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的網際網路思維
雷軍:用網際網路思維改造傳統產業
>剛才主持人提到我剛剛獲得央視2013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但是比這更出名的是,我和董明珠打了一個賭,在剛才來的車上還有嘉賓問我說這是不是你們提前商量好的,其實那個節目是直播,之前導演組有跟我說,要跟我找一個對手PK一下,我問是誰,他們說是董明珠。我一聽到董明珠,說實在話我就當時說了能不能換一個人,我說董大姐我很熟悉,我們都是從珠海來的,董大姐格力做的特別成功,而且說話非常犀利,我不一定能夠扛得住。當然我是開玩笑說能不能換一個人,在候場的時候,我就臨時抱佛腳仔細研究了一下格力,研究完了感覺壓力很大,講實在話格力有二十多年的歷史,有很多家廠、有很多工人,也有很多零售店,更為重要的是,格力去年一千億的營業額,董明珠給我介紹說她的目標是未來五年每年增加200億的銷售額,而且今年要交100億的稅、利潤100億。應該說格力的業績、格力的產品都是中國市場響噹噹的,而且他們是通過二十多年艱苦創業做到今天的。
當我走向舞臺的時候,螢幕上出現的比較給我巨大的壓力,這就是格力什麼都有、我們什麼都沒有,而且格力二十多年的歷史,我們只有幾年的歷史。當大螢幕出現這樣的比較時,我心裡還有一點竊喜,因為拿我們跟格力比較,的確是小米高攀了,因為小米是創新、創業的公司,才剛剛開始。但是在那個舞臺上,說一定要跟格力打一個賭,五年時間有沒有可能超過格力呢?我跟大家在這裡說一句實話,我覺得我有99.999%的信心。我跟董明珠賭一塊錢,她要跟我賭十個億。後來有網友說,賭一個億是實際,賭十個億是開玩笑。我覺得小米勝出的概率大很多,當然有人會說小米才幹了三年就敢跟格力打賭,憑什麼呢,這就是我今天講的主題,網際網路思想。
談到這個問題,展開一點說,我們曾經是被網際網路顛覆的人,今天我們剛剛成為顛覆者。我們曾經是被革命的,我們今天剛剛成為革命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參與做的第一家企業是金山軟體,金山軟體創辦在1988年,到今年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金山軟體做了25年,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我們遇到的最大危機是什麼呢?這就是網際網路。在網際網路面前,原來我們覺得自己是高科技,是知識型經濟,等網際網路來了,我們覺得我們一瞬間變成了傳統產業。1999年時我這種感覺非常非常明顯,但是大家要想一想,軟體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在形態上是比較相似的,而且做網際網路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反正在網際網路浪潮來的時候,我們一瞬間就覺得落伍了。當年我們可以給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二千塊錢,但是網際網路企業來了,就可以給他們二萬塊錢,那一瞬間我們全蒙了。剛剛開始覺得他們是泡沫、他們是虛擬經濟,這個東西是不長久的、是沒戲的,這是1999年。網際網路最先被顛覆的幾個行業,軟體行業、IT傳媒等,這些基本上今天都轉型了。當這個浪潮來的時候,我們陷入很深很深的思考,這就是什麼東西是網際網路。
在這樣的壓力下,我自己辦了第二家公司卓越網,這是做電子商務的。我為什麼做電子商務呢?其實很簡單,在99年時我認為網際網路是一種更先進的生產力,假如我們用網際網路來改善自己業務的話,這不就是電子商務嗎?電子商務怎麼解釋啊?不就是用網際網路方式來做商務嘛。既然電子商務是未來,那麼現在我們就開始做,所以我在2000年5月份創辦了卓越網,做了幾年的電子商務。在2004年賣給了亞馬遜,也就是今天亞馬遜***中國***的前身。這幾年做下來,我又陷入了更深的思考,自己親身去幹了幾年,回過頭再想為什麼軟體行業就幹不過網際網路行業,這中間的問題在哪裡。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其實在1999年我做電子商務的時候,我認為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工具,網際網路和電、水、蒸汽機一樣,就是一個技術的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的提升。我很長時間都是這麼理解網際網路的。
