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絲樁功演練法

  演練纏絲樁功產生的纏絲勁是陳氏太極拳的核心內容。所謂纏絲樁,是在樁功的基礎上,運用纏絲勁兼施並練之意。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供您閱讀!

  

  一纏絲樁功的演練方法

  動作一,先出右腳向體前上一步,重心前移,在右腳前上時雙手同時右前左後向前伸展吸氣,此勢和三體勢出於不同的是,雙手外掤成欲捋之勢。右手指向左,左手指向右,雙掌心皆向正前方,此時胸隔肌舒張,以腰為界,上下形成對拉之勢,這樣既不失上掤勁,又可做到下盤穩固。

  動作二,接上勢,右腳蹬地,鬆左胯,重心左移,雙手隨著移動變半握拳,左逆右順纏向下,在移重心的整個過程中,都要沉肩、墜肘、轉腰、旋背、擰襠。待左手捋到身體中線時,兩臂開始放鬆,吸氣,身體略下蹲,在下蹲的同時左手在腹前順纏轉一小圈。在左手旋轉的過程中,右手內合與左手相交,左裡右外,咽一口氣隨津液而下,經中丹注入下丹田。此時周身內外正好蓄合,形似欲開待發之勢


  功作三,接上勢,鬆右胯給左胯,重心逐漸向右移動,雙拳隨移重心變拳,右前左後掌心向裡,隨著移重心呼氣漸漸間前掤、擠而出。待掤、擠到一定位置時,再變成向前搭手勢,周而復始,左右迴圈兼練注:所謂掤、擠,其中有兩種含義,側向為擠,正向為掤。

  二纏絲樁功的自然呼吸和目的

  1.在樁功的演練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呼吸自然,長短相宜,才有技擊收效和利於身體健康。有的人在樁功中不加註意,呼長吸短,或者呼短吸長,都是不正確的。呼長吸短者為“陰盛”,呼短吸長者為“陽足”,二者均不適宜。只有出入氣息長短相等才是正確的。所以,練樁功的最基本原則就是有意的自然呼吸和意念上的技擊配合,才能不會產生偏差和副作用。

  2.掌握好自然呼吸的基本要領後,應加大呼吸量,對呼吸深長應該進一步嚴格要求。成人的正常呼吸是每分鐘16—20次一呼一吸為一次,練太極樁功經過一段時間後,可以逐漸把呼吸變成慢長。例如,每分鐘7~8~10次,漸而進一步每分鐘5次,甚至可以減少到每分鐘2次或1次。

  深呼吸的目的是為了促使肺部每個小細胞都全部參加活動,進而擴大肺呼吸量,使外來的新鮮空氣與肺小泡毛細血管加大接觸面積,以便有利於二氧化碳的交換,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

  3.意氣兼修,周身貫通。太極樁功達到相當的程度後,就會感到全身重點關節氣脈一次貫通,這是樁功初步成功的表現。但這種現象是功夫長期積累的結果,不是幾天或短時期能達到的。所謂關節氣脈全通,在樁功術語中叫做“任督二脈相通”。中醫有“奇經八脈之說”,任督就是其中八脈中的二個。任脈起於舌尖,經丹田至會陰道,接督脈;督脈自會陰道經尾閭關、夾骨關、玉枕關,通達百會,然後沿兩耳平頰旁而至上顎,與舌尖相接,將氣下注丹田,此為陰陽迴圈一小週天。

  4.大周天是建立在小週天之上的,只是氣息延伸到下肢。大周天氣是由足下湧泉拔起,順兩腿後側而上,所經路線同小週天。只是氣歸丹田後順兩腿內側而下降至湧泉為一大周天。具體的演練方法皆同小週天,所不同的只是呼吸更加悠、緩、細、勻,吸氣時更加安靜,綿綿深長。總之,對呼吸更嚴格,全身放鬆,百脈皆開,五官內斂,意氣按執行線路執行。