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兒童要怎麼防病

  秋天很多的傳染疾病都流行了起來,寶寶的抵抗力又不高所以秋天寶寶很容易生病!那麼,兒童秋季要怎麼預防疾病呢?下面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秋季兒童防病指南

  一陣秋風一陣涼,午時太陽晒得慌”這是秋季氣候的真實寫照,在這時家長們最要當心孩子的健康。孩子抵抗力較弱,存在許多健康隱患。秋季又是感冒、肺炎、腹瀉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嚴防疾病要做到以下三點:

  1、把好“病從口入關”。

  在保證孩子營養補充、膳食平衡的基礎上,天涼時讓機體逐漸適應環境,也能減少傷風感冒的發生,只是不要讓孩子吸入過冷、過溼的空氣。另外,為了預防腹瀉發生,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生吃果蔬時注意清潔,而且秋季氣候乾燥,

  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些清熱解毒、助消化的食物,如梨、木耳、胡蘿蔔等,多喝果汁、菜湯等,增加維生素的攝入,注意飲食主副、葷素、粗細的合理搭配。

  2、適度“秋凍”有益處。

  俗話說:“若要小兒安,常帶三分飢與寒”。秋季家長無需給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秋季氣溫由暖變涼也是鍛鍊孩子體質、增強禦寒能力的好時機,可以幫助孩子迎接冬季。小孩自身產熱能力較差,可增加其活動量,有利於提高孩子機體抗病能力。

  不過,體質狀況不同的兒童,要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保健措施。

  3、腹瀉感冒及時治療。

  不論是傷風感冒還是腹瀉,都要及時治療,不可耽誤,否則發展下去可能導致病程延長、病情加重,但也不要過於緊張。出現腹瀉時,首先看孩子是否脫水,如果表現易煩躁、愛哭、口渴等,要給孩子補充水分;如果精神差、嗜睡,甚至四肢無力、口舌乾燥等就要及時就診。

  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發的,但凡事有例外,不能因此給孩子濫用抗菌素。另外,需注意環境衛生,減少病毒、病菌的傳播。同時,還要根據季節及時接種相關疫苗,防患於未然。

  秋季保健小常識

  秋季秋高氣爽,空氣宜人,但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所以要加強對孩子的護理。

  一、常見病、傳染病預防

  1、秋季是腸道傳染病***秋季腸瀉、腸炎***高發季節。家長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飲食衛生,餐具要進行消毒,腸道傳染病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在小攤點吃零食、就餐。另外,生食瓜果要洗淨,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2、病毒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發現孩子結膜充血,眼有濃分泌物。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對孩子的用品***面盆、毛巾、玩具等***進行消毒,爆晒。紅眼病流行期間儘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3、流鼻血。因秋季氣候乾燥,陽光照射較強烈,孩子易出鼻血。家長應讓孩子多飲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清潔食物。另外注意不要撞傷,若發現孩子出鼻血,用壓迫法***手指壓迫鼻血多的鼻翼***止住血,較多到醫院就診,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子。

  4、防止秋燥,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甘蔗、香蕉、柿子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以及各種豆類及豆製品等,以潤肺生津。其中,柚子是最佳果品,可以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口乾、面板粗糙、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

  秋天寶寶飲食注意

  當農曆節氣進入立秋後,空氣因溼度越來越小,而開始逐漸乾燥,這時父母應該多給孩子在飲食方面加以調整,進食一些能夠潤燥生津,清熱解毒以及助消化的食物。這樣,通過由內及外的方法,可使寶寶身體變得舒爽而又輕鬆。

  按照中醫的傳統養生觀點,秋季的飲食應該以潤燥益氣為原則,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既要營養滋補,又應考慮到容易消化吸收。

  在初秋,飲食應遵循“增酸減辛,以助肝氣”的原則。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辛辣之物,多食用一些具有酸味和潤肺潤燥的水果和蔬菜。

  防止秋燥,可以適當多食用一些甘寒汁多的食物,如甘蔗、香蕉、柿子等各類水果,蔬菜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蓮藕、以及各種豆類及豆製品等,以潤肺生津。其中,柚子是最佳果品,可以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口乾、面板粗糙、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

  此時,不宜再多食用冷飲,還要謹防“秋瓜壞肚”。西瓜或香瓜等瓜類都不要多吃,否則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導致抵抗力降低,入秋後易得感冒等病。但最好每週喝2~3次人蔘雞湯,以養陽氣。

  總之,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讓孩子能健康愉快的度過秋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