到了我賣掉卓越,我又思考了兩三年之後,其實我認為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工具,如果你將網際網路當做工具用的話,那麼我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還處在表面上。網際網路其實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它用完全不同的思想來看待業務、看待市場、看待我們的使用者,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想。當我想明白之後,我也曾經試圖去總結過,網際網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其實我自己也總結了好幾版,到五年前,2008年,為了簡化這個東西,我認為網際網路最核心就是七個字:專注、極致、口碑、快。如果將這七個字幹好,你的業務不可能幹不好。基於這樣的想法,我發現其實網際網路是一種思想,你用什麼樣的網路措施其實就是一個很表象、很工具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你用什麼樣的想法來做這件事情,可能這四個詞很簡單很簡單,如果我不解釋的話大家可能不理解為什麼這個東西是顛覆性的。
比如說專注。在蘋果進入手機市場的時候,一般的手機廠商每年都做50款、100款,看上去好像我們給了客戶更多的選擇,大家有沒有想過客戶根本記不住這麼多型號。再比如說電視廠商,好像每個電視公司都有100個以上的型號,而且數字加英文,有二十個字母之長,我有時候在想這些廠商自己記得住嗎,反正我是記不住的,從多少寸到多少寸都有。我覺得他們將自己和所有的使用者都搞暈了,這對生產、製造、庫存管理都有一系列的問題,反正我在做電視的時候就有一個要求,為小米的核心使用者做電視,能不能只做一款電視。初期的時候,當時我們特別想做60寸的彩電,認為它大,是使用者需要的。我們走訪了很多的家庭,什麼樣的電視是他們賣回去能夠放得下的大電視,最後我們選了47寸的,而且做完這個電視之後,大家說換一個模具就可以做55寸、60寸的,很容易。我說大家其實錯了,其實產品數量會對整個運作效率有巨大的改善,而且當你的產品數量少的時候,你才能真正下功夫關注整個產品的品質,公司上上下下每一個人都關心這個產品做的好不好。反正我的辦公室,我那臺電視是7×24小時放,有什麼問題我在辦公室開會就可以看得見。回過頭做手機,我對每一部手機的優點、缺點一清二楚,每一部手機都用很長時間,一部手機如果不用上一兩個月很難清楚這個手機好還是不好。如果做50款手機,一星期用一款手機,可能你壓根兒連手機都沒有搞明白。專注這件事其實很重要,傳統工業時代大家做了很多種型號,其實這是巨大的浪費。
比如說極致。只有專注了,我們才能夠將事情幹到極致,極致怎麼理解呢?很多人就老是覺得這很費勁,其實極致就是做到你能力的極限。很多人在批評說小米你在打價格戰,我說你真的不瞭解小米,小米從來不打價格仗。我們用成本價銷售產品,我們用原材料成本價銷售其實就根本沒有價格戰科研。消費者認為好產品便宜才是好,企業認為毛利潤越高賺的錢越多越好,我覺得其實存在很大的衝突和矛盾。在今天的網際網路市場上,你看到的所有核心服務都是免費的,看新聞是免費的,搜尋是免費的,郵箱是免費的,通訊工具是免費的。當我們今天來做硬體的時候,方法很簡單,別人的東西是多少錢我們就賣多少錢,我們自己的工作、我們自己的運營成本不要了,全免費。這是我講極致的一個點。我覺得極致就是幹到你能力的極限,不專注你做不到極致。
還有一點,這就是對極致的需求很強,在今天的網際網路社會中,資訊完全對等,資訊足夠透明,資訊量大的驚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裡,大家有沒有想過跟以前的傳統方式不一樣呢?我們以前拼命在電視上砸廣告說自己的產品好,消費者以前是相信的,但是你會發現消費者越來越不信廣告了。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如此容易,一個產品好能非常快的傳達到每一個消費者,但是假如那個產品有一點點的瑕疵呢?假如那個產品有一點點的問題呢?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分分鐘你這個產品的負面口碑就全部形成。在經歷了網際網路資訊充分透明的情況下,壓力是非常之大的。在我們今天談到網際網路精神時是口碑,網際網路所有好的服務都是通過口口相傳做起來的,都是一個使用者傳一個使用者起來的。過去一段時間裡,整個移動互聯網裡的應用也產生了,不是廣告砸出來的,而是消費者和使用者一個拉一個上來的。如果你的產品質量不過硬,僅僅是靠吹牛、靠營銷,這是靠不住的。今天我站在這裡,可能跟傳統產業考慮問題不一樣,傳統產業賣的不好首先說的是我營銷不好、小米賣的好是因為營銷做的好,我覺得這是對網際網路精神的一種誤解。網際網路的核心是口碑,如果這個東西沒有口碑的話,你想忽悠是一點戲也沒有的。
