。本學期把《幼兒園的禮儀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因此,在開學期間我根據各階段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禮儀教育”計劃,現將對幼兒開展的禮儀教育做以下總結:

  1、在教學中滲透,豐富禮儀認知。

  教育學認為:德育與智育的融合與互動是課堂教學的規律,德育與智育血肉相連,相互促進。因此,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教學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薰陶。如:在組織語言活動《誰做得對》時,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圖片,說說“哪個對”、“哪個錯”,然後再請幼兒說說“為什麼”、“應該怎樣做”,通過討論、爭辯,使幼兒懂得了在公共場所應該怎樣做,豐富了幼兒對公共場所禮儀的認知。然後通過欣賞歌曲,使幼兒懂得了不小心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要說“對不起”,請求別人的原諒。可見,有計劃的安排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並在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可以使幼兒學到一點知識,懂得一點道理,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

  2、開展實踐活動,內化禮儀品質。

  教育家蔡元培認為:“道德不是熟記幾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實行。隨時隨地,抱著實驗的態度。”禮儀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它具有十分鮮明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如果把禮儀規範只是當作一般知識來傳授,“光說不練”,是行不通的,只有經過實際的訓練,禮儀教育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幼兒良好禮儀行為的培養,是由“行”到“情”,再由“情”到“知”的轉化,然後將知、情、行合而為一的過程,要重視為幼兒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體會禮儀行為的意義,內化禮儀品質,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因此,可以佈置適當的任務讓他們去做,或者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幼兒練習,使他們在實踐中體會樂趣,加深印象。

  1遊戲活動

  在區域角中,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練習使用禮貌用語,並學會了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禮儀行為。如幼兒在“泡泡超市”中,學會了招待客人的禮儀;

  2任務活動。

  事先設定好任務,讓幼兒去完成,讓幼兒的禮儀行為得到訓練。如派幼兒去其他老師那裡拿教玩具、去傳達室向爺爺拿活動室鑰匙等多種任務活動,通過在這些活動中的反覆練習,使幼兒的禮儀行為在真實的情景中獲得知、情、行的統一。從這次活動不難看出,要把一種禮行為轉化為幼兒內在的品質,光靠說教是不夠的,只有經過實際的訓練,禮儀教育才能收到較好的成效。

  3、家園互動教育,養成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發揮著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兒園和家庭應該攜起手來,內外結合,共同參與到孩子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因此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絡,一方面瞭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另一方面教師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以便採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充分發揮家教園地的作用,多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長了解、掌握幼兒園行為習慣的具體內容,不同階段的不同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使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裡得以鞏固和發展,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幼兒禮儀教育取得的成效

  由於我們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做到“低——起點低”、“淺——內容淺”、“細——措施細”、“活——方法活”,把禮儀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使幼兒的禮儀行為有了明顯的進步。

  1、基本禮儀:能做到儀容儀表端正,養成了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換衣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交往禮儀:與人交往時大方有禮貌,初步學會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了商量,懂得謙讓,還學會學會了交往、用餐中的一些禮節要求;

  3、幼兒園禮儀:會主動向老師、同伴問好、道別;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活動中懂得等待、謙讓;學會了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

  4、公共場所禮儀:能維持環境衛生,不亂丟垃圾,做到物歸原處……

  此外,我們還可喜地發現,禮儀行為不僅慢慢地成為孩子們的內部需要,而且對改變家長的行為也有積極的影響。

  幼兒園中班禮儀教育總結

  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幼兒園中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塑造幼兒健全人格、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奠基人生最佳開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為了推進和創新幼兒園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終生髮展奠定良好的禮儀行為品質,形成一個從善、從真、從美的良好禮儀氛圍。

  新世紀兒童,作為祖國未來的支柱,具備了會思考、會學習、接受資訊快等素質,卻也滋長了一些作為獨生子女而引發的不良習氣,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守秩序等,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學前期的幼兒,可塑性強,容易接受資訊,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亞里士多德說過“幼年時形成的習慣可以改變一生”,因此,對幼兒進行禮儀啟蒙教育,促進幼兒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對幼兒今後的學習乃至整個人生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針對目前幼兒禮儀教育的現狀和本班幼兒禮儀行為的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我們班進行了幼兒禮儀教育的初步嘗試。

