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春後養生的四不原則

  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採用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專家由此總結出中老年人春季養生四“不”原則。這些原則,你一定要遵守!

  養生貼士 | 立春之後養生:切記“五要五不要”原則!

  立春不僅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家播種。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節日。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立春到立夏前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為冬季。

  立春五要原則之——春養肝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關聯的,中醫在這個問題上叫做天人合一,春天跟肝是對應的。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人的肝正好是這個特點,肝也主生髮,它也是向上的,疏瀉的生長的這麼一個過程。

  春養肝,春日養生以肝為先。

  春天陽氣生髮,萬物生髮。自然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養生以順應陽氣自然生髮舒暢的特點,以養肝為要務。

  注重調理情志,人有七情變化,七情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洩和陽氣的生髮,導致臟腑機能紊亂,疾病叢生。因此,春季養生又為注重精神調理,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達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立春五要原則之二—防舊病復發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立春五要原則之三—“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損陽氣,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春季,氣溫剛轉暖,不要過早脫掉棉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過早的脫掉棉衣,一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立春五要原則之四—春梳頭養陽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

  春天到了,陽氣開始復甦,人體內的陽氣也逐漸生髮。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匯”,即人體的十二條經脈都匯聚在頭部,其作用為執行氣血、濡養全身、抗禦外邪、溝通表裡。頭髮為“腎之華”、“血之榮”,頭髮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乾枯,均與腎和血氣的盛衰有關。

  因此,春季養陽著重養護頭部,而頭部養生不能忽視頭髮。除了日常洗護之外,要抽空到戶外散步,舒活筋骨,最好“披頭散髮”。特別是女性,不要把頭髮扎得緊緊的,不妨鬆開來,使得情志舒展、氣血暢通,讓整個人充滿生機,和春天的氣息相呼應。頭髮扎得過緊,不僅會影響頭髮生長,還會誘發頭痛、影響心情。

  立春五要原則之五—防“潮”病

  立春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溼氣很重。特別是南方的春天,霧霾、潮溼、悶熱,給細菌的生長居提供了環境。所以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

  春季氣溫多潮溼,女士們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穿在身上的內褲一定要保持乾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風透氣的地方晾晒,不讓細菌滋長。此外可以多穿純棉的寬鬆衣服,避免發生溼疹。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酸”

  《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立春飲食應“省酸增甘”,考慮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因而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靜”

  立春起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於“動”,切忌“靜”。

  應該積極到室外鍛鍊,立春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

  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晨起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

  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影響肝的疏洩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妄”

  對於抵抗力低下,如中老年人,本來陽氣相對不足,而立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如情慾妄動而房事較頻,會耗氣傷精,進一步損傷陽氣,因此中老年人在立春應適當節慾。

  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採用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希望上述介紹給大家帶來幫助。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大腦缺氧,進而招惹到“瞌睡蟲”。但一困就睡,卻對健康很不利。睡得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

  立春養生 | 立春過後養生四“不”原則

  一不“酸”

  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

  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也可用山藥和薏米各30克、小米75克、蓮子25克、大棗10枚共煮成粥,加少許白糖當主食長期食用。

  二不“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於“動”,切忌“靜”。

  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鍊,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鍊。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鍊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老年人晨起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鍊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鍊而誘發意外。

  三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

  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影響肝的疏洩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四不“妄”

  老人本來陽氣相對不足,而春天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如情慾妄動而房事較頻,會耗氣傷精,進一步損傷陽氣,因此老年人在春天應適當節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