在這一點上,小米做的是比較偏極端的,在小米剛剛開始創辦的前一年半里,小米是沒有市場部門的,怎麼做產品呢?我說我就是在沒有市場營銷費用、沒有市場部門的前提下怎麼將這個產品做起來的。剛剛開始我鼓勵所有的研發人員全部在論壇、在微博上跟使用者交流,我們釋出的第一個產品是小米手機的系統,小米手機的系統剛剛釋出一週才找到100個使用者,只有100個發燒友願意試用我們的東西。我說不要著急,慢慢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的宣傳。第一週100人,第二週200人,第三週400人,第四周800人,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到小米手機發布之前全球就有150萬的使用者了。口碑傳播的速度,是遠遠超過大家想象的。包括到今天為止,小米堅持幾乎不投廣告,投的廣告是非常非常之少的。而且小米的整個市場營銷團隊,我前兩天專門問了一下,到今天為止也不到10個人。小米的結構是,除了電商的基礎設施,比如說客服、倉儲、物流等,這些不算,小米到今天為止是1500人,這當中有1400人是工程師,而且小米整個創辦人,這8個人,全部是做技術的,都是在某一個領域有非常豐富經驗的。我這麼講大家可以瞭解到真實的小米是怎樣的,在網際網路口碑時代,沒有過硬的技術和服務你是站不住的。
可能大家都理解口碑的重要性,很多人就在問說怎麼樣有好的口碑,認為我的東西就是很好但是人家就是不說而已,怎麼辦?我想跟傳統產業的朋友說一說,你的產品一定要好到大家願意說出來。口碑的核心,好的產品不一定有口碑,便宜的產品也不一定有口碑,又好又便宜的東西也不一定有口碑,只有一個東西有口碑,這就是超過使用者的預期。你只有超過預期,才能夠有口碑。這方面來說,是海底撈教育了我。我以前跟他們說迪拜的帆船酒店最好,號稱七星級,我懷著崇拜的心情去迪拜住了一下,貴是挺貴的,一進門就是金碧輝煌,但是大家想一下這個酒店真的弄的金碧輝煌會不會顯得有一點土,反正至少我覺得不好看。他們的服務也的確很好。當每一個消費者去海底撈的時候,一個基本上沒有什麼裝修的一個火鍋店有非常好的口碑,我也曾經問過服務員,你為什麼很真誠的在笑,你為什麼這麼高興呢?
我們去餐館吃飯,其實很少看到服務員是真心在笑。我有時候開玩笑說中國式的假笑,以空姐為最,服務員都是假笑,沒有幾個真心在笑,一看就明白的。但是海底撈的服務員是真心在笑,我就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高興,不就打一份工嗎。他說,您知道嗎,我四十來歲是一個下崗工人,我在海底撈每個月可以拿到四千多,我睡覺都可以笑醒。我找不到工作,海底撈要我,還給我四千多塊錢一個月。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海底撈的員工有非常大的忠誠度之後,他們開發了各種各樣的服務。我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我特別想試試,但是沒有好意思試。這個段子說,海底撈吃完飯之後,他們給你切了一盤西瓜,沒有吃完,最後你跟服務員說能不能打包帶走,服務員說不行。當你結完帳之後,服務員給你一個西瓜,說切開的西瓜不衛生。假如說這個故事是真的,你拿到西瓜時這就遠遠超過了你的預期。當一個服務超過了預期,在能夠被大家口口相傳。其實口碑是跟使用者的預期相比較的,口碑不是我們廠商自己覺得我們的東西又好又便宜,口碑是跟大家的感受相比較的。
還有一點,在整個網際網路時代,7×24小時伺服器在轉,所以基本上反應速度要快很多,使用者和廠商之間的關係、廠商內部的員工之間的關係、合作伙伴的關係,都是非常快的速度,而且是網狀結構的,所以是7×24小時的快速反應。我們傳統企業,伺服器星期六早晨,比如說壞了,可能絕大多數的傳統企業是沒有人去管的,或者傳統企業在處理這一點時,可能會弄一個7×24小時三班倒,搞一群人看著。但是網際網路企業幾乎全員都是7×24小時,如果這個伺服器跟你相關,晚上凌晨三點壞了,也要起來將伺服器搞好。幾年前我聽谷歌的一個朋友說,谷歌開年會,全員滑雪,我說伺服器怎麼辦,有沒有值守的,他們說沒有,他們在雪場裡搞了50臺伺服器,現場監控,有什麼問題就現場處理。在快速反應的情況下,網際網路公司都做的非常好。
我再總結一下。將這四個詞做好其實就已經非常好了,專注、極致、口碑、快。當我明白今天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過程中,為什麼我對小米這麼有信心呢?
