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吃什麼最養生

  到了寒露,“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已是深秋時節,天氣漸冷更加乾燥,寒露正是這樣一個交替時節,天氣乾燥,寒涼漸重,“涼燥”是其特色。那麼,你知道在寒露這個節氣吃什麼最養生嗎?

  你知道寒露之後,吃什麼最養生嗎?

  1.香蕉

  秋天氣溫忽高忽低,是感冒的多發期。專家研究認為,香蕉能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特別對病人、老年人很有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通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感染,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

  據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每天吃1-2支香蕉,可使中風發病率減少40%。這是因為香蕉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鉀能維持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能量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臟的正常舒縮功能,有抗動脈硬化、保護心臟血管的功效。香蕉含有一種能幫助大腦產生羥色胺的物質,這種物質不但能促使人的心情變得快活和安寧,甚至可以減輕疼痛,還能使引起人們情緒不佳的激素大大減少。

  2.甘蔗

  秋季乾燥缺水,富含水分的甘蔗也是市民喜愛的秋令水果之一。甘蔗味甜汁多,含有多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鐵的含量特別多,每公斤達9毫克,居水果之首。有人稱:“秋日甘蔗賽過參”。

  甘蔗不僅是秋令佳果,而且還是防病健身的良藥。祖國醫學認為,甘蔗味甘性寒,可滋補養血、清熱生津,故有滋養潤燥之功,適用於低血糖症、心臟衰弱、津液不足、咽喉腫痛、大便乾結、虛熱咳嗽等病症。民間常用蔗汁、葡萄酒各50克,混合服,早晚各一次,對治療慢性胃炎、反胃嘔吐有很好的療效。

  甘蔗雖是果中佳品,但亦有不適合的人群,比如患有胃寒、嘔吐、便洩、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暫時不吃或少吃甘蔗,以免加重病情。

  3.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陰除煩,搗汁加熟蜜濃煎收膏,開水沖服,治療煩熱口渴尤佳。經常食用,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均有補益。葡萄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葡萄中的糖易被人體吸收。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被人體吸收,特別是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時,若及時飲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狀緩解。

  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在葡萄中含有一種抗癌元素,可以防止健康細胞癌變,並能防止癌細胞擴散。

  4.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與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鮮棗多項營養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維生素C、鉀、鎂、鐵、鋅等。維生素C可軟化血管、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鉀對控制血壓有利,鎂有助於對抗壓力等。需要提醒的是,棗偏熱,痰多、便祕、胃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吃。

  5.柑橘

  柑橘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柑橘富含的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訊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柑橘中的類胡蘿蔔素含量也遠遠高於其他秋季水果,這種營養素在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具有護眼明目的作用。柑橘中還含有抗氧化、抗癌、抗過敏成分,並能防止血凝,減少冠心病、中風及高血壓的發病率等。

  柑橘含有大量的維他命C,而從柑橘皮中萃取的柑橘精油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鎮定神經,消除焦慮和心理壓力,並具有較強的抗老化功效。柑橘精油運用到護髮中,則可以起到清涼提神,去除頭屑的作用。

  寒露之後

  吃什麼蔬菜養生?

  1.土豆

  土豆含有維生素C。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上班族,最容易受到抑鬱、灰心喪氣、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困擾,土豆可以幫你解決這個難題。食物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是因為它裡面含有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能作用於人體,改善精神狀態。

  雖然土豆的澱粉含量很高,但和山藥差不多,即使吃多了也不會發胖,口感清脆或粉質,適於炒、燉、燒、炸等,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在歐美等國被認為是“第二麵包”,聯合國糧農組織正式將2008年定為“馬鈴薯年”,還稱其為地球“未來的糧食”。

  2.蓮藕

  俗話說,“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的蓮藕不僅是佳蔬,還是一種良藥,根、葉、花都可入藥。常吃蓮藕,有通氣利水,養胃生津,疏導關竅之功效,對於防治高血壓有很好的效果。食用蓮藕的時候,記得要將藕節去掉,因為藕節更側重止血的功效。

  另外,蓮藕富含大量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B、維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肉質肥嫩,白淨滾圓,口感甜脆,生食堪與梨媲美,適宜老少滋補。

  3.芋頭

  芋頭富含蛋白質等營養素,其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口感特別綿軟。正如農諺所言:“番薯芋頭半年糧”,芋頭被視為“農家最重之蔬”,它既可當蔬菜,糧食,又可做成甜品,近年流行的臺灣“芋圓”也是用芋頭所制哦。

  秋季吃芋頭有潤肺排毒減肥的功效。秋季天氣慢慢變得乾燥,由於天氣轉涼人的食慾也開始變大,平時身體比較肥胖的人可以多吃些芋頭。因為芋頭中食物纖維素能夠讓人產生一種飽腹感,從而減少食物的攝入量。

  4.山藥

  山藥,又名淮山,是營養豐富的常見食材,具有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和降血糖等養生作用,有“神仙之食”的美名。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

  在中醫上山藥有著“聰耳明目”、“不飢延年”的功能,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而民間也流傳山藥對於調理生理能力、病後虛弱體質、婦女產後調養,小孩強健體魄都有顯著效果,因而被稱為“食物藥”。

  5.蘿蔔

  蘿蔔俗稱“小人蔘”,而且有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中醫認為,白蘿蔔色白屬金,對應五臟中的肺,其性甘平味辛,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食、除疾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熱、便祕、吐血、氣脹、食滯、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暢等。

  從西醫營養學的角度來說,白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防止面板的老化,阻止黑色色斑的形成,保持面板的白嫩。此外維生素A和維生素C都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癌症,也可以預防老化及動脈硬化等。

  寒露養生吃什麼?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氣候特徵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天氣也變得更加乾燥。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此時大雁南飛,菊花漸黃,相比一個月之前的“白露”,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

  寒露三候

  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

  雀入大水為蛤: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於是就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菊有黃花: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時節的衣食住行

  衣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一場秋雨一場涼”,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面板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是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食

  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要防止過量飲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飲和熱軟食物。中秋之後天氣乾燥易出口渴咽乾脣燥面板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深秋體內精氣開始封藏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補品。

  秋季宜吃這六種食物:

  1.藕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2.山楂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3.蜜桃

  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溫,過多食用容易上火,嚴重的還會身上起瘡,尤其是平時內熱偏盛、易生瘡癤的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給嬰幼兒餵食桃子,因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另外沒有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脹或腹瀉。

  4.柚子

  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維生素C聞名,其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5.柑橘

  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養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訊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產的水果當中,柑橘的維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實、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藥理作用。

  6.石榴

  石榴性溫、味甘、澀,入肺、腎、大腸經。石榴的營養特別豐富,果實中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有機酸、蛋白質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具有助消化、軟化血管、降脂降糖等多種功效。

  住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行

  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是另一番動人景象。適合到戶外適當運動、秋遊。

  民間有登高、觀紅葉等習俗。北京人尤其喜歡爬山遠望、去香山看紅葉。

  養生茶

  大願法師在《藥師法門健康養生隨許法》提到適合寒露時節潤燥的養生茶——桔梗清咽茶,即把5克桔梗、5克百合、3克菊花、3克炙甘草、一粒胖大海和適量冰糖用開水反覆衝飲。其中桔梗宣肺利咽、止咳,能夠開肺氣之鬱結,宣心氣之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