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管理論文

  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給高校學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所以做好新大學生入學後的管理工作,讓大學生快速的適應新生活,才能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入學後的管理及心理健康》

  [摘要]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給高校學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也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對於剛入學的新生,對新生活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相關各方力量的引導和關心;幫助大學新生充分的適應大學生活,保持心理健康。

  [關鍵詞]大學新生;管理;心理健康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正處於急劇的社會變革期,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的錯位,理想生活與現實生活的落差,使得部分大學生無所適從。特別是對於剛踏入大學的新生,對大學的新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嚮往,大學生活和中學生活有著巨大的差別,還有許多同學是從來沒有離開家獨立生活過,突然到一個嶄新而陌生的環境,會產生許多的問題,解決不好、不及時,嚴重的會引起心理問題,所以做好新大學生入學後的管理工作,讓大學生快速的適應新生活,才能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

  ***一***大學新生入學後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生活適應問題

  這一問題在大一新生中表現最為突出。新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往的家庭環境、受教育環境、成長經歷、學習基礎等相差很大。來到大學後,在自我認知、同學交往、自然環境等各方面都面臨著全面的調整和適應。由於目前大學生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和調整能力普遍較弱,所以,在大學新生中,生活適應問題廣泛存在,一些同學無法面對新的生活。

  ***二***是學習問題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上的困難與挫折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最為顯著的。大量的事實表明,學習成績差是引起大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大學生在學業方面是同齡人中的優秀者,但由於大學學習與中學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學生存在學習問題,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興趣、考試焦慮等。

  ***三***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學生較為封閉,人際交往能力普遍較弱。進入大學後,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每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不同、個性特徵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閉鎖、羞怯、敏感和衝動,都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困難,從而產生困惑、焦慮等心理問題,

  ***四***是貧困生問題

  家庭的窘境,吃穿住用的簡樸,有時還為生活發愁,為買不起學習用品難受,遭到同學的嘲笑和不理解。這些情況會使他們的自尊受創,造成性格孤僻、心情憂鬱、煩躁不安,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人際關係冷漠,嚴重的影響了學習、生活和健康發展,如不及時加以引導和解決,還會發展成嚴重的心理障礙。

  二、加強管理措施,及時解決大學新生問題,保證他們心理健康

  對於剛入學的新生來說,出現問題是正常的。為及時解決大學新生的問題。使他們擺脫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平衡,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安排好新生的生活、學習、活動,適時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調適,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心理困惑期。

  ***一***做好入學教育,調整角色,確立新的人生目標

  新生進入大學後,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向他們介紹大學的學習和生活特點,本校本專業對他們的要求,使他們減少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幫助他們儘快的適應大學的集體生活,重新確立新的人生目標,完成中學生到大學生角色的轉換。重新審視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確立合理科學的奮鬥目標。

  ***二***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學生會、團委的能動作用,幫助新生提高生活技能

  作為新生班的班主任、輔導員要在入學初期建立團結有力的班委班子,同時以主題班會、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幫助新同學儘快自我熟悉,與老師熟悉,儘快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學會照顧自己,獨立處理生活中的問題,過好生活關;同學們之間相互幫助,指導他們向高年級同學求詢,減輕心理壓力。

  ***三***幫助新生掌握大學生活規律,學會有序而充實地安排生活

  大學生活雖然緊張,豐富多彩,但卻井然有序,有規律可循。大學與中學相比,學習內容和方式顯著不同。中學是基礎教育,學生對老師依賴性強,教師管理非常直接和嚴格。而高校是專業教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選擇性和探索性特點突出,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質。因此,新生要逐漸掌握大學學習生活規律,熟悉學習、生活程式。增加預見性、主動性,做到忙而不亂,緊張有序。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和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挖掘個人潛力,進行科學創造,學會做時間的主人,養成儘可能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計劃任務的良好習慣。

  ***四***充分發揮黨團組織的核心作用,幫助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條件,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師生之間團結友愛,教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做同學的良師益友;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彼此敞開心扉,傾吐心聲,讓新生消除陌生感,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通過人際交往使學生獲得支援、友誼、理解。同時院系黨團組織應該多組織一些新生感興趣的活動,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激發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對校園的熱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五***做好班級助獎學金的評定工作,解決好貧困生的問題

  貧困生問題是高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學的擴招,高校中的貧困生面越來越大,他們吃穿住用簡樸,有時還為生活發愁,遭到同學的嘲笑和不理解;嚴重時影響了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在大學新生入學初期,班主任或輔導員要摸清班上學生的家庭情況,將國家配套的各種助獎學金及時、公正、公平、公開的分配給符合條件的同學。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問題,讓貧生能從入學開始就安心、專心的投入學習。對於特困學生要作為特例收集材料上報學校,特別解決,也可以發動老師同學伸出援助之手。

  ***六***建立學校一學院一年級-班級-宿舍五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建立五級心理健康教育管理體制,力爭做到覆蓋到每一個學生。學校層面設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學院層面設立專門負責心理健康的輔導員,班級設定學生心理聯絡員。學校要充分利用講座、錄影、板報、知識競賽、校園網等多種形式,面向全體新生進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衛生知識,增強心理耐受力,學會自我調節和釋放心理壓力。學院輔導員隊伍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級組織,要堅持對心理健康教育業務知識的學習,增強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班級心理聯絡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級組織,也是班級主要班委。班級是學生最主要的社會環境,班級心理聯絡員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並及時反映,輔導員協調各方力量解決。通過以上五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及時掌握新生的心理動態,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發展,為大學生認識自我、完善個性、開發潛能提供最大幫助,使每個莘莘學子都成為21世紀身心健康的棟樑之才。

  總之,新生入學是大學新生學習生活的新起點。在這一階段,如何使新生儘快進入角色,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非常重要。班主任、輔導員要樹立服務意識,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和策略,解決他們生活的後顧之憂,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才能實現他們的心理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江立成,魏婷.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發展趨勢[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2]張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錢銘怡.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昆明學院雲南昆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