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畫法與薄畫法的區別與運用

  與其他繪畫比較起來,水彩畫相當注重表現技法。其畫法通常分“厚畫法”和“薄畫法”兩種。那麼這兩種的區別是什麼,又該如何選擇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厚畫法主要指在作畫過程中調色時用水較少,覆蓋時用色較厚,用色量較大。而薄畫法通常是指作畫時調色較稀薄滋潤,具有水色淋漓的繪畫效果。他們的詳細意思:厚畫法與薄畫法又稱為幹畫法與溼畫法。其實厚畫法與薄畫法在水粉畫寫生中常常是結合運用的。當然,也有一些作者偏A用厚畫法或薄畫法,這也是由各人的作畫習慣而定的。

  厚畫法與薄畫法究竟選擇哪種好?又該如何運用呢?

  用厚畫法和薄畫法都可以畫各類物體,亦可將厚畫法與薄畫法加以綜合運用。一般而言,暗部的色彩和遠處背景物體的色彩應畫得薄一些、虛一些,亮部的色彩和近處物體的色彩應畫得厚一些、實一些。這樣容易拉開前後的色彩強度,同時也符合我們的視覺感受。

  為了便於說明不同手法及把握其作畫的方法,我們先分開來談這兩種畫法各自的特點。厚畫法作畫時,用筆蘸色飽滿,摻水較少,表現物象時須下筆肯定有力,筆觸方向感明確。它非常適宜表現形體轉折明確、結實厚重的物體,如土陶罐、火鍋、土豆、瓜果等。在厚畫法的表現中除了厚堆、塑造的方法以外,也可採用透底畫法。這種方法是筆上的顏料雖然幹厚,但蘸色量不多,用筆作畫時輕鬆流暢,有意造成透底的效果,即落筆的色彩不要畫死、畫實,使人感到很透氣,底色會在筆與筆之間顯露出來,共同構築該色彩區域的基調傾向。這種手法可造或輕鬆、活潑、豐富、生動的色彩效果。

  薄畫法,一般是大面積的鋪色,水色淋漓,然後一層層加上去。採用薄畫法時,用色及用水量都要充足,一氣鋪好大的畫面關係。運筆作畫快而果斷,不然會產生很多水漬。薄畫法往往適宜表現柔軟的襯布、玻璃倒影、瓷瓶、花卉或水果等,這會有助於表現出物體的光澤及微妙的色彩變化。選擇何種手法去表現物件,一方面根據物體的種類而定,另一方面也是由個人的作畫習慣及偏A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