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

  《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小編在此整理了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自學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地書寫。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懷念童年的思想感情,並揣摩這樣表達的好處。

  3.背誦喜歡的段落,抄寫喜歡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城南舊事》的影像資料。

  學生:課前蒐集林海音《城南舊事》的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一、歌曲激情,解釋課題

  1 上課前先聽支歌,會唱的跟著唱,注意歌詞。***課件播放歌曲:《童年》***這歌詞寫了什麼?***生自由說,師板書題目。***

  2 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何不同?***題目的詞語中間有兩個間隔符號。***老師讀題目,同學們閉眼感受,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溫暖的冬陽下,一群駱駝隊從遠處走來,駝鈴聲悅耳動聽,童年的“我”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這個題目把三種事物聯絡在一起,充滿詩情畫意,令我們產生了許多遐想。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發生的事往往充滿稚趣,又很有意思,它們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收藏在我們的記憶裡,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回憶她那充滿稚氣的童年往事吧,齊讀課題。

  3 交流資訊,簡介作者與背景。

  二、初讀課文,理清敘述順序

  1 藉助文中注音和工具書認識生字詞,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 課文以什麼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哪幾個片斷。***先講冬天“我”看駱駝咀嚼,〔第5段〕;再講了“我”關於駱駝系鈴鐺的想象〔第7~11段〕;然後,講冬春之交駱駝脫毛的情景〔第12段〕;最後講夏天不見駱駝的影子〔第13~16段〕。***

  三、細讀課文,感悟童真童趣

  1 學習“學駱駝咀嚼”的片斷。讀第5段,畫出感受最深的詞句,細細地品味,並簡單地寫出自己的體會,然後帶著自己的理解,試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從駱駝咀嚼的樣子中,體會到作者觀察仔細、描述生動;從作者學駱駝咀嚼中,體會童真童趣,體會“我”的***。***

  2 學習後三個片斷。在後三個片斷中,選最感興趣的一個片斷,用上述方法分小組合作學習。***同學自願結成小組,互相交流、探討;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四、精讀課文,感悟對童年的懷念

  1 齊讀最後一段,說說讀懂了什麼?從什麼地方體會到的?

  2 引導學生理解“童年一去不還”和“童年便重臨我的心頭”的含義。

  五、拓展延伸——說童年

  光陰是寶貴的,童年是美好的。這正是課文要向我們訴說的。此時,你想起了自己哪些有趣的經歷呢?***學生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六、總結全文

  1 ***歌曲《童年》再次響起***教師總結:“釣龍蝦”、“捉知了”、“學游泳”……甚至咱們還煮過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姿多彩的故事,每個人臉上都會露出一抹甜甜的微笑。因為童真,因為幼稚,更因為它匆匆易逝。我們應該把握好美好時光,讓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斕,都成為明天最美的記憶。

  2 ***課件出示書的封面***在這歡快的旋律中,老師給你們推薦兩本書,一本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另一本則是高爾基的《童年》。這兩本書都很棒,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板書:

  冬陽·童年·駱駝隊

  看駱駝吃食

  談駝鈴作用

  想替駱駝剪毛

  詢問駱駝去處 一去不還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聯絡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領會“嚼”字在口語與書面語中的不同讀法;通過教師範寫,學生書空與練寫結合的方法,牢記“嚼”字字形。

  2.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3.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教學重點:

  通過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描寫的細膩,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愛。

  教學難點:

  在反覆朗讀與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對童年生活的思戀,體會她對第二故鄉北平的苦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解課題,走近林海音

  1.板書課題,請生念課題。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這個題目很奇怪。由這個題目,你能想到什麼呢?

  學生說,師點評。

  2.師:一個題目,三個關鍵詞,這其中到底包含著什麼呢?我相信學了課文之後,我們一定能更明白。

  3.師: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林海音。課後“資料袋”中有關於她和這篇課文的介紹,大家讀讀,看看,我們能從中瞭解到哪些資訊。

  二、解構文字,歷數童年事

  1.師:是呀,《城南舊事》是一本自傳體小說,而《冬陽·童年·駱駝隊》便是它的序言。既然是自傳,這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其實就是林海音,而這文章就是對過去生活的——回憶。那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林海音的回憶,隨著她的思緒去感受小英子的生活。

  2.請學生自己讀讀課文,看文中回憶了小英子的哪幾個有關駱駝的片斷。

  生自讀。

  3.交流

  板書:學咀嚼***相機指導“嚼”字字形,請學生把“學咀嚼”寫在相應段落的旁邊;相機指導學生找出除了“咀嚼”之外,另外一處用了這個“嚼”字地方,瞭解其口語、書面語的不同讀音。***

