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鋼琴教學的方法
其實鋼琴是需要很多技巧的,包括各種音階、半音階,各種音程的跳動,各種雙音、和絃以及各種複雜的樂曲還有跳躍、滑奏、震奏、經過句等等。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鋼琴教學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鋼琴教學的方法:提高手指能力的方法
首先最基本要有一個正確的彈奏手型。簡單的說就是適度的放鬆,讓彈奏者感到舒服的手型。當你坐在琴凳上,把手握拳貼放於大腿上,這個姿勢是手臂最鬆弛的時候,手臂的力量這時自然地休息在手腕上。保持這個放鬆姿勢,將手臂提起握拳置於琴鍵上,慢慢地鬆開五指,把手指放在E、升F、升G、升A和B音上,保持自然狀態,手指要像柱子一樣支撐手掌,指尖連成一條柔和的曲線。
這樣,就做出了一個較為正確的手型,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一些微小的調整就可以了。還應注意手指與鍵盤的工作關係有“三個點”很重要:1、掌關節的發力點。2、手指一關節的支點***指尖***。3、掌心的支點。掌關節***手指與手掌連線的關節,也稱手指的第三關節***是手指工作的發動機、發力點,掌關節發力要到手指第一關節指尖這個“點”與掌關節的發力“點”的位置,並且指尖這個“點”的位置與掌關節的發力“點”要形成相互支援的狀態,這樣手指第一關節才能找到正確的站立“支點”,手指要“攏”起來,指尖要與琴鍵抓住勁,掌心支點是整個手在彈奏運動過程中的組織核心。
如果掌心沒有“支點”,整個手就失去了組織狀態,失去了平穩的重心,五個手指之間就會毫不相干,失去了組織關係。在快速跑動中,掌心沒有了支點,就沒有了重心平穩,手指就會亂甩,力量不集中,聲音散亂,準確性差。
其次要體會手指的重量並找到指尖的爆發點。建議分三個步驟練習:
一、訓練手指開啟。所謂手指開啟,就是把手指伸張開來,使手指從掌關節到指尖形成一條好看的圓弧線。在彈奏時,掌關節和手指的第一、二關節同時起作用。手指從掌關節抬起、落下。
如果手指不開啟,就不能真正充分地運用手指,就不能把手指的潛在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解放手指的第一、二關節時十分必要的。
二、訓練手指的支撐能力。如何讓手指有很好的支撐能力,這是很容易的事,一分鐘就能做到。即手指的第一關節抓住琴鍵,從而,手指從指尖到掌關節立即結實而穩固。手指抓住琴鍵,能使手指結實,並且很容易做到
每個人的第一關節都會抓住琴鍵,而不需要經過任何特殊的訓練,因為這是手的自然本能的動作。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需要強調一下,即在抓住琴鍵的同時,手掌千萬不能緊張,指尖抓而手掌鬆,手掌不要參與。因此,當手指的第一關節抓住琴鍵時,不能過分用力,適當的抓住即可,否則將會影響手指的靈活性。手掌保持鬆弛而手指結實,這點是很重要的,這個矛盾需要我們經常地、不斷地去調整。
三、訓練手指的重量和手指的爆發力。具體做法是手指從掌關節抬起來,手指開啟,自然地落到鍵底,這就是手指的重量。為了能彈到鍵底,指尖必須抓鍵,然後馬上彈跳起來,這就是爆發力,簡單的說:手指的重量集中到指尖上,手指抬起來,開啟—落下—抓鍵——彈起來。
練習手指的重量和爆發力,我建議用跳音來練習。跳音練習是體現重量和爆發力最好的方法,即指尖在一剎那抓鍵而彈跳起來。體會硬碰硬、相互排斥的感覺,感覺鍵盤的彈性。因此,手指抓鍵,指尖才能結實,彈到鍵底才能彈跳起來。這裡的跳音不是手指的跳音,是帶著手腕的跳音,手是往上蹦的感覺。
在開始練習時,讓手腕帶動手指,手指自然輕輕的落下,讓每個手指柔和地彈到鍵底,不要用力壓鍵,手腕的動作是手的自然動作,像優美的舞蹈。在練習一段時間後,就能夠自如的掌握並具備運用手指重量的能力,而手指的肌肉也會強壯起來,手指的力度將會自然增加,手臂的重量就會自然地和手指重量結合起來,聲音也會隨之加大,手指的重量練習必須從輕開始。
最後就要訓練指根關節,即掌關節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在這一階段我要求學生用“高抬指”的方法練習。在練習掌關節的主動時,先要慢慢地練,把每個抬指動作先誇大做出來,手指獨立抬高且不要偏,彈出時指尖保持明確的觸感,垂直擊鍵,觸感靈敏,琴鍵起落迅速,音樂清脆、純淨、厚實。
做此訓練時,要注意手指上抬動作應慢一點,以求明確地感覺到這個動作。但下落動作應迅速準確,指尖抓住鍵盤。當發出聲音後,就不要在繼續用力,此時,除了這根手指穩穩站住以外,其他的手指、手掌、手腕部分都是放鬆的,當然手型的正確形狀要始終保持好。我歸結為“在慢練時手指的快下放鬆”。在經過“快下放鬆”的練習後,再逐步加快基本練習或技術片斷練習的速度。
這時期我通常用五指練習、音階、《哈農》並結合《車爾尼599》來對學生進行訓練,並且要加大練習的強度,每一條練習要連續不斷的彈奏二十次以上。這種訓練對手指能力的提高,經教學實踐證明是成效顯著的。在掌關節的能力提高以後,就要求學生逐漸縮小手指的動作,彈得越快手指的動作就要越精練、越小。
要讓學生明確一個道理:慢練時把動作誇大,練快時放鬆。如果速度快了還用這麼大的動作,那就會使手指張牙舞爪,窮於應付,速度也會受到限制。所以必須把練習的動作和正式演奏的動作分開。
以上僅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當然鋼琴的手指彈奏訓練還有很多,這裡所總結的不是手指訓練的全部歸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具體的彈奏實踐中還需要正確地、靈活地去運用,才能有效地鍛鍊手指的能力,從而提高鋼琴的彈奏水平。
