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聲樂教學的科學理念
在我國高師音樂領域,音樂教育教學方面得到了蓬勃發展,高師音樂教育不斷改革、探索,現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與世界前沿音樂教育同步發展的中國式高師音樂體系。目前,我國高師聲樂教學體系更加完善,教學質量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時也面臨著如何使高師聲樂教學遵循教育科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具有獨創性思維能力,並能將技能與實踐完美結合等新問題、新要求的挑戰。下面小編將整合一些關於聲樂教學的科學理念。
李海霖老師在聲樂教學中
一、當代高師聲樂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
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關鍵在於優秀的聲樂師資隊伍。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萊-泰巴爾迪直截了當地宣稱:“歌唱和祕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師。”的確如此,聲樂學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師,還不如不學或者自學,而聲樂要完全靠自學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聲樂教師要努力學習、鑽研,不斷探索和積累,不斷提高聲樂水平和教學技能的新理念。
1.樹立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掌握正確的唱法。只有老師明白了,學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師本人都不明確正確的科學的唱法,教學時難免陷入“盲人騎瞎馬”的境地。因此,聲樂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年輕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和提高,儘可能多地掌握多種風格的作品演唱,進而掌握科學的發聲法,樹立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
2.具有判斷聲音好壞的耳朵。聲樂教學主要是通過聽覺來進行教學,聲樂教師必須藉助敏銳和有經驗的聽覺去準確地判別學生髮聲和演唱時的音準、節奏、音質、音色、共鳴、氣息、讀字等情況,並及時對學生的發聲和演唱做出調整。聲樂教師如果耳朵不靈,辨別不清,可能把學生引導到錯的唱法上去。
3.掌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每位學習聲樂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存在著歌唱發聲技巧和歌唱藝術表現上的問題。教師必須及時發現歌唱問題,採用靈活多樣有效的訓練方法逐步解決。作為一名優秀的聲樂教師,教學的方法的靈活多樣,就像一名好的醫生要掌握許多疾病的對症處方一樣,發現問題,“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好聲樂教學中遇到的很多難題。
4.具有良好的舞臺演唱能力和鋼琴伴奏能力。聲樂教師要有較強的舞臺演唱能力和鋼琴伴奏能力。常言道,“善歌者使人繼其聲”,也就是說,具備了示範歌唱能力的教師使“言傳”與“身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教學更具魅力,令人信服,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師從生硬的、喋喋不休的理論講解中解放出來。學生通過聆聽教師的範唱,不僅直接模仿教師的歌唱表演,還可以體會教師對歌曲的理解,達到對作品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國內外一些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如義大利的巴拉、吉諾-貝基,我國的沈湘、周小燕等都是集演唱與教學於一身的師之楷模。
有較強的鋼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聲樂課必不可少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學生從教師那裡得到對作品情緒的提示、意境的烘托與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學生更好地進入作品,投入到聲樂作品的二度創作中去,完美地表達作品。
5.具有全面的文化藝術修養和相關的科學知識。聲樂是音樂、詩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結合的藝術,好的演唱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發聲技巧、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聲樂教師也應具備文學、史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美學和音樂理論等全面的文化修養。修養全面、知識結構完備,才能在教學中從各種文化視角,分析解決學生聲樂學習中的問題。
二、聲樂教學中的教育科學規律
聲樂教學要遵循教育科學規律。聲樂教學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教育物件和教學方法可謂“千人千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的聲樂實際水平“因材施教”。除了因材施教,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還提出教師要做到“不憤不啟,不徘不發”“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記》***等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根本就是尊重學生個性、尊重教學規律。尊重學生個性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充分了解。只有瞭解了學生的生理結構、特點、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限等,才能制訂出行之有效、系統的教學方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這三條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
聲樂專業的學生,自我意識強烈,自我評價較高,努力追求個性,渴望獲得成功,非常關注對個人的評價,特別是專業老師的評價。在專業水準層次不一的教育物件實施教育時,教師就要充分了解被教育物件的具體情況,掌握其長處和不足,根據其個人特點,制定好個人訓練的中長期目標和規劃。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造力,平等地對待學生,多些激勵和表揚,少些批評,以靈活針對性代替統一性,不斷尋求解決聲樂教學問題的新切入點。“以人為本”是教育應遵循的理念,教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更要尊重聲樂專業學習的規律特點,自由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的內容、方式、手段,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2.加強藝術實踐活動
聲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不同專業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藝術實踐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各種形式的音樂會,讓他們在藝術實踐活動中表現自我、實現自我,施展提高,鍛鍊自己,發現不足,奮發學習,增長才幹,全面提高他們的歌唱表演技能和自身整體素質。
3.循序漸進地實施教學
聲樂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為以後的進步和發展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作為輔導老師更不能急於求成,盲目追求教學效果,一定要注重基礎訓練,唱一些有針對性的練聲曲和小型聲樂作品。因為這些小型作品樂句規整,呼吸方法是以慢吸慢呼為主,很容易開啟喉嚨、穩住喉頭位置,氣、聲、字三者較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聲樂基礎訓練,就像修高樓打基腳,基礎不打牢、不打紮實,是修不起來的。學習聲樂往往都有急於求成的毛病,都喜歡和別人比,一些老師也有拔苗助長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學習進步快,心裡便著急,心裡一急便急於求成,結果拔苗助長,反誤其事。所以,聲樂教學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聲樂具體的基礎訓練過程首先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然後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即能“張口就來”;隨後再進行歌唱氣息訓練;最後重點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千萬不可僅“練聲”不“唱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通過認真分析研究作品,使學生能充分表現好每一首樂曲,哪怕是很簡單、很小的聲樂作品,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三、聲樂教學中的教師與學生
1.教學的本質決定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則體現在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一方面,聲樂教師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示之以範,培養學生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真摯的情感、頑強的毅力。真正把學生吸引到歌唱中來,全身心地投入聲樂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必須按照大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性的教學、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學會學習、自我成長。
著名教育家沈湘教授在處理聲樂教學教與學的關係時,就很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他說,“教與學的關係就是教師幫助學生唱,而不代替學生唱,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唱好,千萬不能讓學生為你的學說和經驗服務,這樣十有八九要失敗的。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去考慮他們的問題,要替學生考慮呼吸深淺、聲音運用、理解作品、音樂處理等,只要把握總的原則和要求,學生怎麼唱舒服就怎麼辦,因為最終是他上臺演唱,我們不能叫他上臺去受罪。”沈湘教授還極力反對在課堂上對學生強行灌輸,他認為有些感覺絕不能用教師自己的感覺和語言去讓學生接受,要讓學生自己有所體會後,用他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要實施聲樂新的教學理念,還須具備一定的教學條件和良好的聲樂學習氛圍,積極探索出更多實施聲樂教學的好路子、新理念。
2.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聲樂教學是一門特殊學科,以其特殊的師生關係,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動共同來完成的。美國高等教育協會1987年發表了題為《高等教育教學新動向》的報告,該報告在總結美國高校50年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項原則,其中首項原則就是鼓勵師生間的接觸。該報告認為課堂內外學生與教師經常的接觸是影響學生動機和參與的最重要因素。教師的關心能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並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學生很好地瞭解一些教師的情況,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追求,鼓勵他們對自身的價值和未來進行思考。我們對當代聲樂教學中的師生關係界定為兩點:一是教師與學生要成為合作伙伴關係。這是因為師生之間應該經常地進行學術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與互助關係。二是服務關係。教師工作目的是為學生服務,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主,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培養出德才兼備的社會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