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身體健康報告

  大學生健康成長是指處在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朝著個人全面發展的方向發展,在思想、道德和心理等多方面呈現完好狀態。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導語]

  二十一世紀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已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大學生一些自殺行為的,已經在我們周圍頻頻發生了多起,甚至一度成為網路上的熱門關鍵詞。 華科大九天內發生“三連跳”!!他們為何如此輕易捨棄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亟待關注!!

  縱觀全國,幾年來,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正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一項以全國12.6萬大學生為物件的調查顯示,約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自閉、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精神分裂等方面。

  摘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聲日高。目前在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並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更具針對性,切實幫助大學生增強心理將抗意識,擺脫消極情緒困擾,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調查研究很有必要。本調查力求超越單純的心理健康篩查,將不同大學生群體進行分類比較,以進一步明確最需要幫助的人群,發現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調查研究設計概覽:

  1. 調查目的:

  我小組做了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旨在通過這項調查一方面瞭解家庭對大學生的背景影響,從而提高父母對孩子的關注,運用正確的方式、觀念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另一方面通過調查大學生在學校情感、學習方面的情況,營造和優化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團結友愛的人際氛圍,形成一個群體心理健康的大環境。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最關鍵的是調查大學生自身的狀況,從心出發,找出自身問題所在,重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進而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

  2.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現場採訪等

  3. 調查時間: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歷時四周

  4. 調查地點:平頂山學院

  5. 調查物件:我校所有在校大學生

  6 . 調查範圍:理科類,文科類,工科類,醫學院,商學院等

  7. 調查數量為54份,其中調查問卷50份,現場採訪4份。實際回收有效的樣本為50份,另外4份問卷屬無效樣本或廢卷。

  8. 調查小組成員任務安排:

  1***、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選題,制定調查方案,分工

  2***、調查目的分析: 袁少敏、張慧

  3***、問卷設計及列印:周雲輝、 張萍萍

  4***、問卷發放:申國龍、宗士傑

  5***、問卷收集:申國龍、宗士傑,

  6***、訪談調查:劉鳳俠、謝兵兵

  7***、問卷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石鵬飛、張華婷

  8***、調查分析總結報告:袁少敏、宋亞娟

  9***、PPT製作:劉鳳俠

  10***、PPT演講:謝兵兵、張華婷

  篇2

  一. 問題的提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個健康的身體是我們幸福與快樂的前提,是我們享受人生精彩 和燦爛的開始,更是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與開闊視野的基礎。無論我們的生活,還是工作,身心的健康永遠是我們必不可缺條件。只有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更用的把握今天,策劃明天。為了瞭解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健康的原因,以及怎樣做才能使我們的身心更加健康,減少健康的問題,真正地擁有一個健康的身心,我們特為此展開了調查和研究。

  二. 資料統計和分析

  1. 總體概況

  統計結果表明,33.75%的同學多或少都存在的身心健康的問題,只有66.25%的同學是完全正常的。這一結果遠遠是我們的意料之外的,比我們意料的高度偏高。這結果可以反應出我們的學生遭受身心健康的極度嚴重。這不僅僅是影響我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長期下去,更影響我們祖國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昌盛。我們認為努力去改善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可推遲的舉動。

  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大部分的同學都能按照正常生活,每天3餐,而且正餐都有肉有素,保持充足的營養。只有個別的同學每天是1—2餐的。這個完全在我們的意料之內。有的同學是因為節省生活費用,也有的同學是因為身體原因,沒有食慾。我們建議這個別的同學一定要把自己的飲食搞好,只有搞好飲食,才能更好的生活。

  2. 玩遊戲方面

  遊戲是男同學消遣時間的方式,也可以說是男同學娛樂的方式。不言而喻,玩遊戲大份 部的是男同學。據資料表明,18.5%的同學是從來不玩遊戲的,有55.6%的同學每週玩遊戲的時間是1—7個小時,這個也很正常。畢竟是娛樂。可是,還是有一部分的同學深刻沉迷於遊戲之中,彷彿人生就是遊戲,深深地進入了遊戲的角色了。據瞭解,過渡玩遊戲,讓我們整天在虛擬的空間不能自撥。電腦的螢幕輻射嚴重地危害我們的眼睛,以及影響我們的腦電波。最近報道長時間用平板電腦玩遊戲引致偏頭痛。我們建議,遊戲用來娛樂一下就好,千萬不要過渡沉迷,否則,不堪設想。

