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的歷史由來
安化黑茶是指採用湖南雪峰山脈茶區的大葉種群體品種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渥堆、鬆柴明火乾燥等四大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幹茶色澤黑褐油潤、滋味醇和或微澀、湯色橙黃、略帶獨特松香的品質特徵的黑毛茶和以其為原料精製加工而成的產品總稱。
下面為大家分享下安化黑茶的悠久歷史,讓大家都知道安化黑茶是怎麼由來的。要想知道就看下面我的分享吧!
安化黑茶,因其產自湖南益陽安化而得名。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常常因為碰到下雨天而淋溼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丟棄。在途徑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時,發現村裡病了良多人,村民們普遍沒吃沒喝,茶商想自己帶的茶反正也長黴了,值不了多少錢,就送給這些可憐的家庭吧,結果奇蹟發生,村子裡的人們痢疾全好了。而事實上,安化黑茶的產生,比傳說中的要早得多。
商品,主要因為海外市場的徵購,這一原產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璧現,並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其聲譽之盛,已不亞於當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權勢鉅子的臺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紀***參照四川烏茶的製造方法,加以改進,製成黑茶。烏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炒青***鍋炒***茶,比擬之下,黑茶除掉了青葉氣,滋味醇和,有松煙香,更受西北各少數民族的歡迎。當時,西藏喇嘛常至京師禮佛朝貢,邀請犒賞。回藏時,明朝廷賜給很多禮物,其中茶葉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倉撥給,但喇嘛們卻繞道湖廣收賣私茶。湖廣黑茶最合他們的口味,而黑茶主產於安化一帶,後統稱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至晚產於15世紀後期,通常經過湖北運銷北方和西北。因為安化茶滋味濃厚醇和,且量多價廉,西北那些領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採購私販。從明至清,茶葉都屬於朝廷的“計劃供給商品”,而四川茶、漢中茶在有明一代是朝廷的“定點出產商品”,利厚暢銷的安化黑茶很快讓漢茶和川茶市場冷落,產銷蕭條。明朝萬曆23年***1595年***,御史李楠和徐僑為湖南茶葉在奏本中打架,一個要求朝廷頒令禁運,免妨茶法馬政;另一個以為湖南茶對西北遊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後經戶部裁定,報請天子批准:自後銷西北的引茶,以漢、川茶為主,湖南茶為輔。至此,安化黑茶才算成了官茶。
延伸閱讀: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體積龐大的裡引茶受運輸條件的影響而大為減少,從而引起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於是安排地方政府解決這一問題。時任湖南省茶葉管理處副處長的彭先澤先生,經過科學的實驗和研究後,撰寫了一篇題為《闢在安化不能壓磚》一文,並見諸報端,引起政府和業界人士的高度重視。1939年5月,彭受託至安化試壓黑茶磚,在安化的江南坪***江南鎮***仿照湖北羊樓洞的壓制方法,用木製壓機壓制樣磚數片,送往當時的財政部貿易委員會檢驗。
6月接到覆電:“樣磚色味俱佳,唯磚身鬆弛,諸囑壓緊。”7月於湘潭訂購鑄制手搖螺旋壓機六部,12月壓機運回。1940年1月裝制,3月正式開工壓制,其產品據當時旅居江南坪的涇陽茶商稱:“磚身緊緻,色澤豔麗,香味醇厚,其品質在涇陽磚之上,並經重慶中國茶葉公司檢驗,電覆堪合俄銷,交由中國茶葉公司銷售,自此,安化開始壓制黑磚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