  一、 優化教育環境,營造文明禮貌的良好氛圍

  幼兒園有整潔的、和諧歡樂的教育環境,有規律的生活制度以及人與人之間文明禮貌,團結友愛的相互關係都具有很重要的示範、薰陶、感染作用,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習慣的重要條件。美化幼兒園的環境,讓幼兒生活在整潔、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到幼兒園環境的美,用美的環境引導幼兒注意環境的整潔衛生,愛護幼兒園的花、草、樹木,使幼兒在環境中自覺遵守秩序,學習禮儀之道。 創設講禮儀的氛圍,讓幼兒在講禮儀的氛圍中,學會禮儀規範。每天早上幼兒來園時,從幼兒園的大門到大廳一直到教室,有保健醫生、班級教師、園長,用我們熱情的微笑、最真誠的問候,一路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個愛護的動作,感染著家長,影響著孩子。每天幼兒來園、離園期間,整個幼兒園洋溢著溫馨,問候聲、道別聲傳播著禮儀的氣息,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初步形成了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 注重言傳身教,樹立文明禮貌的行為榜樣

  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可見教師對幼兒心理髮展和品德形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範性影響。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可見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孩子。

  三、 家園互動教育,養成幼兒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園對孩子的禮儀培養固然重要,並且卓有成效,但要使幼兒養成良好 禮儀行為素養,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努力。幼兒模傷性強,辨別力差,家長的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 庭和幼兒園同步提供貼近幼兒生活的教育內容,把禮儀教育融人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帶動幼兒禮儀情感的加深和禮儀技巧的提高。幫助他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利於幼兒與同伴、成人的交往和合作。此外,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還有助於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家庭文明氣氛更好,變家長被動配合幼兒園教育為家園共育。這不但對幼兒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對改變家長的行為也有積極的影響。

  詹姆斯說過:“播種一個理念,你將收穫一種行動;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我想只要我們時時刻刻將禮儀教育放在心上,讓禮儀教育滲透於孩子的一日活動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禮儀教育一定會結出碩果。

  幼兒園禮儀教育總結範文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兒園——呈貢二幼邀請大班的孩子家長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家長培訓,我有幸參加並聆聽了中央教科所禮儀教育專家餘航老師為家長們做的以《如何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為題的講座,聽後很有感觸。

  餘老師的講座以中華傳統禮儀教育為主線,強調了以“習慣培養”為主的禮儀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髮展有著深遠影響,通過具體事例,闡述只有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律”與“尊重”,才能真正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

  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對一個人來講,禮儀是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講,禮儀是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我國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的說法,書香門第以“詩禮傳家”為榮,平民大眾也把“知書達禮”視為有學識、有教養的標準,要求女子們努力做到。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這樣的人,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上講,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開啟局面,發展事業。而當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就會被別人接納,受大家歡迎,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又會間接或直接地給他帶來相應的發展機會,從而讓孩子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與人交往、處事的能力。心裡學家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也顯示,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會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更好。由此可見,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種途徑。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不斷強調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和特長培養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忽略了對孩子進行禮儀、規則的教育與訓練。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當前我們的教育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社會大環境的衝擊,對知識技能的訓練力度高於習慣培養,甚至忽視社會公德教育!對於“德育”的缺失與無力,我也對我們的教育方式感到萬分擔憂,過度的智力開發真的能營造和諧社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著“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斷踐行“習慣培養高於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對於餘老師的觀點我非常贊同。

  學前期幼兒,他們的可塑性極強,能夠敏銳地接受外界的各種資訊,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規則的理想時期,更是禮儀等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在幼兒時期,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這時開始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有助於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程序,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幼兒期幼兒的可塑性大,容易養成各種習慣,成人如注意從小培養幼兒文明禮儀,幼兒將終身受益,如果在這個時期忽視了對幼兒禮儀教育,長大要改就困難了。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因此要讓幼兒成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使幼兒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導和教育尤為重要。

  孩子的禮貌行為來自對父母與成人的學習和模仿,所以培養孩子講禮貌必須由家長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禮儀教育的主陣地。“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孩子這一張“白紙”畫的好還是壞,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禮儀教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能臨時突擊,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長期地培養與引導。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來向老人請安問好,孩子自然會敬重爺爺奶奶,對爺爺奶奶有禮貌。父母平日在家中,無論自己是否喜愛看書,也最好把書捧在手上,養成孩子愛看書的習慣。孝敬老人,不說粗語,做到以身作則如此種種,持之以恆,像餘老師說的:從知道到做到,從做到到做好,從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讓禮儀教育開啟孩子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