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百米運動員和萬米運動員身形差這麼多

  因為訓練目的與訓練內容的不同,造就了百米運動員和萬米運動員迥異的身形。

  萬米的訓練需求

  田徑比賽中,萬米跑步與百米賽跑,雖同為跑步專案,但是從能量代謝與專案需求上分析,確實非常不同的運動專案。

  萬米跑步,就是10公里跑,屬於耐力專案。國際頂尖運動員完成萬米跑,大多在28分鐘以內,這樣時間維度上的運動,能量代謝幾乎都來自於有氧代謝。

  因此,萬米運動員訓練的重點便是提高有氧代謝的能力。訓練內容以有氧運動為主,增肌效果有限,自然萬米運動員的肌肉量不會很高。

  2017田徑世錦賽男子10000米,冠軍得主法拉赫圖右在訓練中。可見,法拉赫肌肉分明,只是肌肉量不多,以健美的觀點看,略顯單薄。

  百米的訓練需求

  相反的,百米賽跑,算得上是純正的爆發力專案。當今國際頂尖選手,都具有10秒內完賽的能力。在這個時間維度上,跑步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無氧代謝中的ATP與磷酸肌酸。

  這就對肌肉的爆發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於是,百米運動員的訓練就以爆發力訓練為主。爆發力訓練與增肌訓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需要舉鐵,需要增加肌肉力量。

  先從最簡單的講,就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區別。百米屬於無氧運動,萬米屬於有氧運動。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15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長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並且在運動過程中會形成大量乳酸,需要48至72小時的恢復時間。百米需要肌肉的瞬間爆發力,而在跑萬米時,相對臃腫的身體會加大身體消耗。

  然後是飲食,不同型別的運動消耗的營養也不同:短跑是依靠極限速度和力量的專案,強度為最高,供能系統型別是磷酸+糖類,特點是短時間內能量輸出極大。長跑是依靠週期性的耐力,兼備較高速度水平,強度屬於中等,供能系統型別是糖類+遊離脂肪酸,特點是心肺氧債大,糖酵解程度很高。短跑依賴的是糖類和磷酸,所以對高營養密度的東西需要量就很大,專業短跑運動員最常吃的食物包括有雞蛋,去皮的雞肉,穀類和蔬菜等,其實也沒什麼非常特別的,只是吃法上比普通人更科學更適於輸出能量。另外短跑運動員在比賽前,會盡可能攝入碳水化合物,這樣能增加比賽前糖類在肝臟的儲存量,用於起跑的爆發性消耗。長跑的話,這個專案的運動員在飲食上最大特點就是堅持無脂類食物,因為要維持很低的體脂率,所以不可能和普通人那樣隨便吃東西。一般長跑運動員容易缺鐵,所以動物內臟,紫菜,海帶這些含鐵比較豐富的食物就基本上是每頓都有的,雞鴨肉反而不是主要的東西;碳水化合物方面一般靠運動飲料解決,補液一般是每20分鐘補充200ml,訓練後會馬上先服用100克糖元,然後再持續服用一段時間,一般糖元的攝入標準是賽後24小時內每公斤體重補充10克。所以不同的飲食型別也造就了不同的體型。

  另外長時間進行長跑運動的話會對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消耗。職業運動員在科學的訓練計劃之中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是大強度的訓練下肌肉消耗是避免不了的,也造成了長跑運動員的體型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