  3. 壓力問題

  身心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有48.5%都感覺到有壓力。一是學習所帶來的壓。重要的是由 於學生的自由以及學習要求的寬鬆和將要工作這一狀況形成很鮮明的對比,使他們感到很迷惑,很壓抑。這一問題很嚴重,也反應出了當代的學生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和不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學校也應該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輔導。我們也建議這部分的學生儘快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應該做些什麼。

  三. 更進一步思考

  綜合以上的資料,影響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的因素還是比較多的。方方面面都影響著 我們的身心健康。在我們搞好學習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周圍的環境,以及身邊的種種誘惑來避免我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向全面發展而努力。讓我們都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來充實我們的學生,讓生活充滿人生的色彩,充滿笑容。

  四. 總結與建議

  身心健康是我們每個人志在必得的,只有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更好的學習、工作、生活。 所以我們必須把身心健康搞好。綜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響我們學生的身心健康最主要的有三個因素:一是我們學生的晚睡熬夜;二是我們學生對未來的迷惑。

  1. 樹立正確且堅定的理想或信念

  一個堅定的理想或信念,能讓你有足夠的力量克服種種的困難和挫折。如果這種做法起 不了作用,是因為自己的理想或信念不夠堅定。要樹立正確且堅定的理想或信念,首先要多想想自己喜歡做什麼,或自己想做什麼,然後親自嘗試,如果這事足夠讓你感覺得激情或興奮,就想想這事的發展前途,從而把它作為自己的理想或信念。當你有了堅定的理想或信念的時候,你就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你要改變的和你想改變的。

  2. 增加體育活動的鍛鍊

  無論多忙,為了使自己活得更精彩,使自己的辦事效率提高,我們有必要增加我們的運動量。我們也不防換一個思考方式,把每天的運動量作為一項必修的課程。這樣我們就沒有太多的藉口去推卻運動了。因為身體的鍛鍊的確太重要了。只有當我們的運動量足夠的時候,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我們的體質,才能更高程度也預防某因素對我們身心健康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在傍晚放學的時候或空閒時候跑跑步,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

  我們生長在這繁華而又充滿壓力的社會,適當的為自己減壓是很必要的。如,我們不防在星期天去“瘋狂”下,爬到山頂上大叫,選個景點觀賞,或逃離這喧譁的城市去鄉村走走,安靜一下,或做一些能減壓的事情,確保自己的心理健康。

  篇3

  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為主,訪談調查為輔的有機調查系統完成。問卷調查範圍廣泛但一般情況下隨機性較大不易控制,在問卷調查的同時輔以訪談調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以彌補問卷調查可能出現的調查樣本和調查問題的不完整和缺失,使整個調查具有更強的可信性。

  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涉及以下問題

  一、基本情況調查

  問卷中顯示:男生樣本數目為20,所佔比例為40%.女生樣本數目為30,所佔比例為60%。由於在本次調查中樣本選擇分佈不是十分科學,因此而產生的調查結果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學習情況

  學習情況調查主要是為了解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心理狀況,主要包括瞭解他們在學習中需要的指導內容、學習能力、臨考心情、專業看法、畢業打算、學習主動性以及對自己的定位。

  對大學學習生活的態度是因人而異的,受到個人的人生態度、價值取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因而大學生對大學校園學習生活的評價不一。40%的受訪者對自己所學專業的滿意度一般,只有10%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專業非常滿意.調查還顯示有50%的同學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的用處前景表示不滿意。綜合來看,大部分受訪者面對與自己專業學習的態度呈現中庸現象。這反映出很多學生對校園學習生活缺乏熱情與激情,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而沒有調整自己的積極性,這才一個側面還反映出大學生校園學習生活缺乏動力因素。

