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歲可以學架子鼓

  如今的社會發展腳步迅速,家長的思想也逐漸變得開放,讓孩子進行各種樂器的培訓。架子鼓算是其中比較冷門的一種器樂,主要就是擔心與孩子的學習年齡不符,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興趣。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寶寶學架子鼓的最好年齡,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寶寶學架子鼓的最好年齡

  架子鼓屬西洋打擊樂器,學習好了能進行獨奏、還可以勝任各種樂團中打擊樂的合奏,併為學習其它樂器打下良好的基礎。一般來說,4週歲以上男孩女孩都可以5週歲以上兒童最佳。只要能握錘就可以學習在所有樂器演奏中敲擊的動作是最簡單最容易上手的動作,入門的門檻非常低常人基本都沒有障礙。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去學習架子鼓不僅起到健體的作用,還可以緩解和釋放人潛意識中的壓力、鬱悶、憤慨等等不良情緒,使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在鍛鍊四肢協調性的同時思維的敏捷性也得到了提高。鼓打得越棒,人變得越聰明。

  有的孩子通過爵士鼓的學習和表演,使學生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個性得到展示,提高了音樂素養,增強了藝術氣質。一些學過架子鼓的小朋友家長都知道:孩子學了架子鼓後如果再去學鋼琴、跳舞等那都比較容易了,學了鼓的小朋友再學別的樂器都是老師眼中的優生。

  寶寶學架子鼓的注意事項

  一、 在學習中融入遊戲成分

  遊戲永遠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將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技能變成有趣的遊戲,讓他們在玩玩樂樂中學,效果非常好。

  二、 採取“集體與個別相結合,少練多次”的教學形式

  架子鼓是組合樂器,演奏時需手腳並用,這對開發小腦功能、促進身體協調、提高非智力因素***注意力、反應力、控制力、毅力等***都有好處。但在實際學習中,也是非常辛苦的,腳、手、耳等感知覺都要顧及到,少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幼兒受其年齡限制,精力容易分散,特別易出現疲勞,對此,採取集體與個別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集體教學:注重新授內容和糾正不正確的動作和節奏;個別指導:注重鼓上***單獨輔導***練習。這樣,一節課有鬆有馳,既能保證集體教學,又能讓每個幼兒得到練習和輔導。

  培養幼兒的興趣很重要,沒有興趣的練習,對誰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在練習中,千萬要保護好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少練多次的形式,就是將所學內容化整為零,每次學習內容不多,如:先學習單手敲打,再雙手敲打,最後到雙手交替敲打和鼓上手腳交替配合等,儘量照顧到每一個幼兒,讓他們都學會,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提高他們學習架子鼓的興趣。

  三、 注重節奏的培養

  一首好聽的音樂,節奏是它的靈魂,在架子鼓演奏中,只有鼓聲***節奏***和音樂融為一體,這樣的演奏,才有魂,才能立得住;這樣的鼓聲,才有震撼力和吸引力。

  在教學中,發現有的幼兒倫開胳膊使勁敲打鼓,最終槌頭是否落在鼓心上就不管了,這樣的鼓聲根本就沒有節奏,有的只是雜亂、刺耳的鼓聲而已。

  架子鼓的節奏是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感知節奏、學習節奏是架子鼓學習的重中之重,認識基本節奏型:2/4、3/4、4/4,先學會唱,通過動作***拍手、拍腿、打肩、捻指等***打出節拍,然後再在鼓上打出節奏。在此基礎上,逐漸增加難度***也就是加花練習***如: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前八後十六、前十六後八等,一首曲子打下來,幼兒能學會了好幾個加花,大大提高了認譜、唱譜能力。不僅如此,在博通鼓手之家學習過程中,很多孩子不僅學會了打鼓,更掌握自己聽音樂伴奏,上臺表演的能力。

  要想打出精彩的樂段,基礎的學習和訓練是很重要的,沒有耐心、細緻的基礎訓練,就不能有高水準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