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不同生長階段應如何管理

  荔枝的不同生長階段特性都不盡相同,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荔枝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方法。

  荔枝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方法:幼齡樹

  荔枝從定植到進入經濟結果期,管理粗放者可拖至5~7年,如加強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則可在定植後第三年就進入有經濟效益的開花結果期。

  這時期的特點是生長旺盛,枝梢發生次數多,根系分佈淺,抗逆能力弱。開始具有開花結果能力,但座果率低。這時期的管理任務是,擴大根系生長範圍,植株旺盛地進行營養生長,大量抽生健壯、分佈均勻的枝梢,形成良好的樹冠骨架,為早結豐產打好基礎。

  ***一***土壤管理

  荔枝大部分是種在丘陵、坡地,這些土壤通常有機質含量較少,土層較淺,保水保肥能力差,如不注意土壤管理,荔枝的生長髮育將受到嚴重影響。

  1、樹冠下的土壤管理

  荔枝幼齡樹的根系較少,生長弱,而且具有與某種真菌共生的菌根,菌根的生長要求具有比較通氣的土壤環境。因此,荔枝樹冠下樹幹周圍土壤必須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

  才有利於菌根的形成和根系的迅速發育。所以,樹冠下的土壤要及時鬆土,多施有機肥,地面覆蓋,防止板結。

  2、樹盤外的土壤管理

  幼齡期的荔枝園,為了增加經濟收入,行間應間作短期作物***蔬菜、豆科綠肥等矮生作物***,結合間作進行多次的施肥、灌溉、鬆土,並將間作物收穫後莖杆和綠肥翻入土中,增加有機質、改良土壤。植後第二、三年,必須有計劃的把樹盤外圍的土壤進行改良。具體做法,秋冬季時,在原植穴外挖50釐米深,40~50釐米寬的溝,每株每年壓入100

  公斤左右的雜草、樹葉或綠肥,加1.5公斤過磷酸鈣,上面再蓋土。挖壓青施肥溝,第一次在苗木的東西側挖,第二次在苗木的南北側挖,或者沿樹冠外圍挖一圓圈。

  3、肥水管理

  葉片對肥料的吸收快,吸收率高,因此,可在新梢轉綠後進行根外施肥,以0.2%尿素,0.3~0.5%的磷酸二氫鉀噴灑葉片,能促使枝梢迅速老熟。但使用濃度應特別注意,濃度過高易灼傷葉片。高溫乾旱時應適當降低濃度。幼齡荔枝樹根系弱,分佈淺,易受表土水分變化的影響,在高溫乾旱的情況下,如土壤水分過少,將抑制枝梢的萌發生長,甚至植株枯死。因此,旱季應注意灌溉保溼。雨季則要注意排除積水。

  定植後1~2年生幼樹的肥水管理,能促發根群和枝梢總葉面積。定植成活後的荔枝幼樹根系少而弱,吸收力也弱,因此不宜大肥大水。施肥以腐熟優質、以氮為主配合少量磷、鉀肥、少而精、勤施薄施為原則。定植當年的幼樹可以每月施稀薄的肥水1~2次。第二、三年以增加根量,促梢、壯梢為主。每次枝梢頂芽萌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速效肥,促使新梢迅速生長;葉片由紅轉綠時施第二次肥,促使枝梢迅速轉綠,提高光合效能,積累營養物質。也可在新梢轉綠之後再施一次肥,以加速新梢老熟,縮短梢期。

  施肥量,第一年每株每次可施尿素20克左右,或施複合肥30克左右,或稀薄的人糞尿中每擔加入尿素200~250克或磷鉀肥,每年每株1~2公斤。第二年起,施肥量應逐步提高,在前一年的基礎上增加50~60%。施肥的方法,第一年幼樹最好將化肥溶於水中,在樹盤內潑施,第二年以後可在樹冠外圍土壤上開淺溝施,施後蓋土,乾旱時要及時灌水。

  4、除草、鬆土

  荔枝菌根好氣,除草、鬆土有助於土壤疏鬆通氣,能促進根系的發育。幼齡樹可結合間作物的管理進行除草鬆土。夏秋季高溫多雨,雜草生長快,土壤也易板結,除草鬆土次數宜多;冬春氣溫低,乾旱,雜草生長慢,除草鬆土次數較少。

  幼樹根淺,因此,根據範圍內鬆土應淺,8~10釐米為宜,根際範圍以外可深至15釐米左右。

  5、間作

  荔枝幼齡期行間間種短期矮生作物,可充分利用土地,以短養長,增加收益,並可抑制雜草,防止水土流失,間作物的莖葉可作施肥和蓋草材料,改良土壤。但切忌種植高杆作物、攀緣作物和吸肥力很強的作物,以免爭奪荔枝的養分水分和陽光。間作應加強施肥、灌溉,提高地力。

  ***二***樹冠管理

  幼年荔枝樹冠管理的目的:根據荔枝的生長特性和當地的外界環境條件,通過各種各樣的農業技術措施,控制和促進樹冠的迅速擴大,分枝數增多,枝梢生長健壯,主枝和側枝分佈均勻,骨架結構堅固,矮生而又密集的樹冠,為早結、豐產、穩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1、修剪

  過去對幼年荔枝樹很少進行修剪,因此樹冠凌亂,枝條過多過細,病蟲害嚴重,生勢衰弱。應在每年的冬季進行一次修剪,將過密的陰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弱枝、枯枝剪掉,使養分有效地用於擴大樹冠,並使樹冠內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每次新梢老熟後而下一次新梢未萌發之前,把生長過旺的徒長枝、直立枝留20~30釐米進行短截。

