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快的危害

  食物消化有個完整的鏈條,首先要經過口腔牙齒咀嚼,將食物切碎,通過唾液攪拌後再到胃裡面,胃裡的酶、酸等物質再把食物打散,這樣才利於吸收。如果進食過快沒有充分咀嚼,直接進到胃裡將會增加胃的負擔。

  一:很容易發胖。

  人們都知道,大腦攝食中樞感知飽的資訊需要時間。口腔和胃裡消化出來的少量小分子,對於食慾的控制至關重要。因此,過快進餐的數量是不由大腦控制的,只能由胃的機械感受器來感知。然而,對於這種精白細軟食物來說,到了胃裡面覺得飽脹的時候,飲食已經明顯超過身體需求了。

  另一方面,有研究證實,同樣數量的食物,嚼得少、吃得快,就會更容易飢餓。早早飢餓,不僅妨礙工作效率,而且下一餐容易多吃,甚至兩餐之間就會主動尋求高熱量的零食、點心、飲料,見到高熱量的食物就特別衝動。如此,能不容易發胖嗎。

  二:食物的營養質量太低。

  什麼食物吃得快?什麼食物吃得慢?當然是精白細軟的食物吃得快,粗糙有纖維的食物吃得慢。如果一餐飯能夠不到五分鐘就吃完,不用說,這餐食物的多樣化程度不高,其中的蔬菜很少,水果也很少,沒有粗糧和豆類,基本上就是精白米精白麵食品加上肉類為主,甚至乾脆就是單純的泡麵、漢堡、餡餅、速凍餃子之類。頓頓這樣的飲食,營養質量能高嗎?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成分等能足嗎?天長日久地這麼吃,身體能好嗎?

  三:癌症風險上升。

  口腔的咀嚼絕非沒有意義,唾液的充分攪拌能夠滅活不少有毒有害物質。如果放棄了這一步,勢

  必會增加致癌物質作用的危險。而且,精白細軟的飲食本身,就不能供應促進致癌物排出的膳食纖維,也不能供應預防癌症所必需的抗氧化成分。常此以往,癌症風險當然會比其他人增大。

  四:將來慢性病的危險加大。

  精白細軟的澱粉類主食,又是那麼快速地吃完,血糖上升的速度可想而知,胰島素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對於預防糖尿病當然是非常糟糕的事情;精白澱粉食物加肉類的配合,讓血脂的控制也會變得更難。如果運動不足,35歲之後會非常容易患上脂肪肝、高血脂、糖尿病。

  吃飯太快對身體有危害,而一旦形成習慣了,要馬上慢下了也不容易。所以,每次進餐前都要儘量的提醒自己要放慢速度,放慢速度,這樣久而久之也會慢慢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