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飲食習慣有哪些

  自古以來,人們都希望自己能長壽,老年人健康飲食習慣的介紹,一定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講解下老年人健康飲食習慣都有哪些吧!

  老年人健康飲食習慣

  ***1***吃飯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老年人活動量減少,消化功能差,胃腸道肌肉張力降低,胃液分泌減少。吃得過飽,尤其暴飲暴食會造成消化不良;吃得過飽腹部發脹,膈肌上升,會使心肺活動受限,增加心肺負擔,加重肺氣腫、肺心病或冠心病病人的病情。吃飯不僅要定量,不能飢飽不勻,而且要定時,使胃腸道乃至整個機體的代謝活動勞逸相宜,這是保持健康必加註意的一條。

  ***2***吃飯是要細嚼慢嚥,以利消化吸收。吃飯時把食物細細嚼碎,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口腔內的唾液腺,每天可產生約1500毫升的唾液,這些唾液除了潤滑食物、利於吞嚥和清潔口腔外,其中還含有“唾液澱粉酶”,能將食物中的澱粉分解成麥芽糖,有利於胃腸吸收;而且在咀嚼的同時,由於反射作用可引起胃液和胰液的分泌,有利於對食物進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3***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膳食的內容也應該是多種多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對飲食進行適當的調配,但不能單純以偏愛與口味作取捨,不合理的飲食有礙身體健康。

  ***4***不宜進食很乾和很燙的食物。老年人唾液分泌減少,口腔粘膜抵抗力下降,故不宜進食很乾和很燙的食物。可經常吃些羹湯、菜泥之類的食物,這樣既有利於消化,又可補充一定的水分和營養。

  ***5***飯後走動,精神放鬆,有利於消化。飯後稍事活動,精神放鬆,讓胃有足夠的血液去消化食物,對身體是有益的。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講的這個意思。但是飯後卻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因為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在飯後是最繁重的,需要較多的血液供應,分泌足夠的消化液來消化食物。這時如果參加運動和過度用腦,血液就被大量集中到各運動器官或腦部去,胃血液供應必然減少,消化液的分泌功能受到阻礙,胃腸對食物的吸收不能正常進行,就會形成消化不良。

  更多的老年人健康飲食習慣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不喜歡喝粥。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他們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老人最適宜把小米粥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可以常用小米粥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蔘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粥很有道理。

  二、主食玉米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曾作過普查,發現美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很少患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原來因為他們的主食是玉米。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常食者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三、常喝牛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稱,美國百歲壽星中,80%為女性,她們共同的飲食習慣是喝牛奶。百歲壽星貝南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跡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

  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和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製成乾酪,常吃後可以預防齲齒。

  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四、每日一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中國百歲壽星、知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最高。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

  另外,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脂肪屬飽和脂肪酸。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並增加肝、腎負擔。

  五、多吃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 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

  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

  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

  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

  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

  醫學家說,紅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治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治骨質疏鬆症。

  六、多吃豆腐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