  幼樹的修剪要注意樹冠均衡,不要一邊高一邊低,或一邊寬一邊窄。若骨幹枝間強弱差異較大的,可抑強扶弱。

  幼樹修剪的原則:宜輕不宜重,宜少不宜多,可剪可不剪的枝條暫時保留。注意多剪上少剪下,多剪下少剪內,避免把內膛枝和下垂枝剪光,而形成表面結果的殼形樹冠。修剪時期應在新梢萌發前進行。

  2、整形

  樹冠表面結果是荔枝結果的主要特性,豐產型的樹冠多為半圓球形或圓錐形。從種植當年起,就要注意培養矮幹,3~4條主枝的半圓球形樹冠。主幹的高度30~60釐米***分枝短的品種30釐米,分枝下垂的品種60釐米,密植園可矮些,疏植園可高些***。當主杆高30~60釐米時即摘***截***頂,促使分3~4條方位分佈均勻的一級分枝***主枝***;一級分枝長40~50釐米時再摘***截***頂,促使分生2~3條二級分枝***副主枝***,其中前端一條不截頂,使其向外延伸,其下2條再摘***截***,形成三級分枝***側枝***;主枝和許多大側枝構成樹冠的骨架,故稱為骨幹枝。三級分枝再摘***截***頂,分生四級分枝。如此再進行2~3次,形成緊湊的樹形,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主枝與副主枝的分枝角度如果過小***小於45度***,可用拉繩或吊石的辦法調整。通過人工控制,使荔枝樹形成為開張的半圓球形樹冠。

  骨幹枝的培養,必須從幼苗期開始做起,否則對樹體的結構,樹勢的發育和結果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枝條疏而長的品種,如三月紅、妃子笑等品種,必須在幼齡期做好樹形的培養。

  荔枝不同生長階段的管理方法:結果樹

  荔枝長期存在結果不穩定的現象,隔年結果甚至隔幾年結果的很普遍。其原因除氣候條件的影響外,主要還是管理不善的問題。

  對荔枝結果樹的科學管理,首先要重視土壤管理,創造一個有利於荔枝根系生長髮育所要求的土壤生態環境,使根系發育旺盛,吸收能力強,保證結果樹地上部能正常開花結果。其次是要合理地進行樹冠管理,根據荔枝生長髮育的規律,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係,使結果樹在入冬後具有健壯而成熟的枝梢,積累充足的營養物質,以保證形成花芽開花結果。

  有條件的果園,可在荔枝果實約五成熟時***果實基部開始轉紅***,進行果穗套袋,既可防蟲、防病,又可防蝙蝠;保溼降溫,防日暴晒傷果;減少蒸發,增加***袋內***溫度,促進果實成熟。可用專制的果實袋或透明塑料薄膜袋或半透明的硫酸紙袋,袋園筒形,長約30~40釐米,寬20~25釐米***長寬按果穗長短、大小而定***,其上打一些直徑0.5釐米的小孔,套上果穗,上部束綁,下部略開啟。套袋前先噴霧防蟲防病農藥。採果時果穗和果實袋一起摘下。

  荔枝管理方法

  ***1***施壯花肥:在花穗形成後至開花前15天施,老樹、弱樹應提早施,每株按掛果量50公斤計,施複合肥2~3公斤。

  ***2***殺小葉促花:花穗帶小葉的在小葉開始發育至未轉紅前,選擇專用促花王戓小葉萎縮素、小葉脫或壯花殺小葉素噴殺小葉,培育純花穗。

  ***3***修剪:樹冠廕庇的樹要進行修剪,剪掉陰枝、弱枝、病蟲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還沒有萌發花穗的樹要抓緊時間修剪,有利花穗的萌發生長。

  ***4***控穗:花穗偏長的品種,如妃子笑、桂味、糯米餈及淮枝青幼年樹,在花穗8~10釐米時噴半量控梢靈控制花穗伸長;也可以人工疏花,截去1/3~1/2花穗;或在花穗20釐米長時,剪去一半;同時疏去過密或較弱的花穗側枝,有利於花穗短壯或釆用化學藥物噴一次調花壯花劑控穂。

  ***5***壯花:花穗弱的噴1~2次多元核苷酸+複合細胞分裂素+萬豐或氨基酸有機葉面肥壯花,結合根外追肥、除蟲進行。

  ***6***防治病蟲:花穗發育期是霜疫黴病與荔枝蝽蟓的發生期,應每半個月噴一次殺蟲殺菌劑,殺蟲殺菌劑應注意輪換使用,雌花開放前15天噴一次荔枝保果素,開花前後10天嚴禁噴殺蟲劑,以免傷害蜜蜂和授粉昆蟲。

  ***7***做好荔枝授粉工作。①花期放蜂,提高授粉率。②花期遇乾旱天氣應噴水防燒花。③花期遇雨天應搖去花上積水以防漚花搶晴噴一次強力授粉素輔助授粉。

  ***8***肥水管理良好、樹勢壯旺的妃子笑、桂味、糯米餈,如果去年秋冬季經螺旋環割控冬梢的要檢查環割口,使環割口保持斷開;沒有環割的在開花前後進行環剝環割保果。

  ***9***謝花後10~12天及40天各噴1次“果得保”戓氨基酸型快速保果劑保果,並可在噴藥時加多元核苷酸等葉面肥,提高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