  當今社會在各方面競爭都日趨激烈,大學生學習、就業也不例外。有競爭就必然會產生壓力。因此,面對大學學習、生活、就業帶來的壓力,如何處理就顯得異常重要。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同學地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十分滿意。30%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而40%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滿意度為一般,並不是十分積極地態度。而還有22%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就業前景的態度為不滿意甚至是十分不滿意。而從畢業後的規劃來看,58%的同學選擇繼續研習,38%的同學選擇直接就業。還有4%的同學選擇其他。這反映出大部分同學他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種處於迷茫、無目標的大學生,一種消極的定位,雖然是一種這樣的定位,但是他們普遍認為學習應是其主要任務,也非常需要老師的就業前景分析和職業規劃指導。雖然大家就業前景並不是十分看好,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同學們對自己的未來持嚴謹的態度,而不是沒有思考盲目樂觀。只是需要指導老師的幫助。

  三、生活情況

  調查顯示,16%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絡頻率為每天一次,32%的聯絡頻率為兩三天一次,34%的受訪者與家人的聯絡頻率為一週一次左右。也有16%的同學表示很少與家人聯絡。從受訪者的感受來看,20%的同學認為家裡人對自己的期望非常大,80%的受訪者認為家裡人對自己的期望比較大。現代大學生特別是90後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承擔了家裡父母很大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關注度比較高,也直接導致了一些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

  四、情感交際情況

  進入了大學校園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處理與他人的關係。調查顯示,24%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裡有知心朋友,26%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大學裡沒有知心朋友。還有50%的同學面對這個問題表示說不清。在問到與同寢室人關係如何,8%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38%的同學表示關係一般,還有48%的同學認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在面對與寢室外其他同學關係如何時,66%的同學認為與其他同學關係一般,16%的同學表示關係不錯,14%的同學說與其他人關係很差,也有4%的同學認為數不清。還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屬於比較單純或很單純,也有32%的同學認為大學中的同學關係比較功利化,也有18%的同學認為大足額同學關係嚴重功利化,4%的同學表示說不清。

  在與同學的交往中,52%的同學認為自己溝通交往能力一般,只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溝通交往能力極佳,充滿自信,勇於表現自己,較善於應對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62%的同學認為自己目前的人際關係良好,少部分覺得自己的人際關係一般,也有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人際關係非常糟糕。經過訪談調查發現,不同的年級、不同的性別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大一新生的自信程度明顯低於高年級的同學,應對處理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可能和剛剛進入陌生的環境,並缺乏經驗有關。同時。女生稍微弱於男生,這與女生通常比較靦腆、羞澀的性格有關;相反,男生則顯得更加主動大方。

  在與異性交往的情況調查中顯示,2/3的同學有男女朋友。46%的同學對自己的感情狀況滿意或非常滿意。34%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感情狀況一般,極少同學覺得自己感情狀況比較糟糕。調查還顯示,1/2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握能力極佳或良好,也有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情感把我能力比較糟糕。由此部分調查來看,目前大學生校園情感交際方面的情況並不是十分樂觀,消極現象也很普遍,不過大部分同學關係比較融洽,小有摩擦都屬於正常現象。同學朋友之間出現摩擦爭執都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方法來面對和解決問題。

  五、自身情況方面

  調查中顯示,在面對人生時84%的同學都選擇積極生活,仍有12%的同學曾經有過輕生的念頭。在對受訪者進來一個月的精神狀況中顯示,52%的同學覺得自己最近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也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精神狀況不好,從身體素質的調查來看,56%的同學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良好,少部分同學認為身體狀況極為不佳。在調查中還顯示,只有4%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非常多,6%的同學認為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比較多,42%的同學覺得一般,53%的同學覺得使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事情很少 甚至幾乎沒有。52%的同學表示當心情遭遇低谷時自己的恢復能力良好。在感覺心情低落時68%的同學表示會選擇自己默默承受,28%的同學表示會找家人朋友傾訴。由於現代大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面對無法預測的情況有較強的適應力,因此,遇到挫折時自我排遣的能力比較強,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承受壓力和挫折,但也有一部分同學,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需要加強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

  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 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諮詢作用。

  學校心理諮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 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諮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 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定心理諮詢機構。心理 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 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 心理諮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 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瞭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們學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採用“ 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諮詢 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型別與程 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 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總結]

  通過此次調查實踐活動,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不僅發現了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及問題,經過認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結論,並試著提出了我們對於解決存在的心理問題的建議及解決方法,以期能夠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所裨益。

  當然,上述調查成果的取得,是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既離不開老師的巨集觀指導,也離不開小組所有成員的辛勤努力,在此對老師的指導。所有小組成員的辛勤努力表示由衷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