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白芍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能,是很多人喜歡的中藥材之一,那麼你知道白芍是如何種植的?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了白芍的種植技術,一起來看看吧!

  白芍的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白芍宜種於排水便利,地勢較平坦的細沙黃土和大巖黃土地;黏重土和巖礫土均不宜栽種。收穫後即將土翻挖50~67cm深,使土晒泡,第2次到8月復翻1次,拌牛糞或塘泥,溝泥2500~5000kg作基肥。

  2、選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1***白花白蔸:蔸葉細分枝少,根頭粗圓,品質好。

  ***2***紅花麻蔸:根粗壯而長,皮略帶黑色,產量高。

  ***3***紅花紅蔸:根長而瘦,產量高。

  ***4***紅花青蔸:苗短小,根多分枝。

  其中以白花白蔸為最好,紅花紅蔸和紅花麻蔸次之,紅花青蔸最差。

  3、栽種:白芍主要用分蔸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當大暑前後收穫白芍時,將蔸上的粗根加工白芍,留下老蔸和老蔸的幼芽作種。老蔸無芽的一節切去,用黃土埋栽1個月左右,發芽後又可作種。種芽以粗壯飽滿有2個芽苞的為好。收種時,如果土地潤溼,馬上可以栽種。若當時雨水少,土太乾,可將種根保藏在地窖或背風的房屋裡,用潤細黃土堆放至立秋處暑邊,再行定植。栽種時8~10月均可,但以9~10月氣候溫和,土質滋潤時為最好。栽種時用一短把鋤頭,挖一鋤深,隨即將種芽放下,栽的深度應保持幼芽在土面上3cm左右,根系要伸直襬平,不能彎折,老苗應露出在外。株行距43~50cm,每蔸以3個芽種為好,如果一蔸只有2個芽,就需另配一個種栽在一起。栽好後踩緊土,並淋1次淡糞水。每667㎡栽2000~3000株,需種85~100kg。

  白芍種植知識

  白芍的選種

  種植白芍要先選好種,一般來說白芍的品種有4種,分別是白花白蔸、紅花麻蔸、紅花紅蔸、紅花青蔸,其中品種質量最好的是白花白蔸,這個品種的白芍根部發達,而且粗圓,分枝較少,白芍藥材的品質較高。

  白芍的種植習性

  白芍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植物,在山谷、山坡等地方都可以野生。因此,栽種白芍在管理方面可以較為粗放。白芍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喜歡陽光,還具有一定的抗寒性,適宜種植在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水性和透氣性較好的土地裡。

  白芍的種植時間

  種植白芍前最好將白芍的芽根分成大小兩類,並且分開種植,以方便日後的管理。一般來說,種植白芍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寒露時節前後,而且不能超過霜降時節。因為過了霜降,氣溫下降,對於白芍的生根發芽影響不好。

  白芍的施肥管理

  當年種植的白芍一般來說是不用再追加施肥。等到第二年開始就要追加施肥4次左右,時間可以在3月中、5月、7月和11-12月左右分別施肥,讓白芍生長得到足夠的營養。

  種植白芍要及時除草

  白芍是一種不能與雜草一起生長的植物,最怕雜草叢生。因此,種植白芍時,看到有雜草叢生的話,就要及時除草,以免雜草影響白芍的生長。

  種植白芍要防治蟲害

  白芍的蟲害病有白芍鏽病、根腐病、灰黴病等。因此,種植白芍時要注意這些方面的蟲害防治。對於白芍鏽病可以選擇三唑酮、農抗120等藥劑防治;對於根腐病可以選擇惡黴靈、福美雙等藥劑防治;對於灰黴病可以選擇多抗黴素、速克靈等藥物防治。

  白芍栽植關鍵技術

  一、選地

  白芍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嚴寒,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和富含腐殖質壤土為佳,粘土及低窪地不宜栽培。

  二、土壤消毒

  經過常年的耕種,土壤中會寄生許多土傳病菌,如:根腐病菌、白絹病病菌等,進而造成土傳病害的發生。所以必須在下種前進行土壤殺菌消毒。建議使用國光三滅1500g+國光多菌靈500g/畝拌土或者細沙均勻撒施在土壤中,然後進行淺翻,以保證種芽在良好的環境下生長。

  三、施用基肥

  在土壤消毒完成10-15天后,進行基肥的使用。可以畝用國光鬆爾肥***25:5:15***50kg+國光鬆達生物有機肥50kg+地愛硼200g+地愛鋅200g,為白芍生長髮育貯備營養。將以上肥料充分混勻後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然後深翻土壤,一般深翻40-50cm為宜。

  四、挑選種芽

  白芍為多年生藥材,首先要去除肉質根並選擇帶芽頭的種芽,然後選擇無病蟲害、表面光滑、切口新鮮的帶芽頭的種芽,攜帶有病菌和蟲卵、發生黴爛的芽頭不能選做種芽。

  五、拌種處理

  拌種的目的是減少白芍病害的發生。可以使用國光多菌靈50g+根寶25ml+重茬寶10ml兌水15斤均勻噴施在種芽上,邊噴邊翻動,保證噴灑全面周到,以種芽全部噴溼為宜。晾乾後即可栽種。

  六、栽種

  1、種芽分類。栽種前建議將種芽按大小分為兩類,分別栽種,以便日後管理。種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穫。

  2、栽種時間。栽種時間一般在寒露前後,越早越好,最遲不能超過霜降,如過遲,一方面因貯藏的芍芽已發新根,栽種時易折斷;另一方面,栽後氣溫漸低,髮根不好,影響次年發芽生長。

  3、栽種方法。栽種時開穴,行距40-45釐米,株距30釐米左右,穴深15-20釐米,每畝可以種3500-4000株,開穴後,每穴放1個種芽,芽向上,種後即覆土,以芽在地下5釐米左右為宜。注意:覆土操作應細緻,土要細碎,不能用土塊覆蓋;另外,蓋土要仔細,不能將芽頭裸露,以免芽頭受旱、受凍,導致發芽晚甚至不發芽。

  栽植白芍,選地、土壤消毒、拌種等都是栽植時很重要的工作,我們需要掌握好每個工作環節,這樣才能培育出健康茁壯的幼苗,以達到白芍穩產豐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