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藝與茶道的關係是什麼

  花藝與茶道有著很大的聯絡,那麼花藝與茶道的關係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花藝與茶道的關係,一起來看看。

  花藝與茶道的關係

  現代茶道插花可謂是東方試插花的一朵奇葩,既延續了東方試插花的人文藝術風格,又融入了茶道之神性,別具特點。她的清新、雅緻,以及她的野趣,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

  茶道插花表現出來的主要風格特點是:線條優美的造型,簡潔淡雅的用材,自然清新的野趣,詩情畫意的情趣,超凡脫俗的意境。

  茶道插花,即茶室插花,是茶室的一種室內裝飾藝術。她汲取了茶道的和——氣——道——神——韻的美學精髓,以花枝的線條進行造型,形成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

  線條是茶道插花最基本的視覺要素之一,線條的粗細曲直、剛柔、疏密。形成了簡潔、飄逸、粗獷的造型。展現了多姿多彩的茶道插花作品。花枝線條千變萬化,表現力非常豐富。柔美、剛勁、秀雅都可以寥寥數枝淋漓盡致的表達。

  粗枝勁幹表現雄壯氣勢。纖細柔枝表現溫馨秀麗。飛動的線條給人以揮灑自如、酣暢淋漓之美。順勢而下的線條有一瀉千里之感。蜿蜒迂迴的線條又有溪水潺潺的韻味……

  充分利用自然界千姿百態的枝條是茶道插花的特點之一。

  花韻宛若茶韻。品茶意在品韻,品茶是一種心境。在清寂的環境中以平和的心態去品味人生,不求奢華只為一絲內心的寧靜。

  茶道插花有別於大紅大紫的現代插花,它不求浮華之美,只求自然簡潔,它不求團簇眾多,只求寥寥點睛之筆。輕描淡寫、清雅脫俗。花枝多用山野花卉、野果、殘枝。三兩枝以不改其自然生長形態,置放在古樸花器內。使其更具自然野趣美。

  花器和幾架也頗講究。茶器即為花器——茶壺、茶碗、茶杯、茶桶***筒***、盛上清水就可以養花枝材。插花作品配上茶几,茶盤。不僅增美感,更顯脫俗雅緻。

  花性如茶性,她注重自然情趣。著力表現花和枝自然形態美,不矯揉造作,對待每一片葉,每一枝花都是順其自然之勢,巧妙組合。使之各得其所、和諧共處,宛若天成。毫無刻意造作之氣,即便修剪也不顯絲毫人工痕跡。

  花藝與茶藝的關係

  花藝與茶藝在中國更多表現出禪意,歷代高僧及智者無不極致修行,高深到無形,極致到無蹤,潛於心,悟與意。

  油畫與咖啡 ,在西方表現出信仰和生活,直白出藝術家的個性、創意,讚許者也是真實的掌聲。

  在中國,信仰似乎是奢侈品,多以寄託方式呈現,於是漸出禪意來釋放。

  小到掌心琴爐,大到空間場景,任何事、任何物都會塗抹禪意,或許是悟道或許是跟風,總之尋求的是境界,是否真實誰都無法驗證。

  境界這玩意多數是自己給自己的安慰,基本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外衣,真正能修行到所謂境界的甚少。

  也罷,國人有國人的方法,歐式風格也可以進入中國的夜總會,眾人驚呼高檔,設計者認為是混搭,我則認為是混蛋。

  花藝與禪意,禪意與茶藝在中國曆來有淵源和聯絡,也是傳承的精神與表現的形式,

  其實,禪在心,禪在意,走多遠,悟多高,最終是修與行。

  茶道和茶藝的區別

  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裡所說的‘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裡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節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

  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蔡榮章先生也認為:“如要強調有形的動作部分,則使用‘茶藝’,強調茶引發的思想與美感境界,則使用‘茶道’。指導‘茶藝’的理念,就是‘茶道’。”

  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書畫、建築、自然環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

  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無上妙道。

  在中國茶道中,飲茶之道是基礎,飲茶修道是目的,飲茶即道是根本。飲茶之道,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重在道德實踐性;飲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國茶道集宗教、哲學、美學、道德、藝術於一體,是藝術、修行、達道的結合。在茶道中,飲茶的藝術形式的設定是以修行得道為目的的,飲茶藝術與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

  中國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人生的藝術。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藝術性的飲茶,是飲茶生活藝術化。中國是茶藝的發源地,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藝。中華茶藝是指中華民族發明創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飲茶藝術,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境、儀容儀態、奉茶禮節、品飲情趣等。

  “茶藝”一詞是臺灣茶人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提出的,現已被海峽兩岸茶文化界所認同、接受,然而對茶藝概念的理解卻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亂,可謂眾說紛壇,莫衷一是。

  中國古代有“茶道”一詞,並承認“茶之為藝”。

  其“茶道”、“茶之藝”有時僅指煎茶之藝、點茶之藝、泡茶之藝,有時還包括製茶之藝、種茶之藝。中國古人雖沒有直接提出“茶藝”概念,但從“茶道”、“茶之藝”到“茶藝”只有一步之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