  談駝鈴

  剪駝毛

  念駱駝

  三、沉浸往事,解讀林海音

  1.師:一件件往事,那都是林海音美好的追憶。幾十年來林海音一直念念不忘的往事中,你又能讀到些什麼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讀一讀,並做上讀書記號,可以是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標註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是寫下自己一時的感受……

  學生自讀。

  2.交流“學咀嚼”

  ***1***請研讀了“學咀嚼”這件事的同學舉手示意。

  ***2***請生讀這個自然段,學生一起讀讀。

  ***3***請生說說你從中讀到了什麼。

  預設:①讀到了林海音的“呆”

  a.知道什麼是“呆”嗎?***眼睛直視一樣事物,一動不動,目不轉睛。***

  是什麼讓她“呆”了?

  b.請生讀好關於駱駝的描寫。體會她觀察的仔細,體會“那樣”中的情感色彩。

  c.師:看著看著,小英子竟然看——呆了!竟然學著駱駝——也咀嚼起來。

  想象當時小英子的神情,討論這“呆”還是我們平時講的意思嗎。

  齊讀本段。

  d.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子,請學生看插圖,猜測小英子大概幾歲了。

  體會小孩子的好奇、專注。

  e.師:五六歲的年齡,正是對什麼東西都充滿好奇的時候,看到從沒看到的駱駝,怎能不看呆呢?可是三四十年過去,如今她還會因為駱駝而看呆嗎?她還會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嗎?課文中哪兒告訴你的?

  生讀課文16自然段相關句子。

  師: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在現在的林海音看來,這“學咀嚼”的事,實在是一件——傻事。因為這好奇的呆、專注的傻只屬於孩子。

  就讓我們帶著對往事的懷戀,再來讀這第四自然段吧。

  ②讀到了駱駝的有趣。

  教學程式從上述方案的b處始。

  3.交流“談駝鈴”“念駱駝”

  ***1***師:這幾段文字與“學咀嚼”這一段不一樣,同學們發現沒有?***對話描寫***

  ***2***師:既然是對話,我們就來分角色讀一讀好不好?

  可是爸爸的話沒有直接寫出來,你們能猜到爸爸是怎麼說的嗎?

  指名說。

  ***3***學生同桌互練,指名一桌桌分角色讀。師點評。

  ***4***師:對於為什麼系駝鈴,爸爸的觀點是——

  小英子的觀點是——

  那你更喜歡誰的觀點呢?

  ***5***師:從這裡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子呢?

  ***6***師:這就是童年的小英子,一個對所有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的小英子。課文中除了講她問爸爸駝鈴的事,還講了她問什麼?

  生答

  ***7***指名生分角色讀小英子與媽媽的對話。

  ***8***課文中媽媽怪小英子“總是問”,你猜小英子還會問些什麼事呢?

  ***9***師:可是,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和爸爸——談駝鈴的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問媽媽駱駝去向的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4.交流“剪駝毛”

  ***1***師:課文中還有一件事——剪駝毛,誰願意來讀讀?

  指名讀。

  ***2***大家也讀讀,看看你們又從這段文字裡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英子呢?

  ***3***交流:天真、可愛、充滿童趣。

  說說從哪兒看出來的?並讀好相關句子。

  ***4***師:讀著這段文字,我有一個疑問——文章中寫“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的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你們說拉駱駝的人像誰一樣?

  按常理,我們一般是說駱駝像人一樣脫了舊駝絨袍子,可是文章中怎麼寫人像駱駝一樣脫了反穿大羊皮呢?這不是寫反了嗎?

  指名回答,進一步體會小英子的天真。

  ***5***師:多麼天真可愛的小英子呀!可是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想給駱駝剪舊毛皮的想法,我也——不會再有了。

  四、連結拓展,最念是往昔

  1.師:可是,她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林海音已經42歲了,而且早已身居臺灣,可是童年的一幕幕卻依然清晰地在她的眼前浮現,同學們聯絡你們自己的童年,你們猜猜她或許還會想起什麼事來呢?能不能也像這篇課文的題目一樣取一個名字?

  交流。

  師:是呀,這些或許都會在她的腦海裡浮現,她寫這些景寫這些人寫這些事,又何嘗不是在抒發自己的情呢!

