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鋼琴怎麼去鍛鍊手指

  學習鋼琴使十指指尖在觸鍵中得到不斷的刺激,變化的觸鍵使手指觸感敏銳,傾聽彈奏使耳朵聽覺敏銳,識譜彈奏鍛鍊了視覺反應。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高彈鋼琴手指速度的方法

  1、高抬指快下鍵,節拍器速度40-60,一拍一個音。這個方法國內很有名,無須贅述,彈之前抬高手指,儘可能快速的彈下去,此方法可以很好的鍛鍊手臂拉伸手指的肌肉。高階一點可以手指彈下去的一瞬間下一根要彈的手指與此同時抬起來,這樣可以訓練手指反應的速度。

  2、手指勾琴鍵,節拍器速度40-60,一拍兩個音。可以緩解高抬指過於炸的音色,可以鍛鍊整個手指上的每一塊肌肉。手指不用太彎曲的放在琴鍵上,快速向自己方向勾,越快越好,大指也可以,但是動作和其他手指不太一樣,每個人情況不同。

  3、跳音,用中速彈,節拍器40-80,一拍四個音。鍛鍊手指反應速度。彈的時候要仔細聽,是否每個音都是斷開的,長短,音色是否均勻,這個練習也可以配上漸強漸弱。

  4、這個國內外知道的人甚少,但是超級好用,音量用mf或者mp,彈完一個音之後迅速放鬆,讓琴鍵的重量自動把手指抬回去,這樣每一個音都是非常短的跳音,手指的動作幅度非常小。節拍器40-60,一拍一個音。如果之前找不對感覺,可以一隻手放在鋼琴上,保持比較圓的手型,完全放鬆,另外一隻手把某個手指按下去,另外一隻手抬起來的時候,彈琴的手指應該自動被琴鍵的重量抬起來,彈琴的這隻手完全不用力。這個練習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指速度,並且放鬆。

  5、站著彈,觸鍵要很深,感受用重量彈,節拍器40-80,一拍四個音。這個稍微有點危險,因為手腕和手臂成一定角度,動作做起來更困難,感覺累了或者肌肉僵了要馬上停止,休息一下。我教授說這個有點危險,除了專業學生之外,普通人可以換成用手臂重量彈,手指支撐整個手臂的重量。

  6、快速、貼鍵、legatissimo,儘可能的快,同時要注意清晰,均勻。

  練習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誇張,故意做更大的動作,讓本來普通的動作變得困難,好比賽跑運動員做高抬腿,或者綁沙袋的運動。另外一種是為了提高速度,減少體力消耗,動作儘可能小。其中1,2,3,5屬於第一種,4和6屬於第二種。

  手指技巧的練習

  第一步,你要放鬆手臂,把手臂的重量自然的放在大指上,大指隨意按下一個琴鍵,最好是使自己的手臂感覺最佳狀態的位置,儘量的靠近鍵的根部,因為那個部位是最需要力量的。

  然後抬起你的二指,其它的手指放鬆、自然的貼在琴鍵上,二指開始敲擊琴鍵,速度要平穩,開始做時不要太快,要有規律的進行。發力點在二指的掌關節上,手腕、手臂不要去幫忙,保持手腕的平穩。一直敲到二指的掌關節感覺發麻、發燙,實在堅持不下去的情況下才停止敲擊,不要馬上鬆勁,接著讓二指按下琴鍵,放開大指,把手臂的重量轉移到二指上,注意二指的三個關節的堅挺,然後就這樣站一會,這時你會感覺指尖有很大的壓迫感,二指的掌關節會發酸。這就是“站穩練習”。站住幾分鐘後,自然的提起手臂帶動手指離鍵,讓整個的手臂自然的放鬆下垂,輕輕的勾動二指,你會發現小臂上有一條線的感覺,那就是你二指的手指肌肉韌帶。

