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養生常識

  24節氣中第一個節氣立春已經過了,意味著寒冷冬季已經走了,但是由於南方春初多雨,多霧,時而乍暖還寒,所以春天潮溼的空氣更容易讓人們染上諸多毛病,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立春後養生方面的常識,供大家參考。

  立春後養生小常識

  衣:立春過後還得“捂”

  雖然立春意味著春天的來臨,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如果過早脫掉冬裝換春裝,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因為不適應而受寒,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後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時節,應該提前瞭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食:立春之後多吃辛溫食物

  立春養肝,宜多吃辛溫發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蔥、姜、韭菜、蝦仁等有利陽氣生髮的食物來調味;還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如大棗、百合、梨、桂圓、銀耳、蘿蔔等。

  立春後麻辣火鍋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過於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為這些食物都可能損耗陽氣,導至上火。

  住:多開窗保持空氣清新

  初春的天氣剛剛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為避免春季各種疾病的發生,預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上午8時左右,一般氣溫較低,空氣質量也較好,是開窗通風的好時機。此外,居室至少還應在午睡後和晚睡前開窗通風。

  行:多去郊外走走

  立春後,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調節身心情志。

  防:防躁動,重視心理保健

  “春季是人體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後,心理疾病患者都會有所增多,多為焦慮症、躁狂症等病”。

  南北立春:養生保健應不同

  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北方還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開,所以南北方立春後的養生是不同的。

  北方:“春捂秋凍”很適合

  養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於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捂”,注意衣著的適宜。一般來說,轉春時常有寒冷氣候的反覆,衣服要漸漸減少,穿著宜偏暖些。

  南方:加強鍛鍊防病正當時

  立春之後,天氣逐漸回暖,白天漸長,氣溫、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這種狀況在南方 地區更加明顯。春季萬物復甦,各種病菌活躍,大家最好採取以下措施:一是消滅傳染源; 二是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清新;三是增加戶外運動,加強鍛鍊,提高機體的防禦和抗病能力; 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