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左手演奏技巧
古箏的左手技法主要介紹左手按弦技法,左手按弦是其主要技法之一。左手彈弦技法與右手一樣,指法符號左右手相同,技術要求也相同。那麼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顫弦類
右手彈弦後,左手顫動箏弦,以美化餘音。顫弦是在基準音高上的輕微上下顫動***基準音高是指箏五聲音階定弦後的弦序音高***,這個顫動不改變弦的音高。顫弦分慢顫***吟弦***、顫弦***一般顫弦***、快顫***小顫、大顫***三種。慢顫,顫動的頻率較緩,餘音悠揚有韻。顫弦,中等頻率的顫動,這是基礎訓練中應重視的基本顫弦。快顫,較快頻率的顫動,餘音緊張,常表現激動的情緒。
滑弦類
右手彈弦,左手下按箏弦,改變弦的張力,產生滑音的音響。滑弦分上滑音和下滑音兩種,又可細分為有時值的上下滑音、裝飾性的上下滑音等等。
上滑音是先彈後按,按弦滑至上方弦的音高,上滑時值為本音符時值的一半,上滑後的音高要保持住。
下滑音則是先按後彈,先按弦至上方弦的音高,彈弦後保持一半的時值,再下滑至本音,下滑時值為本音符時值的一半。其它有時值的上下滑音,裝飾性的上下滑音都是在滑音的時值上作不同的變化。
揉弦類
右手彈弦後,左手下按箏弦,在基準音上作較大幅度的波動。這個波動實為上下滑音結合的波動。這個波動有音高的變化,從小二度到小三度內的變化。這個波動是有節奏的波動,也有隨意性的波動。
揉弦可分為上揉和下揉兩種。上揉是先上滑後下滑;也可先上滑後下滑再上滑。下揉是先下滑後上滑,也可先下滑後上滑再下滑。兩者的區別在於開始時是先上滑還是先下滑。
按弦類
右手彈弦時,左手下按下方箏弦,改變弦的張力,發出上方弦的音高。按弦的變化一般是升高小二度、大二度或小三度。
按弦又分輕按音和重按音兩種。輕按音一般指七聲音階的4、7***fa、si***,在五聲音階裡通過按3、6***mi、la***取得4、7***fa,si***兩音,在符號上不作標記。重按音是在下方弦上取上方弦的音高,如3***mi***弦取5***sol***音,6***la***弦取1***do***音,以此類推。按弦技巧要求動作乾淨準確,不帶滑音的音響,音準要準確到位。
古箏演奏中左手的運用
1、保持演奏上的平衡
人有雙手,身體才得以平衡協調,人從事的任何勞動,都是雙手配合的結果。儘管雙手分工不同,各有獨立性,但又密切配合,保持統一性。忽略了獨立性,動輒會使人“力不從心”,技術過不了關;忽略了統一性,會使人感到生硬,不協調,表現不好音樂。所謂彈箏技術的全部,也就是這個問題。搞古箏教學,也不過教會學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下面舉一個不注意獨立性的例子。 常常有這樣的事情,學生在學習顫音時,右手彈一下,左手顫動一下。短促的顫音,還勉強過得去,長音符的顫音,就遠遠不能完成。就象二胡上的打音,左手指沒有獨立的快速打弦能力,靠右手用力時的身軀緊張一剎那,促使左手指打弦,這樣發出的音難免生硬不適。一句話,還是因為缺乏獨立活動能力,不注意獨立性訓練的原因。只注意獨立性訓練而忽略統一性,同樣收不到好的效果。 有的學生認為左手僅僅是用於按弦,如果不按弦,就呆停在一個地方,不知道左手必須與右手的撥彈相呼應,輕捺箏弦,時動時靜,造成藝術表現的完整效果,保持演奏雙手的統一性。至於右手撥彈技術嫻熟,而韻味風格掌握上總使人覺得“不到家”,欠缺些什麼,都是忽略了或者不明確彈奏統一性訓練的原因。
2、以形傳神,完整藝術表現
“以韻補聲”是箏的特點,是指左手技巧的發揮,充分彌補箏弦五聲的不足,左手按弦產生的韻味,勝似右手撥彈的實音效果。“以韻補聲”實際是左手技巧發揮的必然。“以形傳神”則是音樂表現的一部分,就是隨著音樂的要求,左手按絃動作時起時伏的變化,更好地塑造音樂形象,使箏聲更逼真***音樂形象準確***地傳達給聽眾,感染聽眾。右手撥彈技術和左手的按弦都有具體要求,那麼左手***臂***的動作,也應有大致規律,結合樂曲內容甚至有特殊要求。通常在演奏長音符和有泛音的樂音時***在樂曲、樂句結束時***左手往往隨著節奏而緩慢高抬,就是以形傳神,給人以餘音繚繞的感覺。 在表現音樂內容、深化樂曲內容方面,左手也起著絕妙的作用。老一輩演奏家的左手運用,各有千秋,值得我們好好的繼承和發揚,他們致畢生心血於箏的演奏,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風格不僅是聲調音韻的差異,就是左手使用的風貌也各有特點。有的樸實無華,手動音生;有的動作輕巧,起伏得當;有的超然灑脫,舒展大方;有的堅實有力,動靜敏捷。這些都是與右手密切配合淋漓盡致表現音樂的效果。