  2.同學們,雖然她早已身居臺灣多年,可是50多年後的她,卻依然固執地保留著北京口音,從來不曾有絲毫的改變,有朋友說她比北京人還北京人,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她懷戀的僅僅是童年嗎?

  交流。

  師:是的,她懷戀這個留下了她最美好時光的故土,懷戀那裡的點點滴滴,有她的文章為證。

  出示:《苦戀北平》相關語句:

  不能忘懷的北平!那裡我住得太久了,像樹生了根一樣。童年,少女,而婦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裡度過。快樂與悲哀,歡笑和哭泣,那個古城曾傾瀉我所有的感情,春來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裡的季節啊!

  …………

  離開北平的那年,曾趕上最後一次的“看紅葉”,冰鞋來不及揀出,我便離開她了。飛機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繞個圈,協和醫院的綠琉璃瓦給了我難忘的最後一瞥,我的心顫抖著,是一種離開多年撫育的乳孃的滋味。

  這一切,在這裡何處去尋呢?像今夜細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生讀。

  3.師:就這樣,每一景每一物,只要是碰到與北平相似的,都會令她觸景生情,勾起她對故土的思戀,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於是,正如文中所說的: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生讀: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駝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

  4.師:《城南舊事》記錄了林海音在北京城南悠悠的回憶、淡淡的感傷:那個惠安館前可憐的“瘋”女人——秀貞,那個兒時的好夥伴妞兒,那個厚嘴脣的年輕人……我把她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去讀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冬陽·童年·駱駝隊》教學設計-反思

  《冬陽·童年·駱駝隊》這篇文章是以一個孩童的目光展開回憶,因此在文中有不少孩童特有的語言材質,這是我們在教學中回味感情的主要素材,應該讓學生反覆品賞咀嚼誦讀,並展開想象,把自己的心與林海音的心緊緊交融在一起,達到和諧共鳴,付之動情吟讀。本課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前我先播放從網上下載來的電影《城南舊事》片斷,配歌曲《送別》。在學生電影片段後,我介紹說:“同學們,這是根據我國當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拍攝的電影《城南舊事》的片斷,那麼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究竟是怎樣一部小說呢?”閱讀課文後面的 “資料袋”。在電影片段後,學生讀資料袋的興趣很高,不一會兒就說出了介紹的有關內容。

  二、引入課題,展開想象:

  這篇課文題目別具一格,新穎別緻,由三個獨立的詞語構成。但這三個獨立的詞語組合在一起,卻又富有詩情畫意,可以帶給你無限的遐想。因此,在揭示課題目後,我從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閉上眼睛想一想,說說你腦海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的學生說:“我彷彿看到一隊駱駝從原出走來了。”有的說:“我彷彿看到一個小女孩正在太陽底下看駱駝。”還有同學說:“我彷彿看到在一個冰天雪地裡,太陽出來了,一個小孩子正在迎接從遠處走來的駱駝。”……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後面學習課文中的場景和畫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深入閱讀,品味童年:

  作為一篇文美情深的課文,我在學生在找好四件事情後,主要採用了反覆誦讀的方法。尤其是“學駱駝咀嚼”這一段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大鼻孔裡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鬍鬚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讀讀這個句子,從這些描寫中可以體會到什麼?

  學生朱:我從“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看出作者看得很投入。

  學生王:我從“他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大鼻孔裡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鬍鬚上都看到了。” 體會到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師:上牙和下牙交錯著磨來磨去,是怎樣的呀?誰來模仿一下。

  學生張模仿得很象樣,其他學生都笑了,當我問他模仿得那麼像時,他告訴我那是剛才從電影中的片段之中看到的,看來視訊在這裡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作用。

  ……

  在學生充分交流後我又引導學生想一想,在什麼情況下,你會呆呆地看一樣東西,會不由自主地動起來,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同桌相互說一說。

  當時學生都談到曾經在跟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玩的時候才會這樣,在此基礎上,我又問:“此時你又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麼?”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說體會到作者對駱駝非常喜歡。有的說:“儘管駱駝長得很醜,但作者還是很喜歡它。”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朗讀,學生的感情就和作者的感情激起了共鳴。學生就能讀得入情入味,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四、反覆誦讀,感悟情感:

  在這幾個場面的教學中,我設計讓學生一次次地讀文章第15自然段的“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了。”這句話,使學生在一次次的情感衝擊中,漸漸感受到林海音在寫作時的淡淡的感傷。

  整篇課文上下來,自己感覺在後面幾個場面中真正引導學生體會童年生活的有趣做得還不到位,特別是在談駝鈴作用和問駱駝蹤跡時處理得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