  第二步,做法同前,但敲擊的是三指,高高的抬起三指,其它手指同樣的放鬆貼鍵。也是先做“敲指練習”,接著“站穩練習”。然後體會三指的手指肌肉韌帶的感覺。

  第三步,同樣的準備工作,把手臂重量放在大指上。由於前面說過,四指它是沒有手指指揮神經的,因此做這個練習時允許小指放鬆的隨著四指的上下垂直運動,但要控制小指去觸鍵,更要防止小指一直僵著或高高的翹在天上。

  第四步,是小指的練習,做法也是一樣的。但由於小指離大指距離是最遠的,很容易就帶上手腕的動作,練習時要特別的注意小指的主動。有很多人的小指掌關節是打不開的,你可以用閒著的那隻手去幫忙拉起,然後控制住小指抬起的狀態幾秒鐘再下鍵。這樣迴圈往復的堅持下來,你的小指才能具備很強的主動性。

  第五步,在做小指“站穩練習”時就可以做大指的“敲指練習”了,由大指和小指的肌肉韌帶不在小臂上,就在手掌上,因此很難感覺到手指韌帶的走向,也就沒有必要去找這兩個手指的韌帶感覺。敲大指時,是把手臂的重量放在小指上,以小指來支撐整個手臂的重量,然後讓大指做上下垂直的敲擊動作,直到大指的三角肌肉韌帶發脹為止,接著用大指和小指同時做站穩練習,並把身體的部分重量下到指尖。這樣你就練完一隻手,換一隻手開始同樣的步驟練習。

  手指的特點

  1指——大拇指

  大拇指是五個手指中最短最粗的,長的“笨頭腦笨”。不便於輕巧的彈奏,但擅長彈奏強音和經過音。由於大拇指的生長方向與眾不同,造成了它與其它四個上下垂直運動的手指之間協調困難,同時大指還擔負著整個手掌的“轉彎”任務,因此,在快速運指中採用大拇指上下,左右,內外旋轉三種方向的運動方式,如平時不加以練習,仍是弊多利少。

  2指——食指

  食指是自由地演奏快速樂句時最不費力的手指,它控制力度層次的能力最強。但是它的指尖內墊不如中指,無名指來的厚實,是其作為音色變化時的不利因素。另外,食指有個天生的惰性,懶於重複動作。

  3指——中指

  中指是五手中最長的手指,雖然它與食指的天生理條件基本相同,卻不如食指靈敏,但擅長彈奏歌唱性的旋律。

  4指——無名指

  無名指是天生與中指牽連,缺乏獨立性,下鍵無力,離鍵滯緩,是五指中最弱的手指,不適合彈奏快速彈奏的樂句,但卻善於彈奏優美的音響。

  5指——小指

  小指又瘦又短,是五指中最弱小的手指,但卻常常擔任著高音旋律及和聲低音的重任。在彈奏和絃,八度時更是重要的支撐力量,如果訓練使用得當,彈奏和聲旋律時可以充當主角。

  從上而得知: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不少人彈琴因四、五指無力支撐,致手背外端四、五指處向外傾斜,塌陷,形成手背內高外斜。四、五指彈出的音也因而軟弱、模糊,這樣將會形成一種惡性迴圈,從而造成四、五指無力致使手背外端下陷,同時又壓住四、五指,使之不能充分抬動,而練不出自身力量,致手背外陷得不到改變。克服這一惡性迴圈的辦法是:彈奏時嚴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時有意識地將手背外端微提高。給四、五指以足夠空間充分活動,使其能夠慢慢鍛鍊四、五指從而使其能夠充分運動,彈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所以通常在為演奏曲目編排指法的時候,就應當有意識地提高小指,無名指的“點選率”。不要忽視任何一個手指的點選率,四指在沒有接受訓練之前是基本上站不起來的。因為四指天生比較弱,它的筋脈是同其它指連在一起的,所以你抬指時會連動三指和五指一起抬起來,這是不用擔心的。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包括鋼琴家在內,那麼怎麼去糾正它,就需要我們科學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克服,比如平時多做壓指動作,多做一些運動四指的動作。在桌面上有空就抬下四指,當然練琴時也需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練習。可以把它作為長期的目標去攻克,千萬不要心急想一下就改掉,這樣是違背自然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