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生料栽培雞腿菇

  用生料栽培雞腿蘑比熟料栽培雞腿蘑更有實用價值。實踐證明,北方和南方都可以推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生料栽培雞腿菇的方法。

  生料栽培雞腿菇:培養料準備

  ①棉籽殼或落地廢棉100公斤、生石灰2~3公斤***有的再加0. 1%的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含水量60%~65%。②棉籽殼100公斤、磷肥2公斤、尿素0. 5公斤、石灰2公斤、水160公斤。

  ③玉米芯***粉碎***100公斤、尿素1公斤、石灰2公斤、水150~160公斤。

  ④稻草***切段或粉碎***40公斤、玉米秸粉40公斤、馬糞***幹糞並打碎***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3公斤、水150公斤。

  ⑤金針菇菌糠80公斤、牛馬糞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4公斤、水150公斤。

  生料栽培雞腿菇:栽培與管理

  將培養料充分拌勻,堆積料高1米,寬1. 2~1. 5米,長度不限。蓋上塑料薄膜保溫,在60~70℃保持10小時後翻堆,當溫度又達到60~70℃,再保持10小時,發酵結束。攤涼後鋪於事先整好的畦面上,料厚10~20釐米,分3層播種,用種量為培養料的15%。播種完畢,平整料面,稍加壓實,最後蓋上5釐米厚的壤土或先蓋上塑料薄膜保溫、保溼。待菌絲長好後去掉塑料薄膜覆土,先覆粗土***事先用石灰水預溼,土厚0. 8~1. 2釐米***,然後再覆細土,噴水保溼。

  露天栽培時,在覆土之後,畦面上還應搭拱形塑料小棚加以保護,小棚高30~40釐米。

  南方室外栽培從9月份播種到第二年5月份採收結束,應注意氣溫、雨量、風力等變化。華北地區為保溫、保溼宜用塑料大棚栽培,除酷暑期間外,可常年生產。

  雞腿蘑的產量因不同菌株、培養料和栽培條件而有較大的差異,每平方米產量4. 5~18公斤,生物學效率多數在20%~70%,好的可超過100%。

  培養料處理

  以上配方一至三的培養料充分預溼後堆制發酵,料溫在60℃後維持12-24小時,然後翻堆3次。要求料有醬香味,發酵後培養料含水量在55%-60%,料溫在28℃以下,用17釐米×33釐米薄膜塑料袋,底部先放一層菌種,裝料至一半時放第二層菌種,裝滿後再放第三層菌種,用種量為培養料乾重的10%。每袋料的乾重為0. 4公斤。袋口用繩紮成活結,然後用針在菌種層各扎10-20個微孔,菌種豎放於地上。

  培養料配方

  配方一:平菇菌種料45%,棉籽殼38%,麩皮15%,尿素0. 5%,石灰15%。

  配方二:平菇菌種料50%,棉籽殼38%,玉米粉10%,尿素0. 5%,石灰15%。

  配方三:棉籽殼90%,玉米粉8%,尿素0. 5%,石灰1. 5%。

  埋土出菇

  需將培養好的谷中間隔十釐米種好。然後上覆3-4釐厚的土,要求土粒最大直徑不超過1. 5釐米。覆土後管理同熟料袋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