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統飲食文化

  是什麼呢?其中又有什麼特色呢?大家帶著這些問題和小編一起來閱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北京地區的特色小吃

  北京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居內地之首。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製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麵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麵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知識

  “北京菜”是由北京地方風味菜,以牛羊肉為主的清真菜,以明清皇家傳出的宮廷菜,及做工精細、善烹海味的譚家菜,還有其它省市的菜餚組成。

  山東菜對北京菜系的形成影響深遠,北京菜的基穿?山東風味的菜館在北京四處林立。山東的膠東派和濟南派在京相互融合交流,形成了以爆、炒、炸、火靠、熘、蒸、燒等為主要技法,口味濃厚之中又見清鮮脆嫩的北京風味,廣而影響齊魯、鬆遼、三晉、秦隴等北方風味的形成,在烹飪園地中一枝獨秀。

  清真菜在北京菜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它以牛羊為主要原料。如著名的"全羊席"用羊身上的各個部位,可烹製出百餘種菜餚,是北京菜的重要代表。另外"烤肉"、"涮羊肉"、"煨羊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深受北京群眾喜愛。

  宮廷菜在京菜中地位顯著,它選料珍貴,調味細膩,菜名曲雅,富於詩情畫意。現在的宮廷菜多是明清宮廷中傳出來的菜餚。著名菜品如:抓炒魚片、紅娘自配、脯雪黃魚等。

  譚家菜是官府菜中的代表,講究原汁原味,鹹甜適中,不惜用料,火候足到,如選料精細的"黃燜魚翅"是譚家一等代表菜,居各魚翅菜之首。

  綜上所述,京菜由地方菜、清真菜、宮廷菜、官府菜等融合而成,口味濃厚清鱒,質感多樣,菜品繁多,四季分明,有完善、獨特的烹調技法,以爆、炒、熘、烤、涮、燜、蒸、氽、煮見長。形成京菜特色的主要原因是北京為全國首府,特化天寶,人傑地靈。全國各風味菜技師多匯於此,菜餚原料天南地北,山珍海味、時令蔬菜應有盡有。而以北京"填鴨"製成的烤鴨,更是馳名中外,還有以此為原料而製成的"全鴨席"更是名傳遐邇,名品如"火燎鴨心"、"燴鴨四寶"、"北京鴨卷",常單菜應席。

  北京菜隨著社會的改革和發展,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有新烹飪技術的飛躍,京菜正以其古樸的文化,淳厚的風味,精淇湛的技藝,醇正的調味,絢麗多彩的特色為人們服務。

  特色

  01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02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03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從而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04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05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的人

1.北京飲食文化習俗 

2.老北京的飲食文化特點

3.北京飲食文化常識

4.老北京糕點的飲食文化 

5.北京飲食文化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