鋼琴教學的方法:幼兒背譜的方法
目前,鋼琴學習早齡化的現象日益突出,家長意識到孩子的鋼琴學習應及早開始,從小打下紮實的“童子功”。3至6歲的幼兒是最早期學習鋼琴的群體,針對這個特殊的年齡段,在鋼琴的啟蒙教學中。如何引導兒童養成科學的背譜習慣,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問題。
3至6歲的幼兒是科學訓練背譜的最佳時機
幼兒在3至6歲時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最佳年齡。3至6歲的幼兒已經具備了識字、認譜、記憶的生理機制和心理機制。對於幼兒來說,學習鋼琴和學習其他科學文化知識都應當歸屬於素質教育。通過鋼琴的學習和彈奏過程,幼兒的十指各自獨立靈敏地活動,不僅有助於大腦左右半球獲得同等全面的發展,而且可以增進彼此的協調關係。如果我們要求一個孩子3至6歲就開始學習背譜,不僅會促進幼兒記憶力的發展,還會儲備大量的樂曲。所以從小養成良好的科學背譜習慣,對孩子長遠的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培養3至6歲的幼兒形成視覺記憶的習慣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甚至是初學的孩子,背譜好像不成問題,因為他們學習的曲目一般都比較淺,幾小節或十幾小節的小曲他們會很快地背下來。所以,在業餘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一般認為佈置給幼兒的彈奏曲目不需要特別記憶,彈熟了自然就背下譜子了,因此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背譜的問題常被忽略。但是這種無意識地依靠熟練彈奏的背譜方法,實際是一種無意識的動作記憶,演奏時遇到某種因素的影響而中斷演奏,就無法繼續完成演奏。這種方法不但花費時間較長,背譜效果也不理想。針對3至6歲幼兒自身的心裡和生理特點,及其他們學習鋼琴的進度和他們識譜的程度,視覺記憶法應該是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而這種良好的音樂記憶的習慣應該從兒童學琴的啟蒙階段就開始培養。經過鋼琴教師的正確引導,幼兒一旦形成了這種正確的音樂記憶方法,將會對他終身的演奏有益。
視覺記憶的培養方法
視覺記憶是閱讀五線譜的第一個環節,也是背譜的重要環節。針對3至6歲這個階段的兒童不具備理性思維能力,而視覺直觀記憶能力已經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教師應及時對兒童進行有意識的視覺背譜訓練。對於視覺記憶的培養方法,可以嘗試從三個方面逐步進行。
1.認真讀譜
對於要培養視覺記譜的幼兒琴童來說,他們首先要做到的工作就是正確的讀譜。讀譜的正確與否,是樂曲順暢練習、演奏的前提。在樂譜中作曲家標明的每一個音符、休止符的時值,以及每一個音樂術語都包含著思想深意,作曲家也力求通過記譜準確地將音樂資訊傳達給演奏者。對於初學鋼琴的幼兒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一些讀譜上的疏漏,這就需要鋼琴教師的耐心引導,讓他們看懂鋪子上的各種標記:音符的時值何在琴鍵上的位置;應用什麼指法去彈奏;用什麼速度和力度;鋪子上都有些什麼表情記號;什麼地方有休止符,休息多長;在聲音上和句法上有什麼要求等等。只有把鋪面上提供的譜號、拍號、音符、休止符、速度記號、各種表情符號以及其他說明性符號等資訊正確讀懂,才能進入有序的深入分析和實際視奏。
可以說,對於剛剛起步的琴童來說,學會讀譜比學會背譜更重要!所以,必須讓琴童從幼兒就養成嚴格準確的讀譜習慣。
2.譜面形狀記憶
譜面形狀記憶是將樂譜作為記憶的主要依據。每個月浦的鋪面都有它各具特色的“形狀”,在反覆看譜、閱讀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記住樂曲各個段落的分佈、印刷排版的順序、樂曲的基本結構、段落中的情緒甚至某些音樂細節,這就是本文所說視覺記憶的基礎部分。這種因為視覺的反覆練習而背熟的鋼琴譜子,是由大腦直接反射出音符來,是一種深刻背譜的方法。許多鋼琴家都能把樂譜上所記載的一切記在腦中,能把樂譜“默寫”出來,能在演奏中“看到”樂譜上的一切。所以鋼琴教師應該努力做到讓兒童對譜子中的音符及各種音樂記號所處的位置有一個深刻的記憶。
3.內心的視覺記憶
在幼兒學習五線譜的過程中,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五線譜就像地圖一樣,在鍵盤上可以找到相對應的音,然後脫離鋼琴將這種對應感在腦海裡化為一種內心視覺記憶。在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打破五線譜音的高低有序排列,要注意進行雙向的對應記憶,即針對五線譜在內心可看到鍵盤相對應的音,針對鍵盤上的音可看到五線譜上相對應音的位置,這種對五線譜的學習和認識是相對紮實的。
總之,背譜要貫穿於一部作品的讀譜、視奏和演奏的始終。希望這些背譜的方法能夠滲透於幼兒鋼琴教學的初始階段,能夠切實地使學生從小獲得比較紮實的背譜基本功,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演奏中使鋼琴技藝獲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