古箏左手常見彈奏配合練習方法
首先申明,這裡所說的左手配合,就是左手的彈奏,不涉及按、滑、顫等作韻。
伴奏類音型
1、此類通常是右手十六分音符小快板,左手是8分音符伴奏,類似的曲子有瀏陽河、雪山春曉、紫竹調,草原英雄小姐妹等。通常左手和右手的音的位置對應是很明確,很有規則的。該類配合的訓練,左手通常是節拍固定,左手通常是小指或無名指和小撮配合。練習的前提是要先把右手的旋律彈得很熟練後,先不要馬上和左手結合彈奏,而是,嘴巴在唱右手的旋律,左手配合著彈,如果左手能夠正確的配上,那再左右手一起結合。練習的時候可以按樂句為單位進行,而不要整個旋律段落進行練習。慢速彈奏可以配上左手了,慢慢加速,同時考慮某個手“盲彈”,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我是左手盲彈的。
關鍵點是,左手的伴奏音型,小撮的兩指力度要統一,建議用小指,可以起到止音的作用,節奏感很強。
2、右手旋律不固定,左手切分音型。如瑤族舞曲快板,雪山春曉快板等。練習該類配合,要根據樂句來,即左手的一個旋律樂句來。可以先,練習左手的切分音型的手感。要很清楚的知道,左手的某個彈奏時結合右手的哪個音。這是關鍵,如果這一步達不到,出來的效果,就很差了,會讓人感覺節奏感錯位。初學者,練習的時候,往往會對前一個切分音型,比較容易掌握,後一個往往是要麼快了,要麼慢了。我覺得要獨立練習左手的切分音型組合,把這中切分組合練的很熟了,才不易出錯。左手音型熟悉後,馬上結合右手慢練,慢慢的組合起來練習,形成條件反射。就可以了。
3、左手分解和絃,右手彈奏。如瑤族舞曲,中段抒情慢板。首先該旋律段,左手要彈奏的分解和絃要背熟並彈熟悉。因為通常都是以分解和絃為樂句的,所以如果左手不彈熟,按小節來練習,會事倍功半!練習的方式是,唱右手旋律,左手彈奏,如果左手能正確配合了,再右手彈奏,同樣也是按樂句為單位練習。
4、左手分解和絃,右手搖指。如雪山春曉、井岡山等抒情性段落中。這類就比上面這類要難很多,那就難在右手的搖指旋律切換。會懸腕搖的人就佔便宜了,切換旋律會很快。初學者,搖指的切換回拖延節拍。練習的方式是,右手搖指段落要練習的非常熟悉,基本可以達到盲彈。因為左手的分解和絃變化通常很多,左手盲彈的可能性不如右手。我是餘光看右手的。同樣,也是唱右手旋律,左手彈奏,如果左手能正確配合了,再右手彈奏,同樣也是按樂句為單位練習。這個練習,可以每天練練,可以訓練右手的長搖指和左手的分解和絃,一舉兩得的。
5、左手復調旋律,右手彈奏。這可是最難的一種了。井岡山、春到湘江等都有類似的旋律段。該類旋律段的特點,是左右手速度快,右手彈、搖切換多。左手指法不定有時候是快速指序的,有時候是各類指法組合,都有可能。該類左手的技法,已經突破常見的伴奏範疇。確切的說左手是彈奏旋律!該類曲子通常都出現在中高級別以上的曲子。彈這些旋律,左手的常見指法組合要有一定功底了,並且左手能彈奏有快速指序的旋律段。只有左手具備了這些技能,才能勝任。練習的方法是,左、右手獨立練習旋律段,必須是練的能被譜彈奏且出錯率少於5%。再採用左手彈,嘴唱右手旋律,再交換唱左手旋律,右手彈,經過這麼一折騰,才能OK。彈奏的時候,您的腦子,確實得有兩種旋律的感覺,才能彈下來。哈哈!
總結左手配合的練習技法特點:
1、左手需要一定的彈奏功底,如快速指序、大小撮、琶音,分解和絃等;
2、剛開始無法配合,嘴巴唱旋律,左手彈奏,為了使左手儘早形成習慣,畢竟嘴巴離右手有點距離,干擾性也比較小吧,哈哈;
3、耐心,絕對是鍛鍊你耐心的練習;
4、感謝“巴浦洛夫”,這個練習就是經典條件反射理論的又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