第一,小米沒有工廠,不表示工廠不重要,是因為我認為我管理不好工廠,因為我是研發背景的人,研發背景的人為了強調創造力,其實我們對紀律沒有那麼強調,但是工廠的紀律非常強調。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找世界上最好的工廠合作,誰是做手機最好的工廠、誰是做電視最好的工廠、誰是做路由器最好的工廠,這樣我們產能提升的速度會非常之快。
第二,我們沒有零售店,我們的零售店就是在網上,你說你賣一臺手機還是賣100萬臺手機,其實差別並沒有那麼大,主要是靠物流配送到使用者的家中。我們沒有實體店之後,擴張的速度可以變得更快,發展的速度變快了。所以在傳統的角度去看,像格力這樣的巨無霸企業,如果用傳統的方式在五年之內,我想不可能,但是在網際網路上是有可能的。為什麼有可能呢?因為它是輕模式,沒有工廠,不需要線下店面,線下的店面是需要一個一個開起來的,需要很長的週期,需要找房子、需要裝修,一般找一個鋪面想要搞好沒有半年,至少是一年的時間才能搞好。開的不好,人流量不夠,還可能要關掉。小米在這樣的輕模式下,是有機會高速成長的。回顧我們的歷史,小米前年10月底產品上市,第一個月賣了一萬臺手機,這一個月賣了300多萬臺,也就是二十五六個月的時間,翻了300多倍。
正是因為小米的輕,所以成長速度快,而且極端重視產品研發,整個公司絕大多數都是技術,追求極致的產品,非常專注、非常簡單,就是因為這樣的領先商業模式和網際網路運作的手法,我是認為小米在未來幾年的增速還是有機會達到100%,如果是100%的增速,超過格力的概率就非常之大,可能用不了五年。當然小米還是行小的公司,才幹了三年的時間,馬雲當年跟我講的也很有道理,未來的風險還很多,這些我都同意。但是用網際網路武裝傳統企業,用新模式做傳統的事情,這是大勢所趨,是任何企業都擋不住的。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在今天大家可能還更多的認為網際網路的轉型僅僅是電子商務化,電商其實提高了渠道效益,更為重要的是用網際網路思想武裝自己,我想這才是最關鍵的事情。大家看小米,只看到了很少的兩點,第一是電商渠道,第二是新媒體營銷,我覺得這不是完全的小米。廣東有非常多的傳統企業,也非常願意轉型網際網路,但是僅僅電商化是遠遠不夠的。
網際網路的9大思維
1、使用者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使用者為中心”去考慮問題。作為廠商,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只有深度理解使用者才能生存。沒有認同,就沒有合同。
法則:得“屌絲”者得天下;兜售參與感;體驗至上。
2、簡約思維。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爆炸,使用者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
法則:專注,少即是多;簡約即是美。
3、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做到極致,超越使用者預期。什麼叫極致?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法則:打造讓使用者尖叫的產品;服務即營銷。
4、迭代思維。這裡的迭代思維,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關注消費者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法則:小處著眼,微創新;精益創業,快速迭代。
5、流量思維。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流量即***,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法則: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
6、社會化思維。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公司面對的客戶以網的形式存在,這將改變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整個形態。
法則:利用好社會化媒體;眾包協作。
7、大資料思維。大資料思維,是指對大資料的認識,對企業資產、關鍵競爭要素的理解。
法則:小企業也要有大資料;你的使用者是每個人。
8、平臺思維。網際網路的平臺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平臺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裡,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包括蘋果、谷歌等。
法則: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善用現有平臺;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臺。
9、跨界思維。隨著網際網路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網際網路企業的觸角已無孔不入,如零售、圖書、金融、電信、娛樂、交通、媒體等等。
法則:攜“使用者”以令諸侯;用網際網路思維,大膽顛覆式創新。
未來一定是屬於既能深刻理解傳統商業的本質,也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人。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