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茶的工藝基本流程有哪些

  茶文化在中國非常盛行,而茶葉是怎麼製作出來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製茶的工藝流程,一起來看看。

  製茶的工藝流程

  1、採青:

  茶只能採摘嫩葉,採下來後稱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葉為一芯一葉;多采兩片葉 為一芯兩葉。

  2、萎凋:

  茶青首先要放在空氣中,讓它失掉一部分水分,這個過程稱為萎凋。

  3、發酵:

  指茶葉中的化學成分與空氣 起氧化作用。發酵會使茶發生香變, 未經發酵的茶葉,喝起來有股菜香, 讓它輕輕發酵就會轉化成花香。發酵 變重後會轉化成果香,如果讓它盡情 發酵就會變成糖香。

  4、殺青:

  殺青是用高溫殺死葉細胞, 停止發酵並使茶葉變軟。需用炒青和 蒸青工藝。炒青就是下鍋炒。蒸青即 用蒸汽把茶青蒸熟。

  5、揉捻:

  殺青過後,要將茶葉像揉麵 一樣的揉捻。揉捻包括手揉捻、機揉 捻、布揉捻。

  6、乾燥:

  揉捻完就算茶葉的加工程式 初步完成,這時要把水分蒸發掉,這 個過程稱為乾燥。乾燥的方式有三 種:火爐上烘乾、手搖式乾燥機乾燥、 自走式乾燥機乾燥。

  7、精製:

  乾燥後的茶葉在銷售之前,還需要再經過一番精製。它包括:篩分,將茶篩分成 粗細不同的等級:剪下,需要較細的條形時,可用切碎機將它切碎;拔梗,將部分散離的 茶質分離出來;復火,乾燥不夠時,再幹燥一次,也稱補火;風選,將精製過的茶用風來 吹,碎末和細片就會分離出來。

  8、包裝:

  為精製後的茶葉進行包裝,便成了上市銷售的成品了。

  在整個製茶工藝流程中,發酵是最重要的一個工序,發酵程度不一樣,製成的茶品性 也各異;揉捻是第二個重要的工序,揉捻的輕重能塑造出茶葉不同的特性:乾燥是另一個 重要的工序,所用焙火的高低能改變成茶的風味。上述製茶工藝及工序只是一般的製茶流 程,針對不同品類的茶,根據其特性,還需要做特殊工藝處理。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的關係

  在中國,“道”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而不是這些生活的枝葉。反觀日本,它從中國拿過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稱之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國,而其發展之路卻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方向,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國茶文化的主體是人,茶是作為人的客體而存在的,茶是為人而存在的。中國茶文化被稱為美的哲學。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茶文化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奠定中國古典美學理論基礎的宗師是大哲學家。

  2.其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

  3.中國茶文化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論,並得益於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的推動。

  4.中國茶文化美學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從小茶壺中探求宇宙玄機,從淡淡茶湯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國茶文化美學從哲學的高度,廣泛深刻的影響著茶人,特別是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總之,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著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在中國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反觀日本茶道,強調的是以下三個觀點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稱為茶道的四諦、四規、四則。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這四個字,人們馬上就會和茶道聯絡起來。茶道思想的主旨為: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而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由這四個抽象的事物又分別產生了日本茶道藝術成千上萬種諸形式。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茶的鑑別方法

  1.可以根據茶葉的色澤分辨陳茶與新茶。大抵來說,綠茶色澤青翠碧綠,湯色黃綠明亮;紅茶色澤烏潤,湯色紅橙泛亮,是新茶的標誌。

  2. 可從香氣分辨新茶與陳茶。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高變低,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

  3.還可從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不管何種茶類,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卻顯得淡而不爽。

  總之,新茶都給人以色鮮、香高、味醇的感覺。而貯藏1年以上的陳茶,縱然保管良好,也難免會出現色暗、香沉、味薄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