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白玉蝸牛

  白玉蝸牛養殖業是一項需要豐富養殖經驗的特種養殖業。今天小編教大家。

  白玉蝸牛的飼養方法

  1、採用木製箱,一般規格為50×35×20CM,底部沒有空隙平正,以免損壞卵粒,四周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氣,放入2-3CM厚的晒乾泥土,拌入10%的陳石灰,溼度調至標準可放入50只左右的種牛。另一種方法是用水泥板框架養殖,此法等同商品蝸牛飼養方法,即房間搭建框架結構,水泥板1米長0.5米寬0.025米厚,像貨架一樣,最底層放8塊磚為好,往上每三磚為一層,將水泥板架起,這樣就形成了立體結構,框架式的蝸牛養殖房.

  2、進入木箱內的種牛當天不必投食。

  3、飼料的採集與調配方法:蝸牛一般採食新鮮多汁的青飼料,如南瓜葉,萵筍葉,牧蓄草,菜秧,紅薯葉,雜草,油菜葉,小麥苗,苦麥菜,小白菜,生菜,向日葵葉,瓜葉,豆葉,茄子,瓜皮,胡蘿蔔,豆腐渣等等,應選用新鮮多汁的草、菜、葉,精飼料選用豬飼料即可,如有條件可加入少量麥皮,玉米粉,豆粉,乾酵母粉少量.調配方法:將青飼料切碎,精飼料10%浸水稀溼後拌入青飼料中投喂。

  4、投喂量及投喂時間

  種牛的投喂量一般是投喂後到第二天吃完為止,投喂時間每天下午或晚上,投喂之前,揀掉沒有吃完的飼料,噴灑適量的水即可***看溼度***。

  卵粒的處理及孵化

  白玉蝸牛卵粒孵化是繁殖技術的關鍵環節,俗話說:“有苗不愁長,無苗哪裡想”,孵化率高低直接關係到蝸牛養殖的興衰成敗,因此採集的卵粒應及時進行孵化,千方百計提高孵化率。種牛所產的卵粒一般有白色和黃色。用平鏟將卵粒和少量泥土一起剷出,放入有三公分厚的泥土溼度為40%的小碗中,然後在卵粒表面上放一層用水打過的溼沙布***手握沙布不滴水為宜***,用小食品方便袋把碗包起,也可放入小盆中孵化,方法同小碗,只不過多放幾窩卵粒,上面用農膜包起,出殼時主要吃泥土和自身外殼來維持,兩天後投喂鮮嫩的多汁菜葉,7天后加吃喂精飼料。注意:幼蝸牛指出殼一個月以內的小蝸牛,不可過早喂石灰粉骨粉貝殼粉等,否則可能導致蝸牛生長緩慢,甚至長成僵螺,只吃不長,那樣就不好賣了!

  白玉蝸牛幼牛的管理

  幼牛的管理必須精心,一般泥土3-4天加一點***是因為不斷地長大或過溼***,15天后更換一次新飼養土。

  商品蝸牛的飼養

  蝸牛在適宜的條件下生長較快,殼與肉平衡生長,如果螺殼生長緩慢時可在精飼料中加入1%的新鮮石灰補充鈣質。

  在蝸牛的生長過程中及時地進行分養,一般情況,將個體大小一樣的放在一起進行飼養,密度為把蝸牛底下平放一層為宜,個體與個體之間適當留點空隙,條件許可也可放稀一點,以便生長速度加快,不會出現僵螺,***一般為一星期分養一次***當天喂的飼料以第二天吃完為止,否則就少喂。

  白玉蝸牛飼養要點

  1、生活環境

  白玉蝸牛和其他蝸牛一樣,喜歡在陰暗潮溼、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畏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極為敏感,當溼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並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境的干擾。當環境適宜後,便會自動溶解保護膜重新開始活動。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氣溫和溼度的影響。

  適宜溫度為16—30℃,溼度60%—85%,土壤溼度在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高於35℃時休眠,停止生長和繁殖。

  2、白玉蝸牛的食性

  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餵;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葉、各種瓜果皮渣等;秋天氣溫低,食量減少,可喂些菜葉、薯片等。白玉蝸牛不吃青草、雜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蔥、韭菜、蒜。

  3、繁殖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溫度、溼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從出殼到性成熟一般需6個月時間,交配受精後15—20天即可產卵,把卵產在洞穴內。卵粒綠豆大小,外包一層白色發亮的膜,每次產卵100—200粒,8—15天可孵出幼蝸,壽命一般5—6年。

  4、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按照養殖場地和裝置,大體上可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室外式可挖土溝或建大棚,如果採取溝養,土溝應建在背風向陽處,下挖50—70釐米,寬2米,長根據飼養量而定,溝上面應一側高,一側低,稍有坡度,上面蓋薄膜、竹簾,防逃並防止蛙、鳥類等天敵的傷害。室內養殖可用土盆、塑料盒、木箱、水泥池等,用沙罩、溼布、薄膜等封口,保溼防鼠。

  ***2***飼養土的製備:飼養土要求潮溼、疏鬆、肥沃,因此最好選用未汙染的田園土、黃沙,再加入少量石粉混合,經太陽暴晒3—5天消毒過篩備用。土方配比為:細土30%、沙土30%、黃沙20%、煤渣灰15%、石粉5%,加水後溼度在40%左右,即一握成團,一擊就散。盆內土厚分為:成蝸10釐米,生長蝸7釐米,幼蝸3釐米。飼養土1—2月更換1次。

  ***3***飼餵方法。對幼蝸應喂些鮮嫩菜葉,再加一些精飼料,溫度不得低於20℃,控制在25—30℃,不要有過大的變溫,噴水時不要直噴幼蝸。飼料中含鈣食物不得缺少,1個月後轉入成蝸養殖盆中,放養密度要隨個體的不斷增長由密到稀。每平方米放養400—500只,收穫前為200—250只。60×30×25釐米的飼養箱可放養100只,5—6個月後,殼高4釐米,體重40克時即可採收。

  白玉蝸牛疾病的預防方法

  1、破殼病:養殖箱過高,運輸不當,掀蓋過重。使蝸牛外殼破裂,預防:改進養殖高度,調整運輸誤差,耐心飼養。

  2、爛足病:是外傷真菌性面板病,多在夏季發生,由於鐵釘、玻璃等尖銳物刺傷蝸牛腹足受到外傷,細菌感染傷口發炎腐爛。防治方法:清除尖銳物,用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在飼料中拌入金毒素消毒藥,連吃5天。

  3、脫殼病:***1***其症狀為殼與肉分離,嚴重時暴露內臟,最終死亡。

  ***2***原因:溼度過大。

  ***3***預防及治療:調整溼度,用強力黴素拌飼料投喂5天***10斤用10包***放入木箱飼養,換土一次,此病不易死亡。

  4、鏈刀菌病:

  ***1***症狀:吃食時頭部發青發亮,活動較弱;

  ***2***預防:放入木箱中餵養,換土一次,另用10斤精飼料加250克強力米先,再加250克速安康連喂五天,此病不易死亡。

  5、腸炎病***縮殼病***傳染病

  ***1***病狀:蝸牛很瘦,縮排殼內不食,噴水後才出來取食,活動能力很差,進食很少,幾天之後大批死亡。

  ***2***病因:溫度高或溼度大,陰性細菌干擾,使蝸牛腸道發炎***傳染快***所致。

  ***3***預防:放入木箱,更換飼養土,用10斤精飼料加250克強力米先加250克瘟毒滅,再加入150克氟哌酸,連喂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