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貂不同生長時期應如何飼養

  紫貂***學名:Martes zibellina***屬中小型獸類,軀體細長,四肢較短。頭形狹長,耳短而圓,嗅覺、聽覺靈敏。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紫貂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配種期紫貂的飼養管理

  紫貂的配種期是從6月中旬至8月下旬這一段時間,約2個月時間。此期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做好公母貂的放對交配工作,力爭有較高的配種率和受孕率。在飼養上,飼料營養與準備配種期五太大的變化,不過公母貂應單獨制定日糧標準。對公貂蛋白質水平應高些,即25—30g左右,另外要增加催情飼料,如動物腦、肝、麥芽、雞蛋等營養。在管理上,為確保配種,每天早4:30—9:30,放對一次,其餘時間儘量減少對種獸的干擾,保證種貂休息,保證飲水充足,注意遮陰。配種期紫貂每喂2次。早晨喂量佔日糧的35%-40%,在配種結束後的9:30一10:00供給。晚喂量為60%一65%,在下午的17:30—18:00餵給。配種期串貂頻繁,容易發生跑貂事故

  妊娠期紫貂的飼養管理

  母貂受配後,即轉入妊娠期,紫貂從8月份至翌年2月份為胚泡滯育期,而其真正妊娠期為2—3月份。胚泡滯育期飼養上同準備配種期,而真正妊娠期應加強飼養,飼料必須全價,飼料中應保證牛奶、鮮肝、雞蛋、水果的補給,如能補喂麻雀、鬆籽則更好。妊娠期的管理主要是創造安靜的環境,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干擾。臨產前要搞好產箱的保溫工作,選擇好的墊草。同時在紫貂妊娠滯育期必須搞好母貂換毛和越冬。

  哺乳期紫貂的飼養管理

  紫貂哺乳期在3—5月份。飼養上,基本同妊娠期,但不要控制飼料量,按食慾進行飼養。產仔初期的產仔母貂白天不出小室,晚上採食較多,所以早飼時,喂日糧的30%一40%,晚飼時喂日糧的60%一70%。管理上主要是搞好產仔母貂及仔貂的護理。產仔期應謝絕一切參觀,防止一切驚擾,儘可能創造安靜環境。仔貂檢查要在3天內進行,檢查目的除了解產仔數量、性別、健康狀況外,更主要的是看母貂的泌乳力及泌乳量。

  對產仔多、哺乳力差的母貂,可選擇產仔日期相近、產仔較少的母貂代養。隨著仔獸日齡增長,並視母乳分泌情況,當仔貂到1月齡時,可補喂飼料。一般仔獸在25—28天即開始採食,由母貂往小室內運送飼料,故此時飼料要稍細並稀些。仔獸開食後母貂不再舔食仔獸的糞便,以防仔獸患胃腸疾病,仔獸長到50日齡,母獸乳量減少,母獸明顯消瘦,此時應及時斷乳分窩,最遲不得超過60日齡。斷奶後的母貂和仔貂飼料仍需維持哺乳期的水平,經2—3周後再轉入準備配種期和仔貂育成期飼養。

  幼貂養育

  仔貂分窩最好一次斷乳,分窩的幼貂成對養育在籠中,為防止互咬,最好是公母成雙,同窩公母飼養更好,幼貂小室要鋪墊草,以防受潮,飼養上按食慾情況進行最初分窩,仔貂食慾不好,1一2天適應後,食慾即恢復正常。隨仔貂體重增加,而逐漸增加食量,以夠吃不剩為準。幼貂在6月齡時,即達到成年貂大小,運動量加大,加之換毛和越冬需要,日糧比基礎群日糧標準高10%一15%。到8—9月份,幼貂的食慾大增,易發生胃腸疾病,因此,須增加能量飼料的供給,如豬脂肪等,以減少飼料的容積。在日糧分配上,應採取早晚均量或三分日糧的飼餵方法。在管理上,從8月1日開始,所有幼貂都要單籠飼養,公母貂最好相鄰,以便進行合籠馴化。應經常觀察分窩幼貂的情況,並拿到手中仔細檢查,看是否有尿溼症狀,如有,可用雙氧水或高錳酸鉀稀溶液擦洗,然後用棉球擦乾,撒上抗菌素即可。

  冬毛生長期紫貂的飼養管理

  紫貂8一10月份為冬毛生長期。此期除保證蛋白質供給外,還應注意含硫氨基酸的供給量。同時還應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飼料的供應,以保證冬毛迅速生長。

  紫貂準備配種期

  對於公貂是指從8月份結束交配開始到翌年6月中旬的配種前這段時間。對於母貂則從5月下旬的仔貂分窩以後到6月中旬的配種前的時間。此期主要任務是恢復公母貂體況,迎接配種期到來。在飼養上,應多供給新鮮而適口的營養全價的、易消化吸收的飼料。9—10月份是秋季換毛和蓄積脂肪、準備越冬的時節,此時要給予高能量和含硫氨基酸較高的蛋白質飼料。

  種貂,特別是種公貂此期食慾猛增,易造成胃腸膨脹,應特別注意。日糧供給要均衡,切忌飢飽不均,喂飼後0.5—1h最好驅趕紫貂運動,寒冬季節,應加強小室保溫。3月份以後,應供給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滿足公貂性器官發育及母貂妊娠的需要,如動物腦、雞蛋、牛奶、鮮肝、麥芽等。維生素A、E、C也須補充。

  在管理上,主要加強馴化工作。

  ①要加強運動,為配種準備好的體況。

  ②在2—5月結合稱重訓練種公貂的進出籠、合籠馴化及公母貂籠相鄰排列,通過異性刺激,促進發情。

  ③在6月下旬對公貂睪丸發育及母貂外生殖器官發情進行檢查,以確定配種開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