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工具與步驟
茶道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道工具、步驟!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為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位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為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茶器的選擇注意原則
一、器之質地粗細與茶之發酵和新老程度成正比
首先我們可以根據茶葉的發酵程度來選擇茶器,也就是說,發酵程度越低的茶,宜用質地細密的器物,如綠茶宜用青瓷或玻璃器皿,烏龍宜用泥質較細的紫砂,黑茶宜用粗陶或泥質較粗的紫砂。是因為,質越細密,越容易將發酵程度低或不發酵的茶的溫潤體現出來。而粗陶,能吸收老茶異味,所謂水過砂則甜,有助老茶濁氣散發。
綠茶宜用青瓷或玻璃器皿
二、器形之高矮與茶之老嫩成正比
在茶器的選擇原則上,越老的茶,由於不怕燜,宜選擇高深的器皿,如紫砂中的秦權、漢鐸等,能將老茶的茶性很好地逼出來。而細嫩的茶,如綠茶,宜選擇無蓋或淺腹的的器皿,才不會將嫩芽燜壞。按這個標準,嫩芽做的紅茶,如金駿眉,雖然發酵程度高,由於細嫩,宜選擇淺腹的紫砂。
三、香氣多少與茶器質地粗細成反比
以紫砂為例,以香氣見長的茶,如烏龍茶,宜選擇泥質較細的紫砂,香氣不宜散發。而香含在茶湯中的茶,如普洱,宜選用泥質較粗的紫砂。
四、當你無法選擇時,蓋碗是萬能的替代品
由於蓋碗的可控程度高,如通過蓋之開合,可散可悶,來適應不同老嫩和發酵程度的茶;通過觀看湯色,判斷茶湯濃淡,決定出湯時間等等。當你無法備齊各種茶器時,蓋碗是必不可少的泡茶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