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上火吃什麼好

  秋天到了,天氣乾燥晝夜溫差變大,秋季寶寶容易上火,寶寶上火了怎麼辦?下面小編分享了治療秋季寶寶上火的食物,一起來了解吧。

  治療秋季寶寶上火的食物

  1、芹菜

  性寒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治暴熱煩渴,小便熱澀不利,去肝火解肺胃鬱熱,容易上火的寶貝常食有益。

  2、萵筍

  性微寒質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點為清熱利尿、順氣、化痰、助消化。適合肺胃有熱的寶貝食用。

  3、茄子

  性寒涼,可以清熱解毒,給上火寶寶宜採用蒸茄子的方法。

  4、菠菜

  菠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是春天裡最適合養肝的蔬菜,而且菠菜利於腸胃,有助於人體排毒,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進身體健康。性溫對口臭、大便乾硬的上火症狀會較好的緩解效果。

  5、韭菜

  韭菜是養陽的蔬菜,性溫,有健胃、提神作用,春天氣候冷暖多變,可以多吃一些,而且多吃韭菜還可增強寶寶的脾胃功能,對肝功能也有益處。

  6、豆芽菜

  豆芽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綠豆芽性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合口乾口渴、口腔潰瘍、小便赤熱、便祕、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黃豆芽健脾養肝,有助於預防口角發炎。

  7、百合

  性平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功效,對熱病後餘熱未清,咽喉腫痛,心煩口渴諸症均有療效。

  8、苦瓜

  性大涼,味苦,瀉六經實火,是一味苦寒清熱食品。

  寶寶秋季降火食譜

  1、香濃南瓜糊

  材料:南瓜、牛奶、肉湯、黃油。

  做法:先將南瓜去皮去子,煮爛後搗成泥狀;再將南瓜泥、牛奶、肉湯放入鍋中煮沸後,調轉至小火煮至黏稠,出鍋後加入黃油攪拌均勻,即可食用。特別要注意,牛奶放的比例最好少一點,因為牛奶多吃也會導致上火的。

  2、銀耳雪梨糖水

  材料:銀耳、馬蹄、紅棗、冰糖。

  做法:雪梨洗淨去核切片,紅棗洗淨去核備用;鍋中加水,放入雪梨、銀耳、紅棗大火煮沸後,加入冰糖,調轉至中小火慢燉15~20分鐘,撇去浮沫,稍涼後濾去湯料,給寶寶餵食糖水。注意,冰糖量要少,免得寶寶吃太多甜的不喜歡吃母乳了。紅棗一定要去核,否則也易上火。

  3、胡蘿蔔粥

  材料:大米2小勺、水120毫升、過濾青菜心***菠菜、油菜、白菜等的菜葉***1小勺。

  做法:米洗乾淨加適量水泡1~2小時,然後用小火煮40~50分鐘。在停火之前加入過濾的青菜心,然後再煮10分鐘左右即可。

  4、番茄汁

  材料:番茄50克、白糖少許。

  做法:溫開水適量。將成熟的番茄洗淨,用開水燙軟去皮,然後切碎。用清潔的雙層紗布包好,把番茄汁擠入小盆內。將白糖放入汁中,用溫開水衝調後即可飲用。注意要選用新鮮成熟的番茄。

  寶寶上火的原因

  1、陰陽不調

  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陽有餘而陰不足,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虛火上升的狀況。事實上,寶寶的“火”通常都屬於實火,一般由於吃得過多,導致胃火發生。

  2、病邪入侵

  孩子容易“上火”,有個主要的原因是寶寶自身臟腑嬌嫩,免疫系統脆弱,各種病邪如暑、溼、燥等都很容易就能乘機侵入寶寶的身體,一旦病邪滯留在體內,就容易“鬱而化火”了。

  另外,各種細菌與病毒侵襲機體和外部環境擾亂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過多也使得寶寶產生“內火”。

  3、由便祕引發的“上火”

  孩子牙齒的咀嚼功能差,喜歡***細的食物,攝入的纖維素相對較少。而平時高蛋白、高熱量食物進食比較多,如果健身運動和活動又較少的話,就容易導致胃腸消化障礙,積食成滯,鬱積於胃腸中發生便祕,從而導致化熱、化火。另一方面,孩子本身的腸道蠕動功能弱,消化液的分泌較少,易導致便祕,